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请问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什么? 供应链管理中的计划问题

2020-07-27知识8

供应链管理中信息共享问题 如果信息共享的方式改变了,如果可获信息的质量提高了,如果用于预测的方法变得更精确且简便,将给期望促进市场份额和保证其最低利润的公司带来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和黄物流。供应链管理的目标论述 供应2113链管理的目标首先,供应链5261管理把产品在满足客户需求的过程中对成本有影响4102的各个成员单位都考1653虑在内了,包括从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到仓库再经过配送中心到渠道商。不过,实际上在供应链分析中,有必要考虑供应商的供应商以及顾客的顾客,因为它们对供应链的业绩也是有影响的。其次,供应链管理的目的在于追求整个供应链的整体效率和整个系统费用的有效性,总是力图使系统总成本降至最低。因此,供应链管理的重点不在于简单地使某个供应链成员的运输成本达到最小或减少库存,而在于通过采用系统方法来协调供应链成员以使整个供应链总成本最低,使整个供应链系统处于最流畅的运作中。第三,供应链管理是围绕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有机结合成一体这个问题来展开的,因此它包括企业许多层次上的活动,包括战略层次、战术层次和作业层次等。尽管在实际的物流管理中,只有通过供应链的有机整合,企业才能显著地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务水平,但是在实践中供应链的整合是非常困难的,这是因为:首先,供应链中的不同成员存在着不同的、相互冲突的目标。比如,供应商一般希望制造商进行稳定数量的大量采购,而交货期可以灵活变动;与供应。供应链管理的主要流程包括什么? 从实际运行来看,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主要业务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计划在传统管理中也包括计划职能,但供应链管理中的计划却和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供应链管理中的计划。供应链管理的主要流程包括什么 1、交付:包括订单管理、仓储/执行、定制化/延迟、交付设施、运输、电子商务交付、管理客户/客户伙伴关系、售后技术支持、客户数据管理 2、退货:包括收货和仓储、运输、。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有那些? 1、配送2113网络的重构:配送网络重构是5261指采用一个或几个制造4102工厂生产的产品来服务一组或几组在地理位置上分1653散的渠道商时,当原有的需求模式发生改变或外在条件发生变化后引起的需要对配送网络进行的调整。这可能由于现有的几个仓库租赁合同的终止或渠道商的数量发生增减变化等原因引起。2、配送战略问题:在供应链管理中配送战略也非常关键。所谓直接转运战略就是指在这个战略中终端渠道由中央仓库供应货物,中央仓库充当供应过程的调节者和来自外部供应商的订货的转运站,而其本身并不保留库存。而经典配送战略则是在中央仓库中保留有库存。直接运输战略,则相对较为简单,它是指把货物直接从供应商运往终端渠道的一种配送战略。3、供应链集成与战略伙伴:由于供应链本身的动态性以及不同节点企业间存在着相互冲突的目标,因此对供应链进行集成是相当困难的。但实践表明,对供应链集成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它能够对节点企业的销售业绩和市场份额产生显著的影响作用。集成供应链的关键是信息共享与作业计划,什么信息应该共享,如何共享,信息如何影响供应链的设计和作业;在不同节点企业间实施什么层次的集成,可以实施哪些类型的伙伴关系等就成了。供应链管理的产生、目标和难点分别是什么? 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的物流管理在存货管理的方式、货物流、成本、信息流、风险、计划及组织间关系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区别,这些区别使得供应链管理比传统的物流管理更具优势。从存货管理及货物流的角度来看,在供应链管理中,存货管理是在供应链成员中进行协调,以使存货投资与成本最小;而传统的物流管理则是把存货向前推或向后延,具体情况是根据供应链成员谁最有主动权而定。事实上,传统的物流管理把存货推向供应商并降低渠道中的存货投资,仅仅是转移了存货。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通过提供有关生产计划的信息,比如共享有关预期需求、订单、生产计划等信息,减少不确定性,并使安全存货降低。从成本方面来看,供应链管理是通过注重产品最终成本来优化供应链的。