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绍兴自古以来的名字,明朝叫会稽山阴,宋朝叫绍兴,那唐朝等另外朝代时叫什么? 元朝末年人 后隐居会稽山

2020-07-27知识7

绍兴自古以来的名字,明朝叫会稽山阴,宋朝叫绍兴,那唐朝等另外朝代时叫什么? 唐朝改会稽郡为越州,清朝并山阴、会稽为绍兴县。绍兴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联合国人居奖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城市,也是著名的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绍兴素称“文物之邦、鱼米之乡”。著名的文化古迹有兰亭、禹陵、鲁迅故里、沈园、柯岩、蔡元培故居、周恩来祖居、秋瑾故居、马寅初故居、王羲之故居、贺知章故居等。扩展资料:夏称“于越”,亦称大越,简称\"越。春秋时期,于越民族以今绍兴一带为中心建国,称\"越国。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降越君,称会稽郡。晋称会稽国,南朝时为东扬州治所。隋开皇九年(589),改置吴州总管府,治会稽县。大业元年(605)起称越州,此后越州与会稽郡名称交替使用。南宋高宗赵构取”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之意,于建炎五年(1131)改元绍兴,升越州为绍兴府,是为绍兴名称之由来,并沿用至今。参考资料来源:-绍兴为什么会稽山,原名茅山,亦称亩山? 读音:【kuàijīshān】释义:一个地名。原名茅山、苗山,亦称亩山、防山、镇山、覆釜山、宛委山。今绍兴,相传禹大会诸侯于此,故名会稽(会集之意),春秋时为越国都城。公元前494年,吴大败越于会稽。相传禹死后葬于此。典故: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以故吴越地置会稽郡,郡治吴(今苏州)。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东巡至会稽,更名大越曰山阴,山阴县名始此。汉高祖五年(前202)封异姓王韩信为楚王,属楚;六年封同姓王刘贾为荆王,属荆;十二年刘濞为吴王,属吴;景帝前三年(前154)吴国除,复会稽郡,属郡。吴黄龙元年(229),山阴隶属会稽郡。此后郡时有分置,山阴县为会稽郡治未变。现状:如今会稽山已经成为旅游景点。它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东山再起”的“东山”,指的是一个山名吗?有什么历史典故吗? 成语“东山再起”的东山指的是会稽东山(今绍兴一代),东山确实指的山名,它的典故中的主人公叫谢安。谢安(320~385)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于名门望族谢氏,他的老爸,哥哥、弟弟皆在东晋为官。然而他却是一个另类,拒绝朝廷出仕为官,隐居会稽东山,整日和一些文人墨客游山玩水,徜徉在大自然之间。他的“驴友”有王羲之,许询等人。由于谢安的名声很大,朝廷三番五次请他出山,期间也短时间从过政,但很快就辞官而去,关键是受不了约束。就在谢安人到中年时,家族中发生了一些变化:老爸去世,弟弟谢万在和敌军作战时贻误战机被朝廷废为庶人。谢氏家族一时之间在朝廷中势力一蹶不振,恰在此时,东晋遭到了强敌入侵,朝廷再次召唤谢安出山。谢安不计前嫌临危受命,这就是成语“东山再起”的由来。公元360年,这一年前秦符坚率百万大军南下伐晋,此时朝廷大哗,有的大臣直接提出投降,这些人说:“东晋把所有的军队集中在一起也超不过10万,兵力太悬殊,这仗没法打”。当时皇帝想到了谢安,于是封他为征讨大将军。在国家危亡时刻,谢安毅然担起了拯救国家的重担,这一年谢安40岁。谢安首先推荐自己的侄儿谢玄为先锋官,随后他把东晋的家底—满打满算的八万人马让。王冕为什么要隐居山中不愿意当官? 王冕(1287—1359年)是我国元朝末年杰出的诗人和画家,诸暨郝山下(今属浙江省诸暨县枫桥区)人。清代作家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以他为原型,塑造了一个勤学苦读、品性刚正的人物形象,他的名字为人们所熟知。王冕试进士落第后,曾北游大都(现北京市,元代京城),不久南归,预感“天下且大乱”,便隐居九里山,辟地为园,植梅种粮,在此度过晚年,并进行了大量的诗画创作。可这“九里山”究竟在何处,则历来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是现在江苏省铜山县北的九里山。此地是一处名胜,相传为秦末刘邦和项羽交战的地方。王冕从京城回故里诸暨后,便挈妇将雏到那里隐居。如中国青年出版社《历代诗歌选》的编者就持这种意见。有的则承袭清初文学家朱彝尊的说法,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云:“隐会稽(今浙江绍兴)之九里山。号煮石山农,命其居曰竹斋,题其舟曰浮萍轩,自放鉴湖之曲。关于这一点《诸暨县志》也有这样的轶事记录:“元末刘伯温见西湖云起,知为天子气,应在东南。微服游江湖间,先至会稽王冕家,与之闲行竹林中,潜令人放炮。冕闻响而惊,叹曰:胆怯。然而,新的观点否认了上述两种说法。认为王冕的隐居地应是现在诸暨县境内枫桥区的九里山。其。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葺事也什么意思 意思: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事。出自:《兰亭集序/兰亭序》魏晋:王羲之 节选: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会稽山二十年花雕酒过保质期能喝吗? 花雕酒,一般酒精度十几度呢,储存在温度较低的地方,避光密封保存,放很多年没有问题的。诸暨的名人故事 王冕(1287年~1359年),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为诗人。会稽山的『会』到底应该念什么,它的得名有什么故事么? 在北京市西城区鲁迅博物馆,偶听到一个中年男人带着他12岁的女儿,男人大声的读介绍,有时点评。读到这里…元朝末年人好读书善画画虽被赏识但拒绝入朝为官 王冕(1287年~1359年),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为诗人,画家。他以画梅著称,尤工墨梅。王冕诗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他性格孤傲,鄙视权贵。王冕是个天真质朴的农民,一生都在困境中过活。他的诗里充满了反抗精神,揭露了当时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表现了对祖国命运和对劳动人民灾难的深切关怀。他的诗,大都收入《竹斋诗集》里。《四库全书简明目录》说:“冕本狂生,天才纵逸,其体排宕纵横,不可拘以常格。刘基曾对王冕的诗有过评价。他说:“予在杭时,闻会稽王元章善为诗,士大夫之工诗者多称道之,恨不能识也。至正甲午(1354)盗起瓯括间,予避地之会稽,始得尽观元章所为诗。盖直而不绞,质而不俚,豪而不诞,奇而不怪,博而不滥,有忠君爱民之情,去恶拔邪之志,恳恳悃悃见于词意之表,非徒作也,因大敬焉。(《竹斋诗集·原序》)

#会稽山#山阴#王冕#淝水之战#三国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