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70年形势图
秦昭襄王在位前期,秦国奉行连横政策,先是联合魏韩对付楚国,张仪诓骗楚怀王六百里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时期。楚怀王客死秦国后,楚国随之低头,秦人又将矛头指向魏韩,白起的成名之战——伊阙大战就发生于此,此战韩魏被歼24万人,元气大伤,失去了单独对抗秦国的能力。昭王中期,齐国崛起,秦人的主要目标转为齐国,甚至发动合纵配合燕国乐毅伐齐,齐国虽然得以复国,但威风不再。再之后,秦人的战略目标又转回楚国和三晋,尤其是白起一度攻破楚国郢都,楚国一蹶不振。在范雎投秦之际,秦人的战略假想敌已经转为渐渐兴起的赵国。就在范雎用事当年,秦军在阏与大败于赵军之手,损失十余万人,创下秦军几十年来战损的最高记录。
观秦国在这几十年的外交军事策略,基本上是谁强就打谁。先是楚国势大,楚怀王还被推为合纵长,秦国便一方面鼓动魏韩攻楚,另一方面离间破坏齐楚之间的同盟,用连横之策打击山东诸国的合纵。齐湣王冒头后,秦人又推动合纵,参加五国伐齐,甚至多次单独出兵伐齐。秦国的战略简单直接,只要对自己有利都可以实施,不管是连横,还是合纵,秦国都可以实施。远交近攻之策虽没有在秦国明确提出过,但秦人早有实践。
燕昭王是燕国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国君
战国时期,秦国一直和燕国交好,秦昭襄王上位前就在燕国为质,其姊还嫁入燕国王室,其孙子正是主持五国伐齐的燕昭王。秦燕远隔千里,却世代友好,秦人的目的自是借力牵制齐赵等国,燕人则是持秦自重,威慑邻国。秦国的“远交”策略还体现在对宋关系上,宋国实力偏弱,但它位置绝佳,正好楔在齐楚魏三国交界处。秦昭襄王曾言“吾爱宋与爱新城、阳晋同”,坚决反对齐国灭宋,五国伐齐运动正是肇始于此节。除了“远交”,秦国的“近攻”就例子更多了,秦国的大部分战事本就发生在临近的魏韩赵三国身上。
虽然秦国对“远交近攻”早有实践,但范雎的再次提出,对秦国乃至天下还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在范雎之前,秦国的对外战略都是以实用为主,战争的目的都放在夺人土地上面,秦国的疆域由此大大扩充。在攻破郢都后,秦国的疆域已经超过了楚国,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大国。但秦国的战国再辉煌,也掩盖不了它走的春秋时期争霸的套路,即巩固第一的位置,谁不服打谁,时不时再联合小弟打击另一个小弟。但秦国面对山东六国,难免陷入按下葫芦起了瓢的窘境。秦昭襄王一朝,先后打压了楚齐两大强国,现在又要应对赵国的挑战。而赵国之后,又不知道谁会站出来反对秦国的霸权。长此以往,秦国是否能保持优势地位就难说了。
范雎这时提出“远交近攻”,不仅仅是一种外交策略,还是统一天下消灭六国的方案。即以秦国为中心,逐渐向外蚕食,直至吞并所有。“近攻”和“远交”相辅相成,在蚕食邻国时,还要注意安抚远方“盟友”,以减少阻力。虽然在我们后人看来,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身处其中,看清一切就没那么容易了。更深一层地说,范雎方案并没有局限于保持秦国现有地位,其最终目标是统一天下,而且还具有相当高的可行性,这种境界上的差距这才是志向远大的秦昭襄王坚决任用范雎的最大原因。
由争霸转为统一,这是“远交近攻”给秦人带来的最大转变。秦军的对外战争不再以夺地为唯一目的,侧重消灭敌国的有生力量,消耗他们的战争潜力,为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铺平了道路。
将秦人长平之战的胜利全归结于“远交近攻”的功劳并不科学,同样,如果认为“远交近攻”完全是秦人的对外政策,那也是不全面的。
魏冉剧照
范雎的“远交近攻”针对的是相邦魏冉的攻齐之策,魏冉是秦昭襄王的舅舅,位高权重,为秦国也立下了不少战功。五国伐齐时,秦军攻占了齐国的陶邑,这块飞地便成了魏冉的封地。后来,魏冉多次策动秦军攻齐,意图彻底削弱刚刚复国的齐国,避免齐国复起。而范雎认为魏冉这是假公济私,秦军攻齐打下的疆域对秦来说仍是飞地,到那时候管理新领土的最佳方案就是将它们归入临近的陶邑管辖,这样魏冉的封地就会扩大,典型的以权谋私。
魏冉攻齐究竟是为公,还是为私,又或者是两者兼有,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魏冉执着于针对齐国的确有些不合时宜了。
