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关于二战德国曼施坦因元帅 赖歇瑙和曼斯坦因

2021-04-23知识4

曼施坦因进攻法国的方案为什么那么多的将军都反对,风险很大吗? 1938年2月曼2113施坦因被赶出德陆军总参谋部,是德5261军内部派系斗争的结果,继4102任的总参谋长哈尔德是曼施坦1653因、古德里安等的死对头。制订陆军的战争计划是总参谋部的职责,曼施坦因以A集团军群参谋长的身份妄图推翻总参谋部的决定是以下犯上的越权之举,从维护军队等级、纪律和个人荣誉上讲曼施坦因必然会遭到哈尔德、博克甚至他好基友赖歇瑙等的反对,情理之中的事。1939年10月9日希特勒决定向西方进军,责成德陆军总司令部制订入侵计划,19日德总参谋部推出相关计划,总企图为“尽量击溃法军及其盟军,同时尽量多的占领荷兰、比利时和法国北部领土,作为未来对英空战和海战的基地,以及鲁尔区的辽阔前哨地。29日虽对计划做了进一步修订,但德军的进军归结于以右翼的B集团军群为主攻,中央A集团军群掩护B集团军群侧翼,左翼C集团军群牵制马奇诺防线法军。此时德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和总参谋长哈尔德并不认为德军有足够的实力击败西方英、法、比利时、荷兰,他们内心希望的不过多占领些他国领土,以此增加筹码来谋求西方的谅解与和平。更何况哈尔德是反希特勒分子,对向西方进军有恐惧心理,一度有刺杀希特勒的冲动。在陆军总司令部不情不愿和天气原因数次。

曼斯坦因、隆美尔、古德里安、莫德尔这四个人谁最厉害? LZ显然对二战的具体情况不甚了解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330326566,当时反对分兵的人不光是古德里安这一个小小的大将,而是大多数德军高级将领,包括总参哈尔德以及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以及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冯博克.43年德国已经是山穷水尽,同盟国的目的已经很明显,更何况还有美国那近乎取之不尽的物资,根本不是某种战术可以拯救的.曼可以说是一个超级大滑头,不光是43年初\"巧妙地\"推掉了第六集团军这个超级麻烦,而且通过各种\"阴谋\",取得了南线大部分德军的指挥权,他的指挥艺术在二战中是屈指可数的优秀,战术精妙而常有天外飞仙般的妙笔,不光是对敌人,对希这样的疯子,也能抓住其偏执的心理,在法国战役和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前使这么个疯子同意其战术安排,这一点显然不是其他将领能做到的.莫德尔个人没有太多的好感,他简单粗暴,而且是个比较死板的战术执行者,没有多少新意,这一点很不符合二战的形势,他喜欢干涉下级的具体行动(这也是广为垢病的)他每到一处上任,就要换掉所有人,与之相对应的是罗科索夫斯基不带走自己的参谋人员以使接任的朱可#夫能更好地了解敌情.个人比较欣赏的是指挥大型战役没有多少失误的博克元帅,曼#施坦因和隆美尔。

#赖歇瑙和曼斯坦因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