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每日园区|18个自贸区开展差别化探索;169家国家高新区GDP占全国总量的12.3%
【中经云端·特别报道】
1、18个自贸区开展差别化探索 为中国乃至全球经济注入新活力
从2013年9月上海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至今,我国先后批准设立18个自贸试验区。近年来,各大自贸区深入开展差别化探索,勇蹚“放管服”新路,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显著提升、市场主体加速集聚、制度创新成效明显、风险防控体系逐步完善,不断为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注入新活力。
自贸试验区是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也是中国吸收外资的重要平台。商务部近期调研显示,外资企业认为,政府服务高效、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是自贸试验区最具吸引力的3项因素。
各具特色 各有优势
从2013年9月上海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至今,我国先后批准设立18个自贸试验区,形成覆盖东西南北中的改革开放创新格局。7年时间,各大自贸试验区针对市场主体关注的难点堵点,结合各自战略定位、区位条件、产业基础,深入开展差别化探索,形成协同推进效应。
以建设面向世界的高水平自由贸易园区为目标之一的天津自贸试验区,在贸易通关优化创新方面集中发力。天津市滨海新区常务副区长贾堤介绍,“二手车出口业务新模式”为汽车出口贸易提供了新思路,“保税航煤出口质量流量计计量新模式”压缩了50%的海关作业时长,证照“一口受理、并联办理”审批服务模式实现了“最多跑一次”,大大节约了企业办证时间。
福建省商务厅副厅长钟木达介绍,福建自贸试验区大力推进投资、贸易、对台等领域改革,努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银税互动”为3万多户守信小微企业发放信用贷款500余亿元;高水平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实现国际贸易主要业务环节、主要运输工具和商品“一站式”办理。
努力打造为西部门户城市开发开放引领区的四川自贸试验区,全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四川省自贸办副主任邓德雄介绍,“空铁联运一单制”单证打破了铁路和航空联运壁垒,比非“航空+铁路”联运物流节约10%至40%的运输时间;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智能辅助申报服务,大幅度减轻申报负担,惠及全省小微企业约80万户。
“自贸试验区着眼于体制机制创新和产业发展,不断破解突出问题,为优化营商环境探索现实路径,将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远持久利好。”国研智库首席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原部长赵晋平表示。
复制推广 激发动力
自贸试验区诞生伊始,就以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己任。经过多年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既“试”出切口小、见效快的政策创新,也“闯”出全流程、集成度较高的制度优化,为全国深化改革探索了新途径,为经济转型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在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面,自贸试验区深入推进金融领域改革创新,助力市场主体降本增效。例如,海南自贸试验区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帮助企业利用版权等无形资产融资。天津自贸试验区试点“绿色债务融资工具创新”,搭建银政企合作桥梁,有效引导资金流向绿色产业。
在减少企业成本、推动复工复产方面,多个自贸试验区从税收优惠、金融扶持、租金减免等方面出台政策组合拳,满足企业发展需要。例如,河南自贸试验区组织开展“线上招商周”“银企对接会”等活动,帮助企业对接资源,推动重点项目及资金落户。湖北自贸试验区创新“股权转让登记远程确认服务模式”,累计为3000多位国外或省外的企业股东、高管等核实企业登记信息,节省成本近百万元。
在提升政府服务和监管水平方面,自贸试验区围绕“放管服”改革,不断提升政府治理水平,带动营商环境优化。例如,陕西自贸试验区运用“大型机场运行协调新机制”提升机场整体运行协调能力,大幅提高了航班正常率。
专家表示,自贸试验区区内改革试验与区外复制推广有机衔接,形成了改革红利共享、开放成果普惠的局面,推动各地改革意识、开放水平、行政效率、发展动能、经济活力不断提升,带动全国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攻坚克难 扩大开放
“中国设立自贸试验区的初衷就是要通过自主开放,展现向世界全方位开放的态度,以及维护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决心。”商务部自贸区港司司长唐文弘此前公开表示,在当前这个特殊时期,自贸试验区将坚定不移地在扩大开放方面走在前列,以自贸试验区开放的确定性来应对世界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一方面,推进复工复产、恢复和巩固供应链,助力全球供应链的重新运作、全球经济的稳定。另一方面,继续压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全球投资者信心。同时,率先落实好各项稳外贸稳外资政策,培育壮大外向型经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各自贸试验区也鼓足干劲,在制度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攻坚克难,助力经济“回血”。天津自贸试验区将加快新动能引育,更好地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湖北自贸试验区将在继续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浙江自贸试验区将对标国际先进,打造国际海事服务基地;重庆和四川自贸试验区将研究探索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赵蓓文表示,在国际经贸环境恶化、全球生产供应链出现部分断裂的情况下,我国稳步推进自贸区建设,进一步推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和双向投资,助推世界经济稳定,表明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心,愿意与世界各国共享经济全球化的红利,展现出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2、2019年169家国家高新区GDP占全国总量的12.3%
