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满洲人渔猎几千年,会对生态平衡有影响吗?

2020-07-27新闻17

有人说从古代的野兽吃人到现在人吃野兽,结果是人胜利了,野兽快被吃灭种了。说的似乎很悲哀,也很感慨。

那么满洲人渔猎几千年,会对生态平衡有影响吗?

一、满洲人的经济文化形态

阎崇年先生前几年,针对古代满洲民族是生活文化出了一个新概念,叫森林文化。但我认为阎崇年先生的着重点是在大陆的女真部分。但事实上还有生活在沿海的东海女真,东海女真纯出海打鱼生活,属于海洋文化。所以只叫森林文化,并不能完整概况古代满洲的全部经济文化生活,所以我认为还是原来说的渔猎文化比较适合。

但传统观点认为,一般民族最原始的时代,都有渔猎生活,所以认为渔猎经济文化是属于低级的经济文化。

但这一点并不太适合满洲民族,黑龙江省新开流文化遗址发现的满洲先人肃慎建立的文化已经有七千年历史,满洲历史悠久。

满洲先人建立的挹娄国,大约持续六百年,结束于公元五世纪。经考古发现,挹娄国的首都在今天黑龙江省友谊县。初期曾为扶余国藩属,强盛后,击败扶余国。建立起繁荣富强的大汗国。最终灭掉扶余国,而且占据高句丽的大量领土。

满洲地区古国还有扶余、高句丽、渤海国、辽、金等,满洲地区并非是北大荒,而且是历史悠久、文化繁荣的地区。满洲先人虽很早就有农耕,但满洲人一直不很喜欢农耕,更愿意从中原和朝鲜抓来人帮助农耕,满洲人自己还是愿意去渔猎。

二、满洲人对大自然观察仔细,所以有很多专有词汇

满洲发展了几千年渔猎经济早已经不是低级经济,已经发展为高级的渔猎经济。所谓高级渔猎经济,并不是说打猎的武器要多么的先进。而是满洲的渔猎文化考虑全方位,各方面与渔猎有关的文化得到充分发展。比如直接的对各种地位观察,从一个民族语言词汇,就可以看到这个民族在哪方面比其他民族有优势。汉族的宗法社会,各种亲戚都有专业词汇,父系和母系亲属都有不同的专门词汇,这些要比其他民族发达。满洲的语言对各种动物就有非常多的词汇,比如具体某一动物,几岁不同的兽就会有不同的专业词汇。弓箭及相关配套设计都非常发达。进山需要辨别方向和看时间,都是通过观察天文,满洲语言对天文词汇也非常发达。

作为渔猎民族的满洲人,过去满洲人进山打猎,常常需要在野外过夜,夜里狗就是人类忠实的卫士,围在外围,保护人类睡觉。在与猛兽搏斗的时候,狗也不畏惧任何野兽,勇猛在前,帮助人类战胜野兽。

在满洲住家里,晚上也经常有狼或熊、黄鼠狼等跑人家偷食猪或鸡。满洲人的狗也就是帮助抵御野兽来的袭击,避免野兽抢夺满洲人养殖的财产。

因为狗是满洲人最忠实的朋友,满洲人对狗观察很细,有大量与狗有关 词汇。

下边具体看一下满语与狗有关的词汇。满洲人除了将狗通称indahvn之外,诸如狗的大与小、狗的品种,满洲人都有专门的詞來表示狗的岁数、顏色和性情的优劣。

如果要说尾巴和耳朵上生有长毛的狗,则相应的词是taiha。

如果身体和尾巴上生有稠密的长毛,大耳和唇下垂的狗,那么所有这一切用yolo一詞來表达。

如果这样的狗同另一条不同种的狗交配,那么它们的孩子被称作peseri(beserei)。

不论哪种狗,如果在眉毛上生有两小片白色或黃色的毛,那么它被明确地称为durbe。

如果狗有像豹一样的斑点,则称为kuri。

但若仅仅在鼻梁上有少许斑点,而其余部分皆无斑点,那么这样的狗叫作palta。

若整个颈部都是白色,这样的狗则被称作cakv。

但如果在额头上順著头向后长有一道白毛,那么这样的狗叫作kalja。

如果狗的瞳孔一半儿白、一半儿浅蓝,則叫作cikiri。

如果它有短腿、粗胖的身材和稍微昂起的头,那么称之为kabari等等。Indahvn,這是对狗最平常的称呼;

eniyehe 、eniyehen 、enihen—這是表示母狗的词;

狗的孩子在7个月以內被称为niyaha;从7个月至11个月则叫作nuhere;16个月的狗始通称indahvn。

正因为满洲人对动物、植物,可以说整个大自然的观察比其他民族仔细,已经掌握适应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是在保护的前提下进山狩猎,对怀孕和幼小动物是禁止捕猎的,对于动物交配期、繁殖期等是禁止捕猎,类似现在说的禁渔期、禁猎期。

