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杜甫:以诗为史诉平生——人生四阶段漫谈

2020-07-27新闻20

文|阿策

忘川风华录手游—杜甫

说到唐朝著名的诗人,我们脑海首先浮现出的必然会是"李杜"。当然,大多想到的是"大李杜"(李白与杜甫),而非"小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大李杜"一人是"诗仙"一人为"诗圣",他俩的名声早已闻名远扬,又有何人不知,何处不晓呢?

两人虽同处唐朝,但所见风光却大为不同。一个见证了大唐盛世,一个却历遭了唐朝由盛转衰之苦,历经坎坷,辗转漂泊,终难寻可栖之地。也许正是因为杜甫在这安史之乱中见证了唐代上层社会之腐败,底层百姓之凄苦,才能纵笔即史诗,成篇即诗史。

仔细研读过杜甫的诗歌之人,大抵都能从中悟出乱世之下人民之凄苦及作者内心的无力与悲愤。对于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而言,生逢乱世,以诗诉之,实不为过。

由此观之,杜甫在遭受安史之乱后,便长时间流离于陇蜀之间。在此期间国家动荡,漂无居所,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杜甫内心压抑又与何人说,唯有以诗文诉之。但是又不得不警惕,乱世说时事稍有不慎便可能引来杀生之祸。

现如今生活本就够不易的了,杜甫当然不希望在这节骨眼上再被什么有心之人盯上,拿文章说事。因此,期间关于安史之乱的作品,他在写的过程中还是推见至隐的,对于现实的评议与褒贬,大都是采用"春秋笔法"来写。

杜甫作为一个出身于"奉儒守官"家庭的世家子弟而言,其从小所接受的教育便是儒家传统思想。而在儒家传统思想的熏陶下,他又着重吸取了儒家思想当中仁民爱物、匡时救世、人伦秩序等积极进步的成分。

为此,在其后来"穷年优黎元"的一生中,我们所看到的不是一个随落魄而消极沉郁的杜甫,而是一个不论处境逆顺,际遇穷达,都以积极的态度关切时政,关怀人民的杜甫;而是一个在"布衾冷似铁""屋漏无干处""雨脚未断绝"如此处境下,还能呼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悲壮而又心系天下之语的杜甫。

在这里,我觉得将这句话运用于杜甫再合适不过,杜甫是一名当之无愧的伟大诗人!在处境如此凄惨的时刻,他在诗中虽也有表达自己的痛苦和难处,但我们却能透过"天下寒士""吾庐独破"中看到,当时社会人民的苦难、社会的苦难。是啊,生逢乱世,便注定会被这乱世之风雨所侵扰所席卷,真正能避免的又有几人呢?

也正是如此,杜甫的痛苦因子深深的伸进了这片充满苦难的土地里。常年耳濡目染着民众之疾苦,更是激起了杜甫对百姓的同情之心及对统治阶级的谴责之心,而这些情感也就推及于其作品之中,跃然于杜甫的笔下了。

少时读书与壮游

在我所了解的古代较为知名的文人之中,他们大抵都有一个共性——天赋异禀、饱读诗书、见识广阔。刚好杜甫也在其中,三项共性都满足。天赋异禀

想想在大家还在玩泥巴的年纪,人家杜甫已经能自如作诗文了。用现在的话说,杜甫已经将同龄人甩了好几十条街了。

当然,这些古代名人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年少便天赋异禀,自然是与他们从小所处的环境,所受熏陶的教育有极大的相关性的。毕竟"仲永"虽有,但缺少了后天教育也会变成"伤仲永"。饱读诗书

杜甫年少时家庭殷实富裕,且所处的是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身处这样的家庭,教育自然是不会落下的,因此他接受到了良好的传统儒家教育,更有着接触各类文化艺术熏陶的机会。因此,杜甫的前期文化积淀是极好的,而从其后期的诗文作品的输出来看,也可证实其的饱读诗书。

肚子没点墨水,是真的很难创出什么大雅之作的。所以,对于我们创作者而言,踏实进行自我文化输入,不断充实自我,才能有更好的作品输出,才能写出真正"叫好又叫座"的文章。从古代文人身上,我们能够学习的东西真的很多。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以史为鉴,以历史名人为榜样的原因。见识广阔

人生在世,能多出去走走,就尽量多去看看不同的风景,见的多了,眼界和阅历都会开阔许多,思想境界也会随着有所上升。

杜甫十九岁开始便出游于(今山西临猗),随后南游吴越,北游齐赵。后来于天宝三载又与李白相结同游于梁宋和东鲁。

青年时期的长期壮游,使得杜甫观赏到了与在家中完全不同的景物,观览了祖国锦绣河山,更是接触到许多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内心的澎湃与热血激昂不止。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的语出,更是直接表现出,青年时期的杜甫,对前途的自信期望以及其自身非凡的政治抱负,简直是满酬壮志,跃跃欲试。

困居长安十载许

少时便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杜甫,终于到了一定的年纪,怀着这个理想来到长安。彼时天宝五载,正是李林甫专权的时期。而遇到李林甫便是杜甫厄运的开始。

杜甫来到长安的一年后,即天宝六载这一年,刚好遇到朝廷"诰征天下士人有一艺者,皆得诣京师就选"。听到这个消息的杜甫,简直是喜出望外,施展抱负的机会终于来了。但令人没想到的是,这竟然是一个骗局!天大的谎言啊!

