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明唐寅水仙图 明唐寅高山奇树图的画作鉴赏

2021-04-23知识3

明唐寅枯木寒鸦图的画家简介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和逃禅仙吏,苏州人氏。聪敏多才,博雅多识,工诗、词、书、画,尤擅山水、人物,亦作花鸟,用笔苍润秀雅、风格灵动,绝妙横生。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秋风纨扇图》、《枯槎鹧鸪图》等绘画作品传世。

明唐寅班姬团扇图的作品简介 【名称】明唐寅班姬团扇图【类别】中国古画【年代】明代【文物原属】故宫旧藏【文物现状】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简介】图轴,绢本,设色画。尺幅:150.4×63.6公分。本画题签作〈班姬团扇〉,与史实所载并不相符,应系后人误植。班姬,原名班昭(约49-120),她曾协助兄长班固(32-92)续成《汉书》,是东汉杰出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不过,本画中真正的女主角班婕妤(约西元前48-6),乃是班昭的祖姑。由于自幼即工诗、善赋,汉成帝时(西元前33-前7在位),被选入宫掖,初封为少使,未几又晋升成婕妤。她虽然深受皇帝钟爱,但始终能够矜重自持,绝不恃宠而骄。“婕妤辞辇”的故事,不仅为当世所称颂,且频频为后代画家引为礼仪教化的绝佳典范。

明唐寅春山伴侣图的唐寅 介绍 【名称】明唐寅春山伴侣图【尺寸】纸本,墨笔,纵:82厘米,横:44厘米。【文物现状】上海博物馆藏 此图位置经营,如树木偃仰,人屋安放,泉石错落,山路迂回,都别具匠心,和一般简易的文人山水画不一样,尤其是全图笔墨隐约可见宋代山水画的骨骼,真可谓“北人南相”。唐寅此图画春山吐翠、流泉飞溅的山谷内,两位文士盘坐于临溪的矶石上寻幽晤谈的情景。图中高岭回耸,枯树新枝,绽发嫩芽,透露出春的消息。谷口悬泉如练,汇入溪流,跳珠溅玉,泠泠有声。环境清雅出尘。两位士人的侃侃而谈,平添了些许诗情画意。因此幅画在纸上,效果不同于绢素,作者因势而变,一改方硬峭厉的皴笔,柔化为婉转流畅之线条,笔锋稍稳,略加适量的水墨渲染,更显得笔秀墨润,尤见韵致。全图主要以水墨为之,仅枯树的枝梢略加石绿、人物的衣饰稍用赭石,显得谈雅,不同时流。画风与正德癸酉(公元一五一三年)所作的《云槎图》相近,约为唐氏四十四岁前后的作品。图左上题自作诗一首:[春山伴侣两三人,担酒寻花不厌频。好是泉头池上石,软沙堪坐静无尘。唐寅。钤[唐寅图书]朱文方印。曾经《虚斋名画录》著录。

#明唐寅水仙图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