三、满洲人的捕猎对象

满洲人对捕猎什么样的动物有讲究。过去有句俗语:一猪二熊三老虎。这是因为野猪的皮很厚,天热的时候,它们去水里泡,泡的粘一身沙子。它们痒痒,就找树它们蹭痒痒,如果蹭的是松树,就会蹭了一身松油。松油粘,再到水里泡,蹭上泥土沙子就粘满全身,就如穿上一身铠甲。早期满洲人打猎用的猎枪装铅弹,铅弹对野猪没有什么影响。但满洲人又爱吃猪肉,所以要打野猪。经过观察,跑单就是一条成年公猪,力气大,所以一般不惹跑单的猪。群猪都是老母猪领头,老母猪也厉害,不能惹,也不能正面去打猎,老母猪会护着它的孩子们。满洲猎人一般是从侧面放枪,听到枪响,老母猪就带一群猪跑,这样去打落队的,落队的也就属于优胜劣汰比较弱的,老母猪也不会特意去护着弱者。这样人类打猎不会影响动物繁殖发展,只是帮助淘汰弱者。

熊,满洲人叫熊瞎子,不仅是熊视力不好,而且笨。而虎则头脑灵活,身体也灵活。一般一山不容二虎,虎之间划分地盘,所以一般一座山就一只虎。但山会有熊,熊的力气大,虎和熊之间经常打架。虎就拉到小丛林,熊就打扫场子,把小树拔了,打扫一块干净的地方。老虎头脑灵躲一边,等熊打扫干净,再跑到另一小丛林,熊又接着打扫场子,这样就先累熊,然后再趁机跳起来咬熊后脖筋,咬断熊的后脖筋,熊就抬不头了。

满洲人一般打野猪和熊,但不打老虎。说老虎是山神。老虎一般也不吃人。老虎咬动物都是一口就咬脖子,一般就是致命,而如果认为人伤害了老虎利益,老虎一般也就咬人的胳膊,不会一口就咬脖子。过去就是皇帝打猎才打虎,一般满洲猎人不打虎,所以进山遇到虎,虎也不伤害满洲猎人。但晚清闯关东的人的多了,外来的人不再遵守原来满洲人打猎的一些规矩,也引进现代枪了,才开始打虎了。

满洲人主要打鹿、獾子、狍子,这些动物繁殖比较快,打这些动物,只要避开交配期、繁殖期,不会影响生态平衡。这些动物也容易打,比如狍子,满洲猎人叫傻狍子,因为只要弄出一声,狍子听到有响动,它就楞一会儿,它是听从哪个方向声音,判定清楚后再跑。所以满洲猎人就利用这一特点,先发响声,这样等狍子一楞,就可以瞄准一枪。

满洲人有一些不打的动物,一般不打狐狸,过去俗语有打不着狐狸惹一身骚。狐狸被传说有仙气,而且狐狸能发出气体,所以尽量不去惹它。一般也不打黄鼠狼,满洲猎人管黄鼠狼叫黄蹄子,跟狐狸类似,也能发出迷幻气体。

所以在满洲地区,只有满洲人打猎的时候,大自然发展平衡,不可能有动物因人的原因而灭绝。

四、满洲猎人需要学习很多与打猎相关的知识

要做一名古满洲猎人,要学习的内容也很多,至少要知道一些动物学、植物学、地理学和天文学的知识,这些是满洲人渔猎生活中必须要具备的。

富察铭安老人就回忆,他四五岁的时候,父亲就领他到院子里认识星辰,最重要的是要认识三星和北斗星。父亲就告诉他,只要不阴天,就可以找北斗星,找到北斗星就知道那边是北边,知道了方向。知道自己白天是从哪个方向来的,就可以找当时进山的路。时间晚了也不着急,可以在山上住下,等打完猎或采集完,就可以找到进山时候的路,去走回家。

那么看星辰怎么看时间呢?白天可以看太阳,是早起,还中午,还是下午,都是通过看太阳能判断出来。但晚上怎么看时间呢?就是看三星,三星就是古满洲人的钟表,看三星就能判断是什么时辰,这样便于提早做出安排,是继续休息,还是什么时候起床。

在满洲人祭祖的时候祭祀词中的乌什哈就是指的祭祀的星辰。

当说三星,满语的三就是依兰ilan,如黑龙江的依兰,就是指三姓。

满语的七是nadan,说到nadan乌什哈就是要祭祀七星。

三星和七星对于满洲人来说非常重要。是我们祖先数千年来传承下来的民族文化。认识三星和七星等天文学知识,就可以在任何条件困难的情况下,做到不迷失方向,而且能知道时间,做到心中有数。

所以满洲人在祭祀祖先的时候,要祭祀天,祭祀星辰。祭祀星辰最重要的就是三星和七星,当然还有其他星辰,其他星辰是对我们做出正确判断起到参考和辅助作用。如以前满洲人民俗说的:大毛出来,二毛眼,三毛出来白瞪眼。这大毛二毛三毛说的就是行星,是金星、水星、火星这些星星。

古代满洲人的渔猎生活、生产虽然持续几千年,但因为都要适应大自然,而不是破坏大自然,对天充满敬畏之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