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知,正见,正念有什么区别?正知:指为保护自己的见解、戒律,谨慎观察了知身口意三门,远离染污,保持清净。这个概念有两层意义,第一层是恒时观察明了自己的三门状态;。
这些学佛修行的这些观点对不对?正见第一,知见错误,行持必然最终走错方向。敬请辩论以明理。勿动嗔心。 如何辨别佛说与非佛说?乔达弥,你了解的法(dhammas)中,‘这些法趋向欲求、非趋无欲;趋向束缚、非趋解缚;趋向堆积、非趋褪脱;趋向自大、非趋谦虚;趋向不满、非趋满足;趋向纠缠、非趋退隐;趋向懒惰、非趋勤奋;趋向沈赘、非趋轻松’:你可以确认‘这不是法(Dhamma),这不是律,这不是师尊的教导。“至于你了解的法中,‘这些法趋向无欲、非趋欲求;趋向解缚、非趋束缚;趋向褪脱、非趋堆积;趋向谦虚、非趋自大;趋向满足、非趋不满;趋向退隐、非趋纠缠;趋向勤奋、非趋懒惰;趋向轻松、非趋沈赘’:你可以确认‘这是法,这是律,这是师尊的教导。增支部AN VIII.53“优波离,你了解的法中,‘这些法不趋向彻底的厌离、无欲、止息、宁静、直观智、自觉醒、也不趋向解脱’:你可以确认:‘这不是法,这不是律,这不是师尊的教导。“至于你了解的法中,‘这些法趋向彻底的厌离、无欲、止息、宁静、直观智、自觉醒、解脱’:你可以确认:‘这是法,这是律,这是师尊的教导。'”-—增支部AN VII.80
“知见立知,是无明本。”是什么意思? 所谓:知见立知,即无明本2113;知见无见,斯5261即涅盘。其主要含义:当“见、4102闻、觉、知”时,若意根1653大脑起了“妄念”,就是“知见”立了“知”。所立的这个“知”,就是妄想。而妄想本身,就是无明之根本。修行,就是先除妄想。然而,当“见闻觉知”时,若意根大脑,一念不生,无一丝“妄念”,就是“知见无见”,或称“知见无知”,而且在这个无妄念的“当下”,同时能“明明了了”,明明了了的这个状态,就是涅盘。若能一直坚守这个“明明了了”状态而一念不生,即使生了,要马上察觉,注意力回来,放下妄念,继续保持这个”涅盘”态,也是“无所住”之状态,这就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当知:只有“无念”而不“明了”,不能叫涅盘,也不能称为般若波罗蜜,那是四禅八定而已。知见无见且明了,斯即涅盘。有的禅人,在禅堂里,把仅仅“保持无念”,就认做是自己在修大乘成佛之般若波罗蜜法,这是个误区。无念之后,要明了,明了就是见性。扩展资料:“知见立知,是无明本”出自《楞严经》。楞严经可说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因为此经在内容上,包含了显密性相各方面的深刻道理;在宗派上则横跨禅净密律,均衡发挥,各得其所。在修行的次第上,则更是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