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产碱性蛋白酶菌株的分离步骤

2020-07-27知识14

产生蛋白酶的微生物 分离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以大豆废渣为原料制备风味良好的大豆多肽的问题.摒弃了常规的酸法、碱法和一般的酶解方法,采用自行选育的微生物蛋白酶结合木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多酶协同作用,制备水解度高、风味良好的大豆多肽.实验从我国传统发酵食品豆腐乳出发,筛选到一株所产微生物蛋白酶对大豆蛋白有一定降解能力,同时能够消除内切酶水解大豆蛋白后产生不良风味的菌株,命名为MY10.对MY10进行了初步鉴定,发现其为毛霉属.研究了菌体生长和产酶特性的关系,发现该菌株在液体培养基中84h时达到最大,培养基的pH值在0~48h不断下降,48h时pH值为4.2,之后pH值开始回升,84h后为7.0以上,通过测定蛋白酶活性,发现MY10所产蛋白酶在84h活性达到最大;对粗酶液进行了分离纯化,首先确定了用60%的饱和(NH_4)_2SO_4进行沉淀,然后过Sephadex G75,通过蛋白酶活性的测定,发现可能含有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对粗酶液性质进行了研究,发现该酶系的最适pH值为9.2,中性、碱性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60℃、50℃.由于该酶系的蛋白酶活性不是很高,为了提高豆粕的水解度,得到水解程度较高的大豆多肽,本论文选用木瓜蛋.英文摘要:The problem of producing flavorful polypeptides from soybean residue was discussed 。已分离到一株产碱性蛋白酶的菌株,如何获得其基因 请问楼主现在有答案了吗?同求。我有个思路不知道行不行,用cDNA文库,构建好之后,酶切,与载体连接,加上标记,再导入受体细胞,找到表达的受体细胞,根据标记再获得相应基因片段。我学的不大好,没具体想步骤,也不知道这样行不行。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从土壤的嗜碱性短小芽孢杆菌中首先分离到一株产低温型碱性蛋白酶的高产菌株。 (1)选择 固体(2)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其活力受温度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活力最高(3)酶具有专一性的特点,即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蛋白酶只能将血、奶等蛋白质污垢分解,对果渍等不起作用(4)原核 基因突变 分解者如何在自然界中分离筛选蛋白酶的产生菌 工业微生物产生2113菌的筛选一般包括两大部分:一是5261从4102自然界分离所需要的菌株,二是1653把分离到的野生型菌株进一步纯化并进行代谢产物鉴别。在实验工作中,为使筛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的说来可从以下几个途径进行收集和筛选:(1)向菌种保藏机构索取有关的菌株,从中筛选所需菌株。(2)由自然界采集样品,如土壤、水、动植物体等,从中进行分离筛选。(3)从一些发酵制品中分离目的菌株,如从酱油中分离蛋白酶产生菌,从酒醪中分离淀粉酶或糖化酶的产生菌等。该类发酵制品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具有悠久的历史,从这些传统产品中容易筛选到理想的菌株。菌株的分离和筛选一般可分为采样、富集、分离、产物鉴别几个步骤。如何分离产生碱性蛋白酶的芽孢杆菌 一.先配制以蛋白质为唯一氮源和碳源的固体琼脂培养基.二.(首先要明白两点:1、—NH2能够水解,与H2O反应生成—NH3+和OH-,从而显示出碱性;2、—COOH能够电离,在水中生成—COO-和H+,从而显示出酸性;3、氨基酸分之上,必须至少带有一个—COOH和一个—NH2明白以上几点就能够判断了要使其能够带正电,水解和电离后,总的来说氨基酸上的—NH3+要多于—COO-,而生成一个—NH3+就要得到一个OH-,生成一个—COO-就要得到一个H+,因此得到的OH-要比H+多,因而显示出碱性;相反,要是带负电的话,那么就显示出酸性.)三.由上可知加入酚酞(或石蕊)等酸碱指示剂.四.加入土壤浸出液,出现红色圈的为蛋白质水解酶产生菌.五.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纯化,即可得较纯种目的菌株.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除了常用的透明圈法,还有哪些?需要搜集各种筛选方法。我查了很多文献,大都是水解圈法的,我想了解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方法,分离方法,酸性,中性,碱性的,都可以说说看的。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从土壤的嗜碱性短小芽孢杆菌中首先分离到一株产低温型碱性蛋白酶的高产菌株。该菌株 (1)选择 ;nbsp;nbsp;nbsp;nbsp;固体(2)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其活力受温度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活力最高(3)酶具有专一性的特点,即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蛋白。

#芽孢杆菌#水解#碱性蛋白酶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