记者从2020年7月23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获悉,2019年,我国169家国家高新区实现生产总值12.2万亿元,上缴税费1.9万亿元,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3%、税收收入的11.8%。
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在会上说,从1988年的第一家高新区到现在,国家高新区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和新的增长点,成为国家发展中的创新高地、产业高地、人才高地。
从创新投资来看,2019年国家高新区的企业研发支出为8259亿元,占全国企业总投入的半壁江山。从创新产出来说,2019年国家高新区发明专利的授权量占全国的37.5%。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国的44.7%。每1万从业人员拥有有效发明专利388件,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1.3倍。
徐南平介绍,30多年来,国家高新区涌现了华为、腾讯、阿里、百度等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出光伏、风电、现代能源汽车等多个世界级的产业集群。到2019年底,国家高新区聚集了8.1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占到全国高新技术企业的35.9%。
同时,人才在国家高新区高度集聚。国家高新区从业人员约为2213万人,每万名从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折合全时当量约为822人/年,即1万人中有800多位研发人员,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8倍。
他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家高新区也表现出逆势增长势头,凭借科技创新能力,表现出很强的抗风险能力。2020年5月份,国家高新区两个主要指标实现两位数增长:营业收入3.27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工业增产值2.25万亿元,同比增长10.4%。
3、天津滨海新区:2020年上半年承接北京重点项目500余个投资额上千亿元
疫情并没有阻碍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步伐。2020年上半年,天津市滨海新区大力推进京津两地产业对接,仅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点项目便达534个,协议投资额1171亿元。
为对冲疫情影响,滨海新区加大网上招商力度,采用线上沟通方式进行“云洽谈”,开展“云签约”。滨海新区还大力推行视频会议、线上审批等创新举措,开展线上政策解答及营商环境政策讲解,及时为企业答疑解难。
滨海新区商务和投资促进局副局长张志辰说,将沟通方式由“面对面”转为“屏对屏”,实行项目网上对接、网上洽谈、网上签约,打破了疫情阻碍,提高了招商效率。
同时,人才优惠政策也持续出台。滨海新区提出,对北京转移来津的项目,在企业就职满1年及以上的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职工,并在津缴纳社会保险的,不受年龄限制,可在滨海新区落户;30周岁及以下的中专、职高、技工学校等毕业的职工,也可在滨海新区落户。
滨海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新政策减少了人才的顾虑,让他们可以安心在滨海新区工作和生活。
此外,滨海新区高水平建设非首都功能疏解承接平台,充分发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京津合作示范区等五大平台作用,精准对接北京优质资源,积极引进一批高质量企业。在这些政策的推动下,麒麟软件有限公司总部等多个重点项目落户滨海新区。
4、云南省:玉溪高新区加快推进产城融合发展
日前,玉溪高新区管委会通过专题调研的形式,着力破解园区发展瓶颈,全面盘活园区资源,加快推进产城融合发展。
在九龙片区,调研组实地踏勘智能制造产业园预留配套用地后,明确提出调整建设方案,结合配套需要,立足补齐短板,走市场化路子,加快开发利用步伐。
在龙泉片区,即将启动建设的鹤鸣湖2.5产业园,计划吸纳包括新能源产业研究中心在内的一批研究、培训、咨询、服务机构入驻,形成产城融合发展新地标。调研组要求加大协调力度,破解项目建设制约瓶颈,进一步细化入园项目,尽快启动项目建设。由七幢楼宇组成的龙泉片区综合楼项目正加快施工进度,预计8月底全部封顶进入装修阶段。未来这里将成为园区企业办公聚集区、创业孵化区和职工住宿区,助力园区提升品质创优环境。调研组要求合理布局功能,加快推进装修工程。
在充分听取项目负责部门和项目实施单位情况介绍后,管委会调研组要求坚持目标导向,找准工作切入点,在力争年内盘活资源破解发展瓶颈上取得新突破。同时,坚持问题导向,找准项目推进堵点,在用新思路解决老问题上取得新突破;坚持责任导向,压实责任,以项目推动和问题解决体现担当精神。
5、北京经济开发区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3.6% 高于全市增速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上半年经济数据近日“出炉”。初步统计,经开区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79.6亿元,同比增长3.6%,高于全市增速。
