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水浒好汉的启示:冲动的他,屡次坏规矩,可最后还是死在规矩里

2020-07-27新闻13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做人做事,都得守规矩,不能太随心所欲。

梁山泊一百单八人,都是一些不守规矩的人,他们也因自己的不守规矩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比如行者武松,从小就不守规矩,导致闯祸跑路,假如没跑路,与他哥哥武大郎一起努力挣钱,日子不知道会有多好,哥哥的悲剧也不可能上演;花和尚鲁智深,完全可以法办镇关西郑屠,可他非要破坏规矩去打人,结果误杀,前途尽毁,等等。

当然,好汉们不守规矩的原因有很多,有些好汉是被逼无奈,没办法守规矩,就像美髯公朱仝,他可以守规矩不放托塔天王晁盖,可他知道晁盖劫取的是不义之财,为老百姓解恨了,这样的人不该被抓起来。

说起梁山泊一百单八人不守规矩,有说不完的话题,他们几乎都是不守规矩的典型代表人物,那谁最不守规矩呢?

花和尚鲁智深。

有规矩的约束,他能“憋死”。

前几十年的鲁智深,还是很守规矩的,所以那时候他没有绰号,只有名字和官职,鲁达鲁提辖。

几十年的守规矩,换来的是老种和小种经略相公的赏识和重用,前途无量。

可一个骨子里就不想守规矩的人,不可能不破坏规矩。

这不,因锄强扶弱,他破坏了规矩,把自己的前途毁了,继而引出来一系列的故事。

一、冲动杀人后,丢官

鲁达还是提辖的时候,机缘巧合遇到了九纹龙史进和打虎将李忠。

当时的鲁达是提辖,意气风发,是延安府的名人,所以做东请客在所难免。

饭,吃的很是尽兴,一个被规矩约束了太多年的人遇上了不喜欢守规矩的江湖人,甭提多高兴了。

可惜,卖唱的金老汉和金翠莲,扫了他们的兴,鲁提辖很是不高兴。

得知爷俩遭杀猪卖肉的镇关西郑屠欺负后,鲁达大发雷霆,要替金老汉和金翠莲打抱不平。

鲁达帮忙,不是替这爷俩伸冤,而是去打郑屠,锄强扶弱,让金老汉和金翠莲逃跑。

从有打郑屠的想法开始,鲁达便注定了要丢官,这是他人生破坏规矩的开始。

第二日,鲁达安排好金老汉和金翠莲逃跑一事,独自去找镇关西郑屠了。

说鲁达鲁莽没错,但鲁莽的他,在处理镇关西这件事上还是用了智谋的,做了件一箭三雕的事。

他说奉着经略相公钧旨,要精肉、实膘、寸金软骨各十斤,且都切做臊子。

这样做,阻止了给镇关西报信的人,拖住了镇关西,给足了金老汉和金翠莲逃跑的时间;消耗了镇关西的体力,让他接下来的打斗在体力上吃亏;让镇关西恼火而找茬,鲁达有充分的理由收拾他。

果然,镇关西在听到鲁达说“再要十斤寸金软骨,也要细细地剁做臊子,不要见些肉在上面”的时候有些不耐烦了,回了一句“却不是特地来消遣我”。

镇关西的话,放在平时也就是一句玩笑话,可在鲁达要收拾他的时候,这句话就是挑衅了。

接下来,二人开打,鲁达不费吹灰之力将镇关西击败,还因用力过猛,将其打死。

鲁达发现镇关西死了,拔步便走,且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

从消遣到杀人,整个过程都充满了智慧,但这不代表鲁达不是鲁莽之人。

因为,提辖收拾一个杀猪卖肉的人不需要如此蛮干,只要他守规矩,就会向经略相公禀明真相,镇关西就要赔钱,甚至连杀猪卖肉的营生都干不成,金老汉和金翠莲不但能得到巨额赔偿,还能大大方方的回老家,不想回老家也能在延安府有个好生活。真要觉得不打镇关西不解恨,那也可以将他抓到衙门,然后名正言顺的打。