这是李林甫所设的"野无遗贤"骗局,目的意在压制人才。所以这也是我为何说遇到李林甫便是杜甫厄运的开始的原因了。在此被骗后杜甫仍是没有放弃。为了理想,杜甫又兜兜转转的寻求出路,多次向权贵投诗,以求引荐,又三次向皇帝献赋,但仍是得不到回应,未被予以任用。

就这样一直徘徊,直到天宝十四载才奢求到右卫率府兵曹参军这一微职。人生有几个十年,而杜甫就在这长安城中茫然的耗过了这人生最好的十年。十载,足以让一个满怀热血的青年,变为看透炎凉世态、理想破灭的中年,再加上在此期间的困顿生活,更是使他对这个社会和当朝统治阶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虽对社会和统治阶级有所失望,但是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却丝毫没有怠慢,先后写出了《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长诗来反映社会重大事件和揭露社会弊病。而这些也标志着杜甫的诗歌创作向现实主义迈出了一大步,更是预示着杜甫创作成熟期的到来。同时这漫漫十载,也是杜甫人生中的一大重要转折点。

安史乱世苦作舟

在杜甫45岁这一年,也就是天宝十四年,长安城内爆发了血雨腥风的安史之乱。在往后的三年里,伴随杜甫的都是混合着血与泪的心酸史。而杜甫在这一时期所凝结创作的作品也便是其和广大人民血与泪的组合呈现。

自这一年十一月份以来,长安城内的哭喊声、尖叫声便没有停止过,放眼望去,满目苍夷。在一片厮杀声中,次年六月的潼关最终还是被攻破。彼时,潼关失守,玄宗奔逃蜀地,长安也就此沦陷了。

此时,我想到了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的这首元散曲,便是一针见血的道出了历代王朝的兴衰所引至到百姓的苦难。"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字字兼血泪。而安史之乱的爆发,亦是使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举头不见天,低头皆血泊。

在这天下大乱之时,人们想要存活,那么唯有逃亡,就连皇帝都逃了,百姓也没有不逃离的道理。而杜甫也在这逃亡人群的行列之中,但人们逃亡的脚步永远也快不过变乱的步伐。为此,杜甫先后到达奉先,随后又流经白水并一路往陕北方向漂泊。其中漂流之苦楚,也就只有杜甫本人才能体会的到了。

在这战乱之中,本便步入中老年行列的杜甫就更显沧桑了。迫于无奈,他就只好先将妻儿安置在鄜州省家,而自己则只身前往灵武。听闻肃宗新立,其内心的理想斗志再次燃起熊熊烈火,然而这火还没燃烧多久,就被中途扑灭了。原由是杜甫中途被俘虏了,且被带回了长安。最后终于得以出逃,但也波折不断,几经辗转。

总而言之,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杜甫日日饱受煎熬。

而杜甫在这乱世中的经历也验证了孟子所说的这段话,安史之乱给杜甫带来了苦难,却也使其作品在思想上和艺术上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更使其诗歌现实主义发展达到高峰。

漂泊西南长舟逝

安居乐业是杜甫所渴望的,但是杜甫却与"安居"总无缘。乾元二年,恰逢关内大旱,杜甫就此又开始了漂泊生涯。此时的杜甫已然步入年迈,人一老便总渴望着能够落叶归根,而对于杜甫来说这是一种奢求,此时对他而言,只是想要有一个安身之所便足够了。

后经奔波辗转,最终杜甫还是在朋友的帮助下在成都城西南院花溪畔建成了一座属于自己的草房。看着建成的新草房,杜甫还是发自心底的喜悦,露出了久违的微笑。后于代宗广德二年,经南节度使严武推荐杜甫成为了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

这本便是个好事,但奈何好景不长。严武于次年4月离世了,没有办法,杜甫便于五月份乘舟东下,往后也一直处于泛舟漂流的状态,但不幸的是,在大历五年冬,杜甫在由长沙到岳阳的一条船上病逝了。杜甫凄苦辗转的一生就此便画下了句号,年仅59岁。

纵观杜甫的一生,坎坷与凄苦常伴左右,漂泊与不安如影随形。但不论生活再怎么艰苦难熬,杜甫的心中却长系国家的安危与人民的疾苦,更从未放下过他的诗笔,1000余首优秀诗歌便就此产生。其中大量诗篇不离的元素便是国家之安危,百姓之疾苦,战乱仍未停,思乡意更浓。

就在杜甫的绝笔《风疾舟中伏枕书怀奉呈湖南亲友》中亦有言:"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在其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是关心着国家和人民,渴望着战乱能平熄。然而在其闭眼的最后一刻也最终没能看到战乱停止,长乐未央的盛世。

#诗词歌赋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