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宁市北河沿国家级黑木耳标准化栽培示范园区。 程立君 摄
人民网哈尔滨7月27日电 进入夏季,牡丹江东宁市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在东宁市占地45公顷的北河沿国家级黑木耳标准化栽培示范园区里,250栋黑木耳挂袋大棚里的木耳菌袋,一袋连着一袋悬吊在空中,菌袋上长满了木耳,工人们正在紧张忙碌地采摘,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收获景象。
东宁市依托黑木耳产业不仅带动全市农民增收,更成为东宁市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一项“黑金”产业。东宁市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突出黑木耳主导产业优势,全力打造黑木耳全产业链扶贫,带动全市贫困户增收致富。截至目前,全市共投入资金3785余万元,建设了黑木耳菌包厂、黑木耳吊袋大棚、合作社抱团发展项目,为贫困户稳定脱贫持续增收提供了产业发展支撑。
打造产业项目集群,为贫困户提供兜底保障
在2019年,东宁市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了东宁市菌包厂项目一期工程,当年投产见效,并以对外租赁收益模式对全市贫困户开展兜底帮扶。2019年带动19户整户无劳动能力贫困户户均增收4200元,同时以贫困户劳动力和健康状况等因素设计了5个档次的差异性收益分配方式,带动所有贫困人口增收320元到1110元不等;自2012年以来共投入资金640余万元,建设黑木耳吊袋大棚160栋,通过对外租赁的方式可实现年收益30万元左右,带动全市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分红受益,并开发公益性岗位56个,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800多元。
工人们正在忙碌的采摘木耳。程立君 摄
落实产业优惠政策,激发贫困户发展动力
依托黑木耳产业链条及黑木耳产业项目,以优惠政策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发展黑木耳产业,从事黑木耳生产的贫困户可享受菌包厂菌包每袋0.2元的优惠,从事黑木耳生产的贫困户每户可免费使用1栋黑木耳吊袋大棚,同时对种植黑木耳的贫困户免费开展栽培、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指导,产业指导员全程跟踪服务,确保贫困户真正掌握种植技术,降低种植风险。目前全市有28户贫困户从事黑木耳生产,户均增收2万元左右,通过黑木耳产业实现贫困户就近就地务工增收。对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开展定向岗前技术培训。通过落实相应奖励政策,鼓励黑木耳菌包厂、黑尊、佰盛等企业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优先提供就业岗位,鼓励黑木耳种植大户优先雇佣贫困户从事黑木耳采摘。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75名贫困人口通过黑木耳产业实现就业增收,户均增收0.4万元左右。
鼓励大户引领带动,实现贫困户“抱团发展”
东宁市突出黑木耳产业“乡土人才”“致富带头人”的引领带动作用,探索“合作社 贫困户”“企业 贫困户”等发展模式,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用活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开发产业扶贫项目。在全市所有的六镇开展“合作社 贫困户”发展带动模式,鼓励贫困户积极参与到合作社中,通过参加劳动、参与决策等方式深度参与合作社运营发展。2019年,全市通过实施“报团发展”项目,带动269户贫困户增收入4200元左右;鼓励宏福山珍、北域良人、龙达等东宁市内的黑木耳加工企业对贫困户的黑木耳、山野菜等农产品进行定向收购,进行包装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进驻超市和电商销售,增加贫困户收益。
2019年全市贫困人口人均收入1.3万元,其中仅黑木耳产业带动增收8000元左右。截至2019年末,东宁市贫困户全部实现了脱贫。(苏靖刚、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