一时冲动而不守规矩,让鲁达从提辖变成了杀人逃犯。

当然,这件事也看出鲁达是个好官,他要是个贪官污吏,那绝对会借着金翠莲的事情从镇关西身上捞钱,直到榨干镇关西为止,甚至还会在牢里弄死镇关西。

杀郑屠,是鲁达活在规矩里憋了太久之后的爆发,没有郑屠欺负金翠莲一事,他也会爆发,可能有李屠欺负张翠莲呢,爆发只是时间问题。

不守规矩的代价仅仅是成了杀人逃犯吗?不,还有丢面子。

在鲁达的心里,自己的硬汉,不会受金翠莲那样的弱女子帮忙,可接下来的事让他很没面子。

鲁达往北地跑,在代州雁门县遇上了金老汉,这爷俩怕镇关西追,因此没往南回东京老家,而是选择相反的方向往北走,到了雁门县遇上了做买卖的京师古邻,在古邻的介绍下,金翠莲给当地的大财主赵员外当了外室,过上了幸福富裕的生活。

前脚救了金老汉和金翠莲这两个在鲁达心里的弱者,后者就受到弱者的帮助,这是好人有好报,可也是对鲁达不守规矩的一种惩罚,爱面子的他,此时想要都要不成了。

鲁达千算万算,都算不到自己会受到弱者的帮助。

从强者变成了弱者,只因一次不守规矩的冲动。

二、嫌贫爱富后,丢人

原著道:“史进道:直甚么,要哥哥还。去包裹里取出一锭十两银子,放在桌上。鲁达看着李忠道:你也借些出来与洒家。李忠去身边摸出二两来银子。鲁提辖看了见少,便道:也是个不爽利的人。”

史进,没落的富二代,但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鲁达,经略相公身边的大红人,提辖;李忠,沿街卖艺的社会底层人士,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

这三位,史进出十两,鲁提辖出五两来银子,李忠出二两来银子。

所出之数,完全符合身份。

偏向李忠一点说,他出的还不少,相比史进和鲁提辖的身份和地位,他出一两来银子都不少。

可恰恰是倾尽所有,下顿饭没了着落的李忠被鲁达说成了“不爽利”,也就是吝啬鬼。

李忠冤枉的很,但他不抱怨,他身份低下,被别人瞧不起是常态,已经习以为常了。

此次说李忠吝啬,也是鲁达的不守规矩,守规矩呢?要说声谢谢,毕竟人家拿出钱了,拿是人情,不拿是本分。

别人帮他,他还嫌这嫌那,有些过分了。

好嘛,大气的鲁达,你倒是一直大气下去啊。

只可惜,帅不过三秒,没几天他就穷到在桃花山上偷东西了。

原著道:“且说这鲁智深寻思道:这两个人好生悭吝,现放着有许多金银,却不送与俺……方才吃得两盏,跳起身来,两拳打翻两个小喽罗……拿了桌上金银酒器,都踏匾了,拴在包裹……先把戒刀和包裹拴了,望下丢落去,又把禅杖也撺落去。却把身望下只一滚,骨碌碌直滚到山脚边,并无伤损。”

山贼,打劫是他们的日常,李忠拿山寨的银子给鲁智深不是不行,但多了会影响山寨发展,毕竟山寨不是他一个人的,给少了的话,鲁智深又要骂他吝啬,所以要把此次下山打劫来的财物全部给鲁智深。

两辆车子和十几个人,财物不会少,李忠够意思了。

可鲁智深不领情,又是打人,又是偷东西,最后竟然真像个贼一样偷偷的从山上滚下去,先前为提辖时的意气风发一下子没了,成了彻头彻尾的小人。

这还真是啊,别瞧不起别人穷,说不定自己过不了多久也就穷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偷东西,那更是不守规矩,你到人家家里,别人热情款待,你不谢谢也就罢了,还要偷东西,说不过去啊。

