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党政主导部门联动 社会参与共筑平安路——华州区探索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治本之道

2020-07-27新闻8

民警给小学生讲解红绿灯知识

群众家门口办理业务更便捷

社区劝导站守护群众出行平安

夏夜,月朗星稀,凉风习习。货车司机路兴旺驾车行驶在310国道华州段,路边不时闪过的回转轮和警示牌像哨兵一样欢迎客人,减速带发出的震动声让他时刻保持警觉。

路兴旺常年开车来往于310国道,见证了华州区道路交通从原来简陋的交通设施,一步步发展到现在醒目的标志标线、崭新的信号灯、监控探头等科技设备

华州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区交安委主任张锋说:“这些改变来自区委、区政府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提档加速,‘一灯一带一桩一牌’(黄闪警示灯、减速带、警示桩、警示牌)已是华州区国省道平交路口的标配,流量大的路口还装上了信号灯和监控探头。”

今年上半年,华州区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经济损失四项指数分别下降5%、21%、56%、54%,未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交通事故。这些数字变化的背后,是华州区大力提升农村交通安全管理水平、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苦心和决心。

从“单打独斗”到“同频共振”

“路宽了,灯亮了,交通标识抬头就能见到。”黄家社区村民张艳丽提到家门口公路的变化无比开心。如同张艳丽的描述一样,310国道华州段已被打造成全省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样板路。

310国道治理是华州区交安委成员单位协同共治的一个显著成果。过去,交通安全工作是公安交警一家在唱“独角戏”,常常处于“手长衣袖短”的尴尬境地。为此,华州区建立了以区政府统筹,各镇(办)负责,交警交运部门配合,村组(社区)具体实施,聚焦巡逻管控、隐患排查、应急处置等责任的交安委工作机制,真正把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华州全区道路800余公里,310国道穿境而过,陇海铁路与西潼公路东西向横贯全境,路网密、路口多,交通形势复杂,交通管理难度大。“2019年以来,华州区依托交通大数据找问题、排隐患、控风险、建机制、搭平台、补短板,构建了‘党政主导、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道路交通管理责任体系。”张锋介绍道。华州区多次组织交运、应急、公安交警等部门深入重点路段实地调研、现场办公,研究解决具体问题,走访群众征求相关意见建议,组织召开联席座谈会,最终确认了100余处治理点,300多个建设项目。同时,实行“一点一策”“一路一策”,定人、定段、定责,倒排工期,形成建设合力。

截至目前,华州区先后在临水路段增设安全护栏185公里,全区800余公里道路生命安全防护建设已全部完成。去年以来,投资1500万元,建设平交路口“一灯一带一桩一牌”工程;310国道城区段铺设人行道彩砖5公里,安装护栏6000米,照明设施130套。

华州区以交安委为“龙头”,建立完善例会、通报、约谈、考核、问责等制度,横向拉紧职能部门,纵向直通基层。同时,开展联合整治行动,针对道路交通事故预防的重点工作,各职能部门齐头并进,同频共振,同步发力。

从“人力值守”到“鼠标站岗”

“滴滴滴……”5月14日凌晨2时20分,一辆号牌陕C6***8危化品运输车在310国道华州段超速行驶,市公安局交警支队“321”智慧交管平台即时收到预警。值班民警发现,该车行驶速度为68km/h,而该路段危化品车限速60km/h,持续时间1.5分钟。随即,华州交警大队310国道庙前执法站民警接到指挥中心指令,迅速查看该车行车轨迹,并通知执勤民警查找该车。经过线上线下合力查找,民警最终找到该车驾驶员李某某,告知其违法行为,李某某无异议,并接受驾驶证记3分、罚款100元的处罚。

此次预警的成功处置,仅仅是华州交管“智慧化”的一个缩影。2019年,市公安局华州分局交通管理大队在科学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建成了华州大队庙前执法站,投入使用红绿灯5处,区间测速2处,单点测速4处,球机18处,诱导屏3处,实现了违法自动抓拍、信息自动比对、轨迹追踪分析等功能。探索完善监控发现取证、卡口及时报警、诱导屏显示预警、指挥中心扁平化指挥、民警精准拦截的路面勤务运行机制,民警充分利用高清视频监控点、卡口、诱导屏,形成覆盖国省道路的高清视频智能监控系统。

“自321平台启动以来,民警执行24小时勤务模式,紧盯通行辖区的班线客车,旅游包车,危险品运输车,有效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市公安局华州分局交通管理大队大队长李晓宏介绍,“如此精准的监管,其中的秘诀是数据的互联共享。”

如今,在日常勤务管理中,该大队推行“定点值守,就近处置”与“巡处合一,云中备勤”的新型警务模式,真正实现了“警力跟着警情走,警情跟着数据走”。

从监督倒逼到自愿自觉

“签到成功!”7月25日6时,黄家社区交通安全劝导员孔建红在华州区交通安全委员会钉钉考勤系统上打卡。

“建文,你咋不戴头盔哩?”孔建红问道。

“忘了,忘了。”村民王建文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来来来,登记一下,把共享头盔戴上,回来记得归还。”孔建红提醒着。

“我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提醒村民骑摩托车、电动车要佩戴头盔,使用农用交通工具不得超载。”孔建红介绍道,“刚开始村民不是很配合,经过近一年的劝导,现在村民的交通安全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

“目前全区共有交通安全劝导员118人,他们分别是党员干部、村民志愿者、公路养护人员和贫困户。”华州大队教导员徐爱荣告诉记者,“劝导员每周开展两次劝导工作,每次不低于两个小时。”

“妈妈,你没有礼让行人,你这样做是违法的!”7月26日,在途经堡里村村口时,东阳小学学生赵欣婵这样劝告自己的妈妈。

“宝贝,妈妈知道了,下次注意。”

赵欣婵是如何知道开车不礼让行人是违法的?

原来,自公安部实施“一盔一带”安全守护活动以来,塬区中队民警多次来到辖区东阳小学以物为例,为学生讲解安全带和头盔的重要性。同时,该校也把“一盔一带”安全守护活动融入课堂中。

“闯了红灯,退一格……”每当下课,校园里便会传来这样的游戏声,这是同学们在玩交通安全飞行棋游戏。随着游戏骰的变化,同学们或进或退,在不同的口令变化中,感受交通安全游戏带来的快乐。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晦涩难懂的交通安全知识融入游戏中,让同学们在课间玩耍中轻松领会交通安全知识。

为提升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杏林镇政府邀请专人深入指导“两站两员”工作,解决劝导员业务不熟、工作没有针对性等难点。大明镇开展“教育矫正”和“安全教育入户”活动,对交通违法行为人进行安全教育。

“两站两员”之花开满华州乡村,“大手拉小手交通安全大家守”之风吹满校园。“志愿红”辅助“荧光绿”,补齐了警力不足的短板,提升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社会协同共治水平,有效预防了交通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的发生。

来源:渭南日报

#交通事故#违法违规行为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