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老子《道德经》中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其具有怎样的宇宙观和世界观? 道德经中最抽象的概念

2020-07-27知识15

老子《道德经》中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其具有怎样的宇宙观和世界观? 老子的《道德经》由道经与德经两部分组成。其道经中的‘无为’是它的核心思想,也是人类最早的辩证唯物史观,无为即是道,道即是无为,慨念很抽象,我们只能从概念上意会的加以认识和理解。宇宙天地万物一切从无中来,这与我们今天所说的‘宇宙大爆炸’理论相符,又与自称为(神)的创世说截然不同。无,可生有,有又可生无,相辅相成组成同一事物,既对立又统一,这就是老子的自然宇宙之道。‘无为而治’是老子德经中的核心思想,提示人的行为既要不可为而又可为,要顺其自然而为,不可逆道而为,柔以克刚的‘上善若水’是其一意。学习道德经最重要的几个概念是什么? 最近佛2113系这个词很火,但是在我看来,认真学佛5261的4102人太少,认真学道的人更少。很多人1653只是对于佛只是停留在娱乐、戏谑的层面,认知简单、肤浅。对于道的认识,更是少之又少。在我看来,想要学道,首先就要理解道德经最重要的三个概念是什么。好,我们把第一章剩下的部分讲完。我们来一起看第五句—“故常无,欲以观其妙”。我的断句是:无,逗号,欲以观其妙。有的版本是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后面一句—“常有欲以观其徼”,我的翻译是,常从实像中来观察其中的奥妙。实相是什么?就是那个无,无就是实相,那实相是什么?就是道。常有,常从现象中来观察其边界、其界限,这个“有”,我把它翻译成现象,我认为这样比较准确,很多《道德经》的翻译者和解读者,他是这么断句的,“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那怎么翻译的呢?就是通常我们没有欲望,怎么怎么样,我们有欲望,怎么怎么样。我个人认为这是非常严重的错误。《道德经》的翻译要尊重前后者之间的联系,前面第三句第四句讲了“无”,讲了“有”,那么这里同样应该是对应的,无何有无?就是道,有就是现象,而不是有欲和无欲,这是非常严重的错误。老子没那么浅,从有欲和无欲中去。《道德经》中,“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到底是什么意思? 《道德经》是先秦时代道家代表人物老子所著,是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智慧原典,虽然仅五千余字,却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表达了极其深奥的哲学思想。《道德经》开篇第一章第一句开宗明义地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这句话十二个字,却用了三个“道”字与三个“名”字,很容易便把人绕糊涂了,但只要弄懂了三个“道”与三个“名”分别是什么意思,问题便能迎刃而解了。第一个“道”,是我们通常说的“道理”;第二个“道”,是动词“说”的意思;第三个“道”,是恒常的道,是万物的终极规律。第一个“名”,即是普通的“名称”;第二个“名”,是动词“命名”;第三个“名”,是老子所用的专有术词,“道”的另一种说法,是万物的本根、本体、本原。道家既然以“道”为名,说明他们最为推崇的就是道,道家学说最为核心的概念就是道。而道有两重含义:万物运行的终极规律与生成万物的本原。在开篇第一句中,《道德经》使用了否定的方法,分别从两个方面对“道”进行了描述。《道德经》说,可以言说的道理不是万物运行的终极规律,可以言说的名称也不是生成万物的本原。为什么呢?因为人的语言总是来自于经验的,最早的话语总是指具体的事物,。为什么《道德经》中没有“努力”这个概念? 其实,《道德经》就是《老子》,据说是老子出函谷关时,留下的五千言。而老子一生都主张顺其自然,清静无为,从打达到天人合一。由此,通篇不会出现“努力”的字眼。不会主张尽力而为,甚至逆天而行,所以不会提倡努力什么的。《道德经》中的“道”与“德”到底是什么?与今天通俗的“道德”有关系吗? 1.古汉语用的是独体字比较多,而现代汉语用的词组比较多。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从日语词典中引进了大量的白话文,作为我们的现代汉语的词组。比如,哲学,科学,道德,法律等等,但是,这些词组的意思已经变了,变成了西方文明的定义,因为日本人自明治维新之后,已经全面西化,他们引进的词语,词汇都基本套用西方的概念和逻辑思维。我们又从日本引进新的词语词汇之后,当我们在学习和运用这些词语时,我们已经西方化了。2.老子的《道德经》中道与德所指的意思是独立的。道\"是形而上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规律和规则。德\"是形而下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的东西,这些东西是从道中获得的。比如桌子的“道\"是桌子背后有一个抽象的概念来支持,这个概念就是可以为人们提供学习,写字,吃饭功能的东西都可以叫桌子。而桌子的“德\",就是能够满足桌子的道的很多东西,石桌子,木桌子,铁桌子等等。3.现在所说的\"道德\"一词,已经和老子《道德经》的道德二字毫不相干,五四运动之后,我们从西方引进”德先生\"和\"赛先生\"之后,道德一词指的是人的行为规范,如职业道德,公共道德等等。《道德经》中,“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到底是什么意思?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句话是老子《道德经》的开篇之言。原文是“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在汉代为避恒帝的讳,才改“恒”为“常”。对这句话的解释,历来有争议。笔者认为,要正确解释这句话,首先要弄清何为“道”,何为“名”。先说“道”。“道”从首从辵,“首”的本义是头,象征万物之初始。“首”和“页”都代表头部,皆从“八”,“八”或指头上的毛发。“首”字从倒八,八在上也;“页”字从八,八在下也。“首”上之八,或为幼儿稀疏的头发;“页”下之八或为刚成年男子稀疏的胡子。胎儿的头部最先发育,占到整个胎体的一半,故以胎儿的头部借代胎儿。胎儿的头部有稀疏的头发,故“首”应指胎儿或幼儿的头部。人之初为胎儿,胎儿是人先天的最初形态,引申而泛指事物的最原始的状态。“辵”与行走有关,表示运动变化。故“道”的本义就是指事物的原始状态及其自然的运动变化规律。强调事物的原始及自然属性。“道”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最初见于《周易》和《道德经》。中国古老哲学用“太极”来表达“道”的概念。《易·系辞传》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经》中的“道”与“太极”是相通的。“太极”就是孕育了。我想知道老子《道德经》中给道德的定义,还有职业道德的概念及其由来???? 《老子》也称之为《道德经》.1~37章为道经,38~81章为德经。“道”就是指宇宙中蕴涵的自然规律。“德”可以理解为这些自然规律的核心部分。所以老子《道德经》是一部阐述自然规律、并运用于人类社会的书。宇宙星系的运行遵循其规律,人类行为也一样。日常所说的“道德”显然应该是人类活动的核心准则。道德应该和自然规律一样-永恒不变,放之四海而皆准。

#道德#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国学#甲骨文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