这两次不守规矩,那真是丢人丢大发了,脸面是鲁智深最在乎的东西,可在金钱面前,他迷失了自己。

三、救真小人后,后悔

以前当官时养成的大手大脚的习惯,可害苦了鲁智深,从李忠那偷走的金银器皿没花几天,就穷到饿的肚子咕咕响了,心想着到瓦罐寺讨碗饭吃吧,还差点被两个江湖败类生铁佛崔道成和飞天夜叉丘小乙给打死,幸好跑的快。

之后遇见了九纹龙史进,二人杀了贼人,火烧了瓦罐寺,史进到少华山落草,鲁智深只身前往东京大相国寺。

智清禅师看过智真长老的信后,知道鲁智深是个不守清规戒律的和尚,也不想留,但碍于师兄的面子,还是让他留下了,命其看守酸枣门外岳庙间壁的菜园子。

鲁智深虽然不愿意去,但身份低微,只能先去看菜园子。

去了之后,鲁智深爱上那里了,没人管他,能做个酒肉和尚,并且收拾了二三十个赌博不成才破落户泼皮,供自己差遣。

这样的日子,正是鲁智深所想要的,逍遥自在。

没多久,鲁智深遇上了豹子头林冲。

这二人之间有些关系,但不是师兄弟,而是鲁智深年幼时曾到东京,认得林冲的父亲林提辖。

林冲热情,得知此事之后,与鲁智深兄弟相称。

鲁智深是可以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人,所以当得知林冲被高衙内陷害后,他怕林冲在去往沧州牢营的路上被两个防送公人杀害,因此提着铁禅杖上路,去保护林冲。

当年在五台山文殊院,因不守规矩大闹寺院,伤了恩人赵员外的心,赵员外不再管他,智真长老怕他再闯祸,而将他介绍给自己的师弟,意思就是让鲁智深记打,让他明白,再不守规矩,就会被撵出寺庙,被官府抓。

可鲁智深得知林冲之事后,还是不守规矩,连假都不请,就走了。

正是这次不守规矩,让他成为山贼。

救了林冲,兄弟情是尽到了,可因林冲在鲁智深用禅杖打折了一株树警告两个防送公人不要再伤林冲的时候,提到鲁智深是大相国寺倒拔垂杨柳的和尚,两个防送公人回到东京把这件事告诉了高俅,高俅听后大怒,马上分付大相国寺里的长老不许鲁智深挂搭,并差人来捉鲁智深,幸好先前被鲁智深制伏的那伙泼皮通报,鲁智深才及时逃脱,之后逃亡江湖落草二龙山。

救林冲导致自己被通缉,这也是鲁智深不守规矩的结果。

事先请个假,也许智清禅师会在鲁智深出事之后替他打个掩护,高俅也没办法;知道林冲被冤枉,在无法通过合法途径帮林冲的情况下,鲁智深完全可以暗中相助,或者蒙面相助,只要把林冲送到牢营就行了,然后等两个防送公人回东京,鲁智深再现身与林冲说明情况,自己也不至于暴露。

可鲁智深散漫惯了,根本不拿规矩当回事,所以再次惹了麻烦。

为救兄弟惹麻烦,也不后悔,他是鲁智深,是光明磊落的汉子,是可以为兄弟两肋插刀的硬汉。

可是,再后来的鲁智深,真是后悔极了,因为他所救的人是彻头彻尾的小人,太无耻。

当然,至于林冲是否是彻头彻尾无耻小人,另当别论,但鲁智深是这么认为了。

“三山聚义打青州”的时候,鲁智深与林冲见面,二人的称呼变了,鲁智深称林冲“教头”,林冲回话的时候自称“小可”。

从这称呼便可看出,二人之间有了隔阂,原因与林娘子的死有关。

林娘子被林冲休了,可张教头让林娘子“守志”等林冲。

高衙内不死心,张教头让林娘子“守志”,林冲肯定会猜到林娘子一定会被高衙内逼死。

假如林冲还念及多年的夫妻之情,就不会不管,会让张教头一家偷偷跑了,然后商定在哪汇合,然后一起跑路。

可林冲没有,而是迈着他那六亲不认的步伐跟两个防送公人去沧州了。

林娘子的死,与张教头让她“守志”有关,与高衙内的逼迫有关,但最重要的还是与林冲的绝情有关。

林冲真坏,还有更坏的做法呢,林冲之所以明确告诉董超和薛霸这个和尚就是大相国寺里倒拔垂杨柳的和尚,目的是让高俅马上追杀鲁智深,不让鲁智深有半点的机会去保护林冲的家人。