这里提到的最终成本是指实际发生的到达客户时的总成本,包括采购时的价格及送货成本、存货成本等。而传统的物流管理在成本的控制方面依然仅限于公司内部达到最小。风险与计划是供应链管理区别于传统物流管理的另外两个重要的方面。在供应链管理中,风险与计划都是通过供应链成员共同分担、共同沟通来实现的,而传统的物流管理却仅仅停留在公司内部。在组织间关系方面,供应链管理中各成员是基于对最终成本。供应链管理中的协同计划是怎样实现的 CPFR为什么在实践中难以凑效?浅论EMS与OEM之间的协作关系-程晓华程晓华制造业库存控制技术研究室CFPR –collaborative forecasting,planning and replenishment 是指协同预测、计划与补货,协同是指客户与供应商之间的紧密合作。从概念上讲,CFPR是一个很好的东西,它讲究的是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相互共享市场、产能、物料供应信息,共同确认需求与供应链的计划,以尽可能满足最终客户需求的前提下,减少整个供应链的库存,消除放大效应。然而实际上,我们发现这往往只是一个理想而已。为什么呢?1.客户只关心他的需求、预测能否被满足,供应商的库存,乃至供应商的供应商的库存与他们“没有”关系;2.客户对供应商的交货灵活度不信任。导致的现象是:1.客户对自己预测的准确性不负责任,预测随意性很大;2.供应商不相信客户的预测甚至是订单,而进行“二次猜测”-second guess,如同“狼来了”3.如果“狼-order真的来了”,供应商可能满足不了客户的需求4.供应商越是满足不了客户的需求,客户就越是会夸大预测5.供应商的二次猜测就会越不准确,及时交货、库存表现就会越差6.最终是“恶性循环”-不信任,越来越不信任,分手、拉到…供应链放大效应。请问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什么? 有效的供应链管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66303164理可以帮助实现四项目标:缩短现金周转时间;降低企业面临的风险;实现盈利增长;提供可预测收入。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在满足客户需要的前提下,对整个供应链(从供货商,制造商,分销商到消费者)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管理,例如从采购、物料管理、生产、配送、营销到消费者的整个供应链的货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把物流与库存成本降到最小。供应链管理就是指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的各种活动和过程,其目标是要将顾客所需的正确的产品(Right Product)能够在正确的时间(Right Time)、按照正确的数量(Right Quantity)、正确的质量(Right Quality)和正确的状态(Right Status)送到正确的地点(Right Place),并使总成本达到最佳化。扩展资料:供应链管理,指使供应链运作达到最优化,以最少的成本,令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足最终客户的所有过程,MBA、EMBA等管理教育均将企业供应链管理包含在内。供应链管理的七项原则:根据客户所需的服务特性来划分客户群;根据客户需求和企业可获利情况,设计企业的后勤网络;倾听市场的需求信息,设计更贴近客户的产品;时间延迟;。帮我总结一下企业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面向企业外部的供应链库存问题分析在面向企业外部的问题当中,最突出的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落后的供应链库存管理合作模式严重影响了供应商和制造商之间的合作关系和合作效率。供应链上的库存管理合作往往服从强势企业的短期利益,大多数供应链仍然采用用户自己管理库存的形式,供应商只是通过派外人员获得粗略的月需求预测、临时加急订货和月消耗与库存盘点的信息,双方没有就联合补货策略进行研究,也没有必要的信息共享。结果导致牛鞭效应显著,大大增加了整个供应链的库存水平。其次是供应链成员间相互挤压十分突出。包括下游节点挤压上游节点、强势节点挤压弱势节点和同类节点的相互挤压等。这种挤压表现为价格、成本和风险挤压,最终形成利润和生存空间的挤压。这种挤压不仅对弱势企业是打击,也对供应链造成负面的影响,通常造成供应链整体成本的增加,影响供应链的竞争力。第三是供应链成员之间存在严重信任危机。包括下游节点不信任上游节点、上下游节点信任愿望不对称、信任的易毁性和恶性循环以及供应链没有规范的信任机制等。在供应链库存控制运作中,没有规范的机制来约束供应链上的企业应该按照怎样的标准为供应链提供自己应该提供的信息,并协助。

#库存成本#管理成本#存货成本#供应商管理库存#供应链系统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