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汽车7月26日报道 成都车展上,领克06正式开启了预售,共推出3款车型,预售价格区间为12.06-14.06万元。领克06定位为紧凑级SUV,它的推出进一步完善了领克品牌的市场布局。这也是成立三年来,领克旗下的第四款SUV产品。
“领克06的定价策略不是以价换市,而是要打响一场以高端体验为导向的价值战。” 领克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陈思英告诉网易汽车,“在领克06之外,今年吉利汽车集团全新纯电专属架构PMA架构将会正式推出,基于该架构的车型将在领克首发。”
领克06打响价值战
当前,领克品牌旗下有多款SUV产品,每一款SUV的市场定位各不相同。陈思英表示,当前SUV市场正在加速细分,用户多元化、个性化、高端化需求进一步升级,领克SUV家族的产品布局正是尊重领克品牌用户的需求做出的布局。
其中,01定位全能智驾SUV、02是高能轿跑SUV、05定位于极能运动SUV,而领克06的定位新都市机能SUV,面向更年轻的消费群体,兼具美观和多功能性。
领克06对标日系本田缤智、XR-V,德系的大众途铠、探影等主流合资SUV。而12.06-14.06万的预售价在陈思英看来并不占据优势,他强调:“我们的定价策略不是以价换市,而是要打响一场以高端体验为导向的价值战。”
领克06最终表现如何,需要市场的考验。不过陈思英透露,其“起步即豪华”的品质实力,给了领克上下很大的信心。例如外观上,领克06的机能设计,是当下年轻人最喜受的潮流时尚;在科技配置方面,领克06有许多创新,安全科技首搭了中国首个RP翻滚保护系统,以及“深林”五重空气净化系统和抗菌方向盘,智能科技方面,配备如APA全自动一键泊车系统、RPA遥控泊车系统、PA领航辅助系统、智能AI语音系统等等年轻人追捧的高科技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领克06瞄准的是Z世代群体。何为“Z世代群体”?据介绍,Z世代以95后人群为主,他们是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原住民,他们追求个性,勇敢表达,即时分享;Z世代已经成为了社会主流文化的引领者。陈思英认为:“赢得他们,就赢得了网络时代的话语权。”
在微分市场洞察新的消费趋势
特色鲜明的机能设计,让领克06成为领克又一款风格独特的产品。陈思英也以领克06为例,介绍了领克是如何预判消费趋势的。
“我们今天看到一切大众化消费,都是从小众开始。当下的小众可能就是未来的大众。”陈思英认为,想要赢得用户,就要要在更加垂直、细分的消费领域挖掘机会;在总体的人口红利到达了瓶颈的时候,垂直群体市场是人口红利下一步挖掘的方向。Z世代,就是领克想着重挖掘的细分群体之一。
此外,他认为消费需求正在从“可用”转为“好用”,对产品的要求会在“品质、个性化、颜值、性价比”四个方面体现,不做选择,他们都想要。
新的消费趋势,让汽车企业对用户的观察从细分走向微分。新常态下,比的是洞察用户,创造和发现用户需求、精细化经营用户的能力,站在消费者的需求角度去看问题,不断研究用户,并针对性做出改变。
陈思英强调,消费者在哪,领克品牌就在哪儿,产品以及营销也会在哪儿。面对消费趋势的动态变化,领克没有坐等,主动出击,对市场变化及消费者的最新需求做出快速及时的反应。
三年只是开始,未来任重道远
截止今年6月底,诞生3年的领克品牌,销量已累计突破30万,单车均价15.6万,成功进入主流合资价格区间,甚至高于部分主流合资品牌。
在陈思英看来,这些成绩之上,重要的是领克获得了出色的用户口碑。目前领克用户群体,有很多拥有不止一台领克车型,出现了不少 “双车家庭”“多车公司”,比如领克05用户订单有很多老用户增购。产品转介绍率高,有高达71%的领克车主表现出了会向亲朋好友推荐领克品牌的意愿,品牌价值进入用户心里。
这源于领克将用户需求作为产品研发与市场营销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以全球标准的领先技术与创新理念,不断为消费者带来更高品质与更高价值的产品与服务。陈思英表示:“领克很年轻,三年只是开始。未来任重道远。”
2020年对领克品牌十分重要,经过前三年的积累,陈思英透露,今年领克将迈入下一个发展纪元,真正进入主场竞争阶段。
除了领克06,今年,吉利汽车集团全新纯电专属架构PMA架构将会正式推出,基于该架构的车型将在领克首发。随着全新产品的推出,领克还将打造与之匹配的,符合电动车用户需求的智能移动出行生态。
领克计划于2020年开始在欧洲销售旗下产品(01PHEV),目前正在稳步推进。
此外,领克还与时空道宇合作,共同开启双星发射项目,标志着领克在智能化与网联化上的前瞻部署。
陈思英还透露,领克要向上走,必然会有更高级别的平台与产品推出。未来两年内,领克会联合沃尔沃汽车在SPA架构上推出高端大型车。
当前,汽车市场从高速发展转向缓慢增长成为新常态。领克如何在新的市场环境中谋求更大销量突破?陈思英认为,汽车消费升级,有特色、有个性的品牌才有竞争力。一方面,领克要讲好品牌、技术、产品三个故事,将具有全球基因的领克的品牌优势真正转化为品牌竞争实力,提升产品和品牌的价值厚度。另一方面要加强品牌建设、品牌沉淀,以“用户思维”解决消费痛点,打造“用户品牌”,提升用户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