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地区从上海市老工业区转型而来,成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这里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有着近悦远来的商业商务环境。
然而今年以来,受全球疫情影响及经济下行拖累,长风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今年上半年,长风区域非房区税同比下降明显,但6月下降幅度明显收窄。为此,长风新村街道和长风投促中心共同组成的服务经济专班,坚持“大招商、招大商、出大招”工作要求和“人靠谱、事办妥”服务精神,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吸引企业扎根长风。
上半年,接洽B类以上项目146个,落地50个,产税11个。自落实本市企业迁移新政以来,5月8日至7月10日,长风地区共迁入企业41家,预计2020年产税5.54亿元。
在此过程中,长风坚持底色、保持本色、发挥特色、提点亮色,提炼出一套“四色板”工作法——
坚持底色、加固底板,进入“快车道”
01 推进“挂图作战”模式
长风新村街道主要领导亲自抓部署、抓推进、抓督办,以“挂图作战”的方式细化考核内容,将任务分解至各科办、责任落实到人,逐项对照、逐项推进、逐项落实,确保思想重视到位、人员配套到位、任务执行到位。
长风新村街道和长风投促中心建立区域联动共建、资源联通共享、服务联手共抓的“三联三共”机制,紧密抱团、互助互补,共同研究部署投资促进和服务企业工作。
02 发动朋友圈招商
长风新村街道一手抓服务经济、一手抓招商引资,要求每位领导“认领”税收指标,发动全体机关干部通过朋友圈、战友圈、亲属圈、同学圈等渠道积极挖掘招商信息;企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无缝对接有迁入意向的企业,并联合长风投促中心开展联系、洽谈、办理,直到企业最终落地,确保项目“一对一”全程跟踪服务。
03 建立鼓励约束机制
长风新村街道将深化企业服务中心有效运作,探索建立中心服务专员绩效奖励和表扬批评等激励约束机制,激发服务企业专员积极性,为服务经济工作注入新活力。
长风企业服务中心与长风投促中心共同探索“交叉挂职”制度,促进两中心工作人员互相学习、相互融合,共同提升服务企业的业务水平。
保持本色、补齐短板,跑出“加速度”
01 延续疫情期间服务模式
长风新村街道借助防疫期间建立的“专员巡查”“联勤联动核查”“实时联络答复”“后勤保障管理”四项机制,进一步回应企业诉求,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困难。
长风新村街道主动联动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在辖区内推行“饿了么骑手外卖绿色通行证”,开展无接触式配送,提高骑手工作效率、解决居民烦心事;发放异地通勤证,解决每日跨省市通勤企业员工不能正常上下班的实际困难;主动向企业询问防疫物资需求,关心企业在经营中的困扰并及时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
02 解决热点难点问题
依托“街镇吹哨、部门报到”机制,长风新村街道多次牵头召开各类矛盾问题沟通协调会,积极搭建平台,推动解决企业遇到的难题。如,市级新型创新平台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自去年落户长风后,长风新村街道与长风投促中心一直主动为企业提供“贴心”和专业的服务。针对企业员工入驻人才公寓但无法办理居住证的难题,长风新村街道自去年12月起,一直牵头联系相关职能部门,经过多次沟通跑腿,最终于上月予以圆满解决。今年以来,长风新村街道回应企业诉求210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180余件。
03 完善区域企业数据库
长风新村街道开发楼宇企业信息采集分析软件“企业通”,更清晰地掌握辖区楼宇(园区)企业的基本情况,优化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聚焦提升软实力,开展商务楼宇物业服务质量测评,涉及79栋楼宇、44家物业公司、3000余家企业。关注小微企业发展,开展创客空间、创业孵化园调研,排摸长风辖区“二房东”式经营管理的现状,主动发现“隐形”问题并及时予以解决。
发挥特色、做强长板,抢占“新高地”
01 做实“双楼长制”品牌
今年6月,长风新村街道联合长风投促中心共同研究,在原有的“双楼长制”基础上组建楼宇专班,聚焦重点楼宇开展精准服务,街道8位党政领导、长风投促中心7位领导一一对应进行包干,24幢重点楼宇实现全覆盖,推动楼宇效能有效提升。
长风新村街道将深化“双楼长制”内涵,探索将社区服务向楼宇延伸。以近铁城市广场为试点成立“楼委会”,在楼宇物业设立楼委会办公室,由长风新村街道处级领导担任楼长兼主任,楼宇产权负责人任副主任,楼宇物业、重点企业代表、市场监管员、社区民警、企业服务员(专职)、党建指导员(专职)任委员,形成党建引领下的综合服务模式,实现楼内、楼外交叉覆盖,切实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难点、痛点,不断提升楼宇企业及党员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02 打造“金牌店小二”服务团队
“金牌店小二”团队重点走访税收200万以上的企业、有迁出意向的企业,针对企业的经营状况、租约情况以及意见建议,提供细致周到的贴身服务。积极开展“融资路演”“行业沙龙”“楼宇推介”“专题讲座”等组团式系列服务活动,帮助楼宇、企业解决政策不明、融资不易、招商不力等难题,营造亲清的政商关系。
03 争创全国“四好”商会
以争创全国“四好”商会为契机,搭建会员企业的融资服务平台、法律服务平台、综合服务平台和数据应用平台,推动以商引商、以商强商、以商稳商工作,争取更多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在长风地区落实落地。
提点亮色、打造样板,呈现“新气象”
01 开展重点楼宇、企业上门关心工作
根据区政府要求,长风新村街道重点部署了8幢重点楼宇上门关心工作,制定了工作计划,明确8位党政领导各包干1幢楼开展扫楼行动,要求仔细排摸每栋楼宇、每家企业的有关情况,制定“一楼一策”“一企一方案”,分级分类分批次推动未落地企业扎根长风,其中,月星环球港作为率先试点楼宇。今年累计走访企业1200余人次,其中长风新村街道领导班子走访200余家。
02 用好“金字招牌“对接资源
用好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金字招牌”,积极做好对接服务工作,同时服务好中心的各类项目建设和申报,承接好中心带来的溢出效应,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依托科研院所和高校技术前瞻优势,深入挖掘国家、上海市科技研发平台招商信息,探索吸引科研院所和高校上下游产业链相关企业落户普陀、落户长风。
03 建设两条产业集聚带
长风新村街道将探索建设两条产业集聚带,一是光复西路(大渡河路-中环路段)时尚产业集聚带,通过打造实体的“共享空间”、虚拟的“云柜台”、组建时尚产业联盟,推动劲霸男装、艾莱依、红坊文化、地素时尚等一批时尚创意企业健康发展;二是依托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上海奇虎科技有限公司等互联网、科技智能企业,联合华东师大共同建设金沙江路互联网科技产业集聚带,凸显品牌效应、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赋能区域经济发展。探索打造环“月星环球港”“近铁城市广场”“枣阳路口碑一条街”等特色商业街区。
长风新村街道将坚持“以脚板补短板、以真心换民心、以创新求突破”,系统施策,多维度、立体化、全方位地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不断提升长风地区经济发展能级和产业集聚度,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编辑:杨军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