魏冉曾鼓动赵国攻齐,甚至要派四万秦兵辅助赵军作战。苏代替齐人游说魏冉时就明言,魏冉此举无非是想削弱赵齐两国,但齐国刚刚复国,此时甚为虚弱,恐怕不但消耗不了多少赵国的国力,还会助长赵人的威风。以赵国为首的三晋才是秦国最大的敌人,而且秦国对齐咄咄逼人,齐人走投无路,必会倒向三晋和楚国,秦国是一点儿好处也得不到。
苏代虽是说客,但客观来讲这番话还是很有道理的。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十几年前齐国势强,秦国有必要全力进行打压。现在齐国一蹶不振,几乎退出了强国之列,再这么兴师动众就没有必要了。
芈月传
所以范雎笃定魏冉攻齐是存了私心并不为过,范雎的最后结论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将军自然不再适合当一国之相。秦昭襄王深以为然,魏冉的思想观念已经赶不上时代的变化了。当然就此罢黜一国之相未免过于玩笑,况且还是亲族,秦昭襄王还是有些踌躇。但范雎很快把昭襄王不想说的话也挑明了,魏冉权力过高,而且宫内还有宣太后站台,此外还与泾阳君公子巿、华阳君芈戎、高陵君公子悝互为表里,合称“四贵”。这个权力集团对秦国的王权威胁极大,并宣传外人只知有太后和四贵,而不知有秦王。
此时秦昭襄王已经继位四十年,都已经年近六十了,他当然不乐意被人说成是傀儡。范雎的观点虽有所夸张,但也代表了一大批人的看法,秦昭襄王即使只是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傀儡,也要罢黜魏冉等四贵。不久他就以范雎提的几点为依据,用以权谋私,弄权欺君等罪名驱逐四贵出京回到自己封地,四贵的政治生涯就此断绝。
这就是秦国国内版的“远交近攻”,对“近”罢黜王室亲族,秦昭襄王就此巩固了王权,树立了秦王在国内的绝对权威,为曾孙嬴政的独裁提供了法理依据和历史传统,公族成员很难再对王形成真正威胁。对“远”招揽各国人才入仕,范雎既是提议者,也是最大获利者。张仪之后,秦国本对异国人不再感冒,专信本国人。范雎之后,秦国再次对他国人才打开了大门,韩非子、吕不韦、李斯这才能为秦国所用,顺便压制王族成员,达到了提高秦王权威的目的。
范雎的“远交近攻”给了秦昭襄王罢黜四贵的理由,并坚定了巩固权力的决心,扫除了王权之外的一切障碍,保障了对外政策的一致性和延续性。
秦昭襄王任用范雎后,在“远交近攻”的战略规划下,停止对齐敌对活动,集中兵力对付三晋,第一个下手对象即是最弱的韩国。
范雎为相后,秦国除了开头趁着赵国国丧,骚扰了一下赵境,后面几年都在攻略最弱也是离秦国最近的韩国,这在秦国史上数为罕见。此前数百年,秦人从未像这样连续四五年揪着一个对手猛薅。秦昭襄王已经意在彻底打残,甚至完全吞并韩国。韩国本已在劫难逃,后来赵国主动跳了出来,为韩国挡了枪。
长平之战的爆发对秦赵双方而言都是事发突然,然而秦人的应变能力明显强于赵人。赵国还在试图媾和,而秦昭襄王迅速将战略目标从韩国调整为赵国。
长平之战前形势图
秦国在长平之战中同样损失很大,急需疗伤。但秦昭襄王更不愿就此放赵国休养生息恢复实力。
秦昭襄王四十九年,秦军兵围邯郸,并威胁谁来救赵就下来就打谁。秦昭襄王此时如此执拗蛮横,显然是存了彻底灭亡赵国的心思,但也暴露了此时秦军的虚弱——无力同时应对两国。此时三晋实力尚存,魏人自知唇亡齿寒的道理,发兵救赵。秦军本就元气已伤,内外夹攻之下,败于魏赵联军之手。秦军一路后撤,连长平之战前夺来的地盘都丢掉了。
秦昭襄王试图同时消灭韩赵两国,现在看来是有些操之过急。秦昭襄王再次做了调整,矛头再次对准韩国,韩国疲于应付,于秦昭襄王五十三年向秦国称臣,魏国也同时自认为秦国的属国。
秦昭襄王的“近攻”在应用了十几年后,臣服了魏韩两个邻国。而“远交”之策同样成果丰硕。
燕赵两国深度接壤
秦昭襄王充分发挥了友邦燕国的作用,邯郸兵败后便怂恿燕国攻赵,有力地牵制了赵国剩余兵力,令秦军得以专心攻击韩魏。而秦国对齐国和楚国的“和善”也奏效了,两国国也在后来的合纵中态度暧昧,始终不愿真心出力,硬抗秦国的始终都是顶在前面的三晋。
在秦昭襄王一朝,“远交近攻”可谓成果丰硕,彻底打残了三晋。另外,燕国对赵国的不停挑衅、齐楚两国的不作为令合纵难以齐心。山东诸国再无力抵抗秦军的进攻,秦国统一天下进入倒计时。
秦昭襄王死后,后人继承了他的策略,继续“远交近攻”。外交方面始终同燕齐楚等国保持着友好关系,甚至自降身价贿赂齐王身边的宦官,以保证齐国的中立。军事方面则全力打击三晋中仍然不服的赵国,赵人亡国后,三晋便不复存在了。秦国吞并三晋后,便兵锋南下,对准剩下三国中关系最差实力也是最强的楚国。楚国独木难支,很快亡国,剩下的燕齐两国已经同秦国全面接壤,作为秦国的邻国,自然也难逃亡国厄运。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