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统一中原后,有两次大规模用兵,一次是派蒙恬率领30万精兵驻守北上,抗击匈奴修建长城;一次是派任嚣和赵佗率领50万南下平定岭南,并长期驻守岭南。但是很奇怪的是,差不多百万的精兵在中原叛乱时,却无动于衷,没有回中原平定战乱,稳固秦朝统治,这个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这个可以从秦朝在匈奴和岭南的实施的政策来分析。
在秦朝忙于统一六国的时候,匈奴趁机挥兵南下,占领了北部很多地方,还以河南地为据点,威胁秦咸阳的安全。秦朝统一了中原后,解决匈奴问题自然迫在眉睫。
秦始皇就制定了政策,必须要抵抗匈奴,不让匈奴进入中原,维护边境百姓的安定。于是就派蒙恬率领30万精兵北上,驻守上郡,巩固边防,还深入研究北部的地形和环境,为抗击匈奴做好准备。
而且还修建长城,重新修复之前的长城,令其相连,是一个防御和进攻兼备的体系。而秦始皇对匈奴的重视也成了秦朝的一种统论。而在后面关中受威胁,楚汉相争,中原内战中抵御叛军的得力部队竟然是章邯用一个月把三十万的罪犯训练而成的,抵抗匈奴的30万精兵都没有被调回来,而匈奴也不敢南下。
而秦始皇还有一个统论,就是让岭南并入到华夏,融入到华夏文明中,实行南北大统一。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就开始进军岭南,平定百越,抵抗当时的越人。在长达3年的作战中,秦始皇损失惨重,连主将屠睢也阵亡。不过秦始皇没有放弃,为了扭转局势,他修建了灵渠,沟通了湘水和漓水,让大军的粮饷进入到岭南。而后再次派任嚣和赵佗进攻,终于把岭南划入到秦朝的版图。
而为了岭南的发展,他让进军岭南的将士留守当地,还有大量的中原居民迁到了岭南,带来了中原的文化和技术。
在管理岭南方面,朝廷和岭南的大臣都下了苦心,很多秦兵也因此命丧异乡,如果把兵又调回去,之前的努力也就白费了。这时赵佗就根据岭南的险要的地势,建立了三道防线,避免中原的战火蔓延到那南岭,而后还兼并了桂林郡和象郡,以番禺为王都,自立为王,也就是“南越武王”。
刘邦取得天下后,派大使出使南越,赵佗归顺汉朝。赵佗非常重视从中原引进文化和技术,促进了岭南和中原的融合,从此岭南并入华夏。
文:上下古今团队 寒扬创作
图: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