疫情“大考”下,经开区经济运行有序恢复,稳住了经济发展的基本盘。除了地区生产总值外,经开区2020年上半年工业总产值同比上升0.1%,增速比1-5月提高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1.9%;1-5月研发投入同比增长69.3%。
亮点颇多的经济半年报背后,是精准高效建立疫情防控联防联控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营商环境的持续努力。相关负责人介绍,疫情防控方面,经开区在疫情初期就制定了全区防疫统一标准,科学、精准、有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及时发布疫情防控指引,做到了社区居民和企业员工双零感染。
政策方面,2020年2月3日经开区在北京率先出台“控疫情稳增长十条”,从医、食、住、行、供、销、外、保、审、奖等十个方面,为企业解决现实问题,降低发展成本,坚定发展信心;二季度又进一步推出“六稳六促”措施,根据企业诉求从“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促消费、促落地、促融资、促研发、促转型、促贡献”等12个方面形成35项细化措施,其中将一季度企业反馈效果突出的保障用工稳定、支持企业出口、激励企业发展等5项政策11条措施延续至全年。
对于企业更关心的营商环境,经开区加大减税降费力度,上半年累计减免征收各类社保费超过47亿元;优化审批流程,建全“审批-管理-执法”链条式机制,在全市率先开展全域告知承诺审批改革;此外还专门制定了重点企业服务保障工作方案,30个部门服务510家重点企业。
作为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主平台“三城一区”中的“一区”,上半年经开区科技创新持续深化。数据显示,1-5月研发投入同比增长69.3%,其中172家大中型重点企业实际完成研发投入达81.9亿元。
其中,在推动“20+”创新中心建设中,上半年完成研发新技术13项、新产品21项,部分新技术、新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或填补国内空白,主要分布于光刻机零部件、新型显示、微机电系统、集成电路、原创新药、太赫兹技术和机器人等高端产业,用一系列成果支撑新跃升;提升“10+”中试基地服务能力,13家中试基地服务项目数量近400个。
“下一步,经开区将抢抓机遇,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推进经济平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经开区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加大研发投入、人才引进和基础设施投资力度,通过促签约、促摘牌、促开工、促竣工、促投产、促达产、促技改的“七促”机制,加快推进高精尖产业项目落地,充分发挥经开区作为营商环境示范区的资源禀赋优势,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各类问题,提高化危为机、危中寻机的能力,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
6、成都高新区2020年上半年实现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
2020年7月24日,从成都高新区获悉,上半年,成都高新区实现产业增加值1191.4亿元 ,同比增长7.0%。其中,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92.3亿元,同比增长9.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93.1亿元,同比增长5.6%。
具体来看,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9.6%,增加值增长6.5%。规模以上服务业营收同比增长3.2%,实现利润同比增长7.8%。
上半年,成都高新区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403.5亿元,同比增长26.2%。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总额连续27个月在全国综保区中排名第一。
电子信息、生物、新经济三大主导产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龙头企业持续发力,带动电子信息产业稳中向好。”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148家电子信息产业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618.9亿元,同比增长15.3%,增加值增长15.4%。其中,英特尔、戴尔、京东方、德州仪器、西门子等电子信息企业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2020年以来,成都高新区按照防、测、治和互联网医疗四个板块,组织区内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开展科技攻关,协调引导企业新增或扩增防疫物资生产,撬动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抗疫与发展“双赢”。上半年,生物产业规上工业实现产值同比增长10.3%,增加值增长6.0%。
成都高新南区是成都新经济活力区的主要载体,正形成新经济发展动力源。上半年,成都高新区规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营收增长23.8%,直接拉动规上服务业增长11.1个百分点,贡献率达345.5%。
据悉,疫情发生后,成都高新区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深入开展“送政策、帮企业、送服务、解难题”专项行动,设立10个行业专班,“一对一”协助企业解决问题,同步推动企业挖掘新增长点;相继出台科技攻关、金融支持、房租补贴、人才招引等系列政策举措,为企业纾危解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