ZKX's LAB

“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出自哪里?全文及意思是什么啊? 戒之以规 导之以德

2020-07-18知识8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出处? ”子曰:2113“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5261而无耻,道之以4102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出处为《论语·为政》。“礼”用今1653天的话来说就是规矩,要人民的思想行动,都合乎规矩。老百姓会“有耻且格”,既知道自己为什么错了,又知道正确的做法是循规蹈矩,那就可以知过必改,口服心服。《为政》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扩展资料译文: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评析:在本章中,孔子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循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国家时不同于法制的特点。但也应指出: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重视道德是应该的,但却忽视了刑政、法制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武德训》全文怎么写? 《武德训》全文: 遵武德者,武之宗也。古人谓:未曾学艺也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缺德者,不可予之学。丧礼者,不可教之武。习者应不谋利而秉大义,不畏强而舍已身。“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评述】管理&哲学:比权谋更好的方法?我在上学,我在工作,我在吃饭,我在陪家人旅游,你知道吗!这些看起来无关的事情,其实只是一件事情。就说上学吧,上学是为了更好的工作,工作是为了赚钱,赚钱是为了让自己以及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道德)。所以别看你做很多事情,其实只是再做同一件事情(良知、道德)。明白了这个,也就不难明白如何做最好的自己了。想做最好的自己,就是一切围绕着德进行,就不会错了。王阳明说过:“千事万事只是良知这一事。知道了只有良知这一事,那我们不管学习、工作、生活就可以集中起来去做这件事情,那么我们就不会不知道自己整天在做什么。孔子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就是由此而来。任正非说:“中国13亿人民,我们这几个把豆腐磨好,磨成好豆腐,你那几个企业好好去发豆芽,把豆芽做好,我们13亿人每个人做好一件事,拼起来我们就是伟大祖国。可见,做好良知这件事情,就意味着事业有成。就如营销吧,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方法,真的要打动消费者的心里,就需要道德。如果你的产品质量不行(缺德),事业能长久?如果你的价格过低,必然使企业无法盈利,诱之以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胁之以威,授之以渔,绳之以法,导之以行,勉之以恒,持之以恒,学之以恒,行之以德,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请全段分开解释! 这不是出自论语的的话啊?或者说,不全是出自论语的.“诱之以利”、“胁之以威”,不像孔子说的话.孔子主张仁政,怎么可能会说出这样的话呢?“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三句倒是出自《论语》的《为政》.解析,前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出自哪里?全文及意思是什么啊? 共2个回答 “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出自清代李毓秀《弟子规》第六部分<泛爱众>。意思是:宣扬他人的恶行,就是在做恶事;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译文且带一些单字的解释 【译文】孔子说:“以政令来管理,以刑法来约束,百姓虽不敢犯罪,但不以犯罪为耻;以道德来引导,以礼法来约束,百姓不仅遵纪守法,而且引以为荣.”导:引导.《论语》作“道”,通“导”.政:政令.齐:整齐.此为约束之意.免:免于死罪.格:革.此言百姓革除坏毛病而走上正路.按程树德《论语集释》引黄式三语曰:“格、革,音义并同,当训为革.”明昭利以导之文什么意思 阐明要利人利物,引导他具有文德。这句话出自春秋外传《国语.楚语上》《申叔时论傅太子之道》庄王使士亶傅太子箴,辞曰:“臣不才,无能益焉。曰:“赖子之善善也。对曰:“夫善在太子,太子欲善,善人将至;若不欲善,善则不用。故尧有丹朱,运转有商均,启有五观,汤有太甲,文王有管、蔡。是五王者,皆有元德也,而有奸子。夫岂不欲其善,不能故也。若民烦,可教训。蛮夷戎狄,其不宾也久矣,中国所不能用也。王卒使傅之。问于申叔时,叔时曰:“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以戒劝其心;教之《世》,而为之昭明德而废幽昏焉,以休惧其动;教之《诗》,而为之导广显德,以耀明其志;教之处,使知上下之则;教之乐,以疏其会合而镇其浮;教之《令》,使访物官;教之《语》,使明其德,而知先王之务用明德于民也;教之《故志》,使知废兴而戒惧焉;教之《训典》,使知族类,行比义焉。“若是而不从,动而不悛,则文咏物以行之,球贤良以翼之。悛而不摄,则身勤之,多训典以纳之,务慎淳笃以固之。摄而不彻,则明施舍以导之忠,明久长以导之信,明度量以导之义,明等级以导之礼,明恭俭以导之孝,明敬戒以导之事,明慈爱以导之仁,明昭利以导之文,明除害以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4.A.(3分)忧:丧事。5.B.(3分)②是议论孝明.孝惠两位皇后的神位之事。⑤是和岘命令乐工调音。⑥是手持乐器演奏的样子。6.A.(3分)根据原文“以门荫为左千牛备身”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乱,有耻且格是哪位思想家的什么理论 出自孔子的论语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译文】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求淮南子的人间训全文翻译请不吝赐教 原文:清净恬愉,人之性也;仪表规矩,事之制也.知人之性,其自养不勃;知事之制,其举错不惑.发一端,散无竟,周八极,总一筦谓之心.见本而知末,观指而睹归,执一而应万,握要而治

#国学#道德#孔子#淮南子#儒家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