这是休书之后,再次向高俅献媚,不给林娘子任何逃脱的机会。

野猪林一别,青州再见的时候,鲁智深跟林冲说“洒家自与教头沧州别后,曾知阿嫂信息否?”,这话不是什么关心,而是一种讽刺,讽刺林冲逼死了林娘子。

若不是杨志打断了二人的对话,鲁智深非拿铁禅杖打林冲这个忘恩负义的家伙不可。

林冲也明白鲁智深要干什么,他从鲁智深话里的“洒家”和“教头”就清楚了鲁智深恨上了他,所以也没再用亲昵的称呼,只用了“小可”,这既是谦称,也告诉鲁智深,你不把我拿兄弟,我也不把你拿兄弟。

林冲提起娘子,丝毫没有伤感之情,可见他的薄情寡义,真正相爱的人,死后几十年再提起,也会悲伤,可他林冲,就像说别人的故事一样。

冲动之下救了林冲,给自己惹了麻烦,鲁智深没后悔,但林冲逼死了林娘子,成了彻头彻尾的无耻小人,鲁智深后悔了,救了这么个人,是他的耻辱。

四、投错靠山后,大怒

鲁智深不是一个喜欢抱大腿的人,更不是一个喜欢金钱、美色、权力的人。

这些身外之物,只要他想,当年在延安府就会有,那样的话,镇关西不会简单的被打死,而是会被鲁达压榨干净;金翠莲也不可能离开,会成为鲁达的外室之一;有老种和小种经略相公的赏识,鲁达不会只是个提辖。

鲁智深喜欢什么?无忧无虑,逍遥自在的生活,有酒有肉有兄弟就行了。

他在即将见到宋江的时候说过这样的话:

“我只见今日也有人说宋三郎好,明日也有人说宋三郎好,可惜洒家不曾相会。众人说他的名字,聒得洒家耳朵也聋了,想必其人是个真男子,以致天下闻名。”

众人为何总提宋三郎?想让鲁智深带领大家去入伙。

鲁智深没去,与杨志与梁山泊的晁盖等人有嫌隙有关,但最主要的还是鲁智深不想抱任何人的大腿,更不想参与可能存在的纷争。

打青州,鲁智深本不想找宋江,可他一旦打下青州,接下来就要面对朝廷的征剿大军,鲁智深率领的三山难以抵挡,鲁智深不怕死,可他要为其他兄弟负责。

所以,为了大家,鲁智深只能选择与梁山泊合作。

当然,合作之前需要探明虚实,要看看梁山泊众头领的胆识和能力如何,胆识和能力不够,鲁智深就算带领大家与朝廷前来征剿的大军同归于尽,也不会去梁山泊。

宋江没有让鲁智深失望,打青州时势如破竹,大获全胜。

鲁智深最钦佩有真本事的人,所以投梁山大寨入伙。

这件事,倒不是不守规矩,而是不想守规矩的他,马上又进到规矩里。

原著道:“只今满朝文武,多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

这是大聚义排名后聚餐,宋江提出招安一事时,鲁智深大怒之后说的话。

这真是要把鲁智深折磨死了,当初选择宋江,那是看他仁义,看他统领的梁山泊是世外桃源,可没快活几天,就要招安与贪官污吏同朝为官了,又要去守那些个自己受不了的规矩了。

没办法,鲁智深也只能大怒,带兄弟们走不合适,不能坏了宋江的好事,大家都是讲脸面的人,不能干拆台的事。

于是,鲁智深只能追随宋江招安。

五、钱塘听潮后,顿悟

投梁山大寨之后,鲁智深到华州救史进。这次鲁智深真是遇到对手了,他够不守规矩了,遇到的华州知府比他还不守规矩,一点诚信不讲,鲁智深被擒。多亏宋江等人想出妙计,否则打华州久攻不下,鲁智深和史进都得死。

