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双缝干涉实验恐怖吗?恐怖在哪? 双缝干涉实验透镜版本

2020-07-27知识10

双缝干涉如果在双缝后放置透镜,焦平面上的干涉图像是怎么样的,为什么? 这要看放置凸透镜还是凹透镜还有平板玻璃了。由于凸透镜对光汇聚干涉的效果会更明显。凹透镜对光分散会使干涉变模糊、分界线不在明显。平板玻璃没有影响。只是亮度会变暗淡。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凸透镜的作用 这个凸透镜的作用是为了实现平行光的汇聚,实验过程中可以不加,教材上讲解双百缝干涉时也没有加度凸透镜,但是在做条纹位置推导时连续用了好几个近似,如果一开始就加上凸透镜,从双缝出来的光专方向是完全随机的,但是我们把它们分成一组组平行光,被凸透镜一汇聚,分别汇聚到不同的位置,理论计算时就不需要近似属了,而是严格相等。双缝干涉实验恐怖吗?恐怖在哪? 双缝干涉实验恐怖吗?恐怖在哪儿?为什么说双缝干涉实验恐怖呢?这个实验并没有危险性,更不会吃人,你恐…双缝干涉延迟实验到底验证了什么,为什么说它的实验结果很恐怖? 这个实验验看似是得到了一个细思极恐的结论,甚至说是打破了“因果律”,但是,其实这只是一种对“我们能够观测”的现象的解释,我试着说一说。双缝干涉一束光通过一个双缝后分为两束光,从光的波动学说上说,光由于是一种波,那么两束波相遇是会发生干涉效应的,也就是:波峰+波峰=叠加波峰+波谷=相消波谷+波谷=叠加于是就得到了干涉条纹。但是对于单光子来说,有两个缝会经过哪个缝呢?哥本哈根的解释是同时通过。那么这就匪夷所思了。惠勒延迟实验为了验证单光子干涉的结论,惠勒改进了双缝干涉实验。首先解释下实验装置。一束单色光经过一个半反半透镜,分成两束强度相等的光,再分别经过反射镜反射后在一个位置相遇,如果在这个位置再放上一个半反半透镜,精密地调整两束分光的光程差,那么可以使得两个探测器中一个总是得到干涉叠加的光,另一个总是得到干涉相消的光。单光子实验那么如果对于单个光子是什么情况呢?对于单个光子在遇到半透镜1的时候,从概率波角度解释,它有50%的概率走反射镜1的通路,有50%的概率走反射镜2的通路。如果不使用半透镜2,那么探测器1和2各有50%的概率探测到这个光子,这时候光子是一个粒子。而如果使用半透镜2,实验的结果是,。电子的双缝干涉实验,是真是假?原因是什么? 网上资料太少,不是学物理的,这个实验疑惑太多。? 好问题 1 ? 5 条评论 20 16 人赞同了该回答 最新补充: 延迟选择实验的\"未来会改变过去 并不是说你未来选择。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为什么要反复调节透镜 实际上是为了观察效果更明显虽然干涉是必然的但人的肉眼对有些现象还是看不清楚的所以需要不断调整傅朗和费单缝衍射和光栅衍射为什么要在光屏前放个透镜,不放透镜不也会有衍射存在吗? 楼上的回答不2113正确,夫琅禾费衍射是5261远场衍射条纹,也就是他的衍射条4102纹成像在无穷远处,衍射后1653出现的应该是平行光,而不是真正的衍射条纹,所以需要用透镜对其衍射条纹进行聚焦,这样才能让衍射条纹在有限的距离内成像在光屏上,你看夫琅禾费衍射光强公式里面是不是有一项是f,而不是d,这个f就是透镜的焦距,而不是光屏到狭缝的距离,光屏应该放在这个透镜的焦点上。至于为什么杨氏双缝干涉没有用到透镜?这个问题很好解答,因为杨氏双缝干涉用的是点光源,而不是想夫琅禾费衍射那样用的是平行光光源,既然这样,就属于夫琅禾费衍射的范畴,所以他的计算式单纯靠计算光程差来处理的,这样计算下来,是他两个狭缝出来的光线的干涉情况,而且是在没考虑衍射的情况下,也就是认为狭缝宽度是无限小的情况下进行的。相反,夫琅禾费衍射,是通过对把狭缝看做是多个小的点光源,然后对整个狭缝的区域进行基尔霍夫衍射积分,算得的所有这些小点光源在光屏上所有振动情况的干涉叠加,才得到的衍射图样,所以说杨氏双缝不能用这个解释,他只是理想情况下的双缝干涉而已。在双缝实验中,如果你考虑到缝宽度,不加透镜,那么他出来的是近场的费内尔衍射。如果你是。

#电子衍射#双缝干涉#衍射现象#薄膜干涉#单缝衍射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