之后,鲁智深没怎么出场了,直到打大名府才出现,也只是干些辅助的事,上阵杀敌极少。

打曾头市的时候,曾参与乱箭射死曾头市副教师苏定,这不是什么大功,苏定就是个打酱油的角色。

打东昌府时,鲁智深丢人丢大发了,被没羽箭张清一石子打的鲜血迸流,望后便倒,幸好武松及时出现救了他,否则鲁智深就被生擒了。

大聚义后的抵抗童贯和高俅等人的征剿,鲁智深都无出彩表现,这主要是他不守规矩,再加上恨透了奸臣,宋江若是安排他太多事,他真能在有机会的时候杀了童贯或者高俅,那招安就难了。

鲁智深厉害啊,连宋江都怕他不守规矩。

破辽国,鲁智深也无出彩表现,同宋江拜会自己师父智真长老的时候,得到了四句偈言:“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

征方腊,鲁智深立下大功,最后决战时刻生擒了方腊。能擒方腊,也是因他不守规矩,大家一起进攻,就他独自一人去追那不该追的穷寇夏侯成去了,结果歪打正着,遇上了逃跑的方腊,顺手擒了。

回朝授封的路上,行至杭州六和寺,鲁智深在寺内听钱塘江潮信悟道圆寂。

临死前,鲁智深写下了“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的颂子。

这是什么意思呢?

大致意思是说:我这个人一生不守规矩,当官、当和尚的时候都不守规矩,只喜欢杀人放火。但我不是坏人,杀人放火也是为了救人。也只有今天破坏这个规矩,明天破坏那个规矩,才能救得了人,立得了功。你看,钱塘江的水涨落有定时,但最终还是要归于钱塘江,那是它们的归宿。我的人生也是如此,一直受着规矩的约束,总想着摆脱约束,可即便打破了规矩,最终还是要死在规矩里,师父(代表佛祖)给我的四句偈言就是佛的规矩,在守规矩与不守规矩之间挣扎,这就是我的人生。可挣扎来挣扎去,最终还是要回到规矩里。

鲁智深圆寂之后,众好汉大哭,哭有兄弟圆寂的悲伤,也有替兄弟顿悟而感到的高兴。

结语:

鲁智深救过金翠莲,也被金翠莲救过;看不起过李忠,也被李忠看不起过;为救林冲感到高兴,也为救林冲而感到耻辱,因为林冲才是逼死林娘子的罪魁祸首。

鲁智深不是黑旋风李逵那种杀人如麻的坏人,他杀过不少人,但目的是为了救人。

鲁智深破坏规矩,给自己挖了太多的坑。

可也正是这样的鲁智深,才是我们喜欢的鲁智深,也是最为洒脱的鲁智深,活在规矩里的鲁智深太憋屈。

可太憋屈的鲁智深,永远逃不过规矩,因为任何一个人都逃不过。

只可惜,当他悟出这个道理的时候,生命走到了尽头。

假如鲁智深还能活十年,那他一定是一个好和尚,或者一个好官。

可作者不想他憋屈的活着,因此安排他圆寂。

很纠结,施耐庵就是要塑造的这样一个纠结的人。

施耐庵通过鲁智深告诉我们,少随性而为,多思考思考人生,活在你认为受约束的规矩里可能憋屈,但你必须活在规矩里,再怎么折腾摆脱约束,也还是要回到属于你的规矩里,这就是命。

与其想着怎么摆脱那些让你憋屈的规矩,不如多想想怎么快乐的活在规矩里,怎样合规合理的做人做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谁都得守规矩,否则你只能与这个社会脱节,甚至会成为阶下囚。

#水浒传#宋江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