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胺鲜酯的使用方法 咪鲜胺是不是有机氯农药

2020-07-18知识8

胺鲜酯的使用方法 1、DA-6(胺鲜酯)原粉可以直接做成各种液剂和各种粉剂,浓度可根据需要而调配:操作简便,不需要特殊的助剂、操作工艺和特殊设备。2、DA-6(胺鲜酯)与肥料混用,芳香环类化合物、腺嘌呤类等其它植物生长调节剂与微肥不具有兼容性,混用时需要特殊溶剂、助剂、螯合剂和复杂的工艺:DA-6可以直接与N、P、K、Zn、Cu、Mn、Fe、MO等混合使用,具有很好兼容性。不需要有机溶剂和助剂等添加剂,非常稳定,可以长期贮存。且能提高植物的同化能力,加速植物对肥料的吸收利用、可以增加肥效30%以上,减少肥料用量 10%以上。其效果超过其它增效剂10%以上。3、DA-6(胺鲜酯)与所有杀菌剂复配使用,DA-6是中性物质、可以杂环类杀菌剂、如多菌灵等;取代苯类杀菌剂、如甲基托布津、甲霜灵等;胺类杀菌剂,双氰菌胺等;有机磷杀菌剂、如稻瘟净 等;硫杀菌剂、如乙蒜素、代森锰锌等;醌类杀菌剂、如二噻农等;铜类杀菌剂、如硫酸铜、有机铜等;有机砷类杀菌剂、如福美砷等;抗生素类杀菌剂、如井岗霉素、青链霉素等杀菌剂复配,都具 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可以增效30%以上,减少用药量10-30%。且实验证明DA-6对真菌、细菌、病毒等所引起的多种植物病害,具有抑制和防治作用。4、DA-水稻什么时期杀菌防病最佳? 水稻破口前5-7天是杀菌防病的最佳时期,水稻抽穗前发生病害,注意及时用药防治,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是能控制的,但水稻破口期不注重用杀菌剂防病,抽穗后发生穗颈瘟、稻曲病,减产、品质差是必然的!穗颈瘟一旦发生,很容易流行引发严重减产,出现大量白穗,需及时选用稻瘟灵、咪鲜胺、春雷霉素、吡唑醚菌酯等药中的2-3种药防治;稻曲病是水稻上的“癌症”,一旦发病用药无法挽救,发病谷粒多建议用碱式硫酸铜或氢氧化铜将病粒打掉。不同病害其用药防病最佳时期有所不同,重点抓发病初期用药防病,水稻常见的病害有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细菌性条斑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等。稻瘟病的防治时期是在分蘖期预防叶瘟和穗期预防穗颈瘟两重预防措施;稻曲病在水稻破口期5-7天施药,易感病品种还须在始穗期施药1次;纹枯病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病,孕穗期前后是发病高温,一般在分蘖末期、破口前用药预防;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等细菌病害,一般注意历年常发病害田块,在台风、暴雨或洪涝后更易被侵染,需注意观察发现发病中心应立即用药防治,药剂可选用噻菌铜、春雷霉素、中生菌素、氯溴异氰尿酸等;预防水稻矮缩病,重点在秧苗2-3叶期(或拌种)、移栽前3-5天及栽后分蘖本田水稻什么时候可以杀虫除虫?有什么讲究? 你好,一般危害水稻稻虫有如下几种:具体防治方法我来介绍下:一、水稻稻飞虱:1、预防方法:农户要增施有机肥,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实行浅水勤灌,适时适度烤田。一季稻7月初前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营造稻田天敌繁衍有利条件。2、药剂防治方法:当分蘖期百丛低龄若虫1000头(褐飞虱占60%以上)-1500头(白背飞虱占60%以上),孕穗期(大肚期)至齐穗期百丛低龄若虫1500头(褐飞虱占60%以上)-2000头(白背飞虱占60%以上);齐穗期以后百丛低龄若虫2000头时,农户可以选用吡蚜酮、噻嗪酮、乙虫腈、毒死蜱、敌敌畏等进行防治。对于虫态复杂的田块,宜选择两种对路药剂混用。在用药时要用足药量、对足水量(每亩60公斤)、喷准部位(稻株中、下部)、保持水层(3厘米左右水层5天),无水田块加大用水量或用敌敌畏熏蒸。二、水稻稻纵卷叶螟:1、预防方法:农户要在水稻生长前期促进早发,中期适时适度烤田,后期控制氮肥使用。2、药剂防治方法:在大发生年份,防治适期为卵孵高峰期,7天后再补治一次;中等发生年份,防治适期为低龄幼虫高峰期。四(2)代稻纵卷叶螟防治可选用Bt、阿维菌素等药剂(选用生物农药Bt时,防治适期应掌握在卵孵高峰期);五(3)代和六(4)代防治可优质低毒农药有哪些?农药分两类,一是治疗虫害的杀虫剂,二是治疗微生物病害的农药。这里仅介绍一种发明专利生物制剂,不是农药但是具有明显治疗作物:-低毒,农药,优质如何给农药的品种分类? 这个看你是什么职业,就拿我们种地的来说,我自己的仓库农药分类是这样的,1.杀菌剂类,代生猛辛,脱普京,咪鲜胺等等,这类用量比较大。2.杀虫类,菊酯类,啶虫咪,杀螨类(螺螨酯)3.除草剂类,草甘膦,二甲四氯,精喹禾灵等等4.生长素类,2-4D,芸苔素等5.叶面肥类,磷酸二氢钾,錋肥等咪鲜胺可打杉木苗吗? 一般杀虫剂和杀菌剂只要不是碱性农药和铜制剂农药都可混用。但杀菌剂是不能和苏云金杆菌等Bt类生物杀虫剂混用的,因为它是细菌杀虫剂,杀菌剂会把它杀死的。像你上面提的咪鲜胺与吡唑醚菌酯就能混合使用,咪鲜胺、吡唑醚菌酯和烯酰吗啉也可以混合使用。它们主要是防治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黑痘病等。吡唑醚菌酯能与农药混用吗能。但是氧化性的农药比如高锰酸钾、双氧水、过氧乙酸、氯溴之类的都不建议混用。吡唑醚菌酯是最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的杀菌剂。具有渗透性及局部内吸活性,持效期长,耐雨水冲刷。被广泛用于防治小麦、水稻、花生、葡萄、蔬菜、马铃薯、香蕉、柠檬、咖啡、果树、核桃、茶树、烟草和观赏植物等。扩展资料:吡唑醚菌酯混用注意事项:1、吡唑醚菌酯混用其他药剂,要注意不要和碱性杀菌剂混用、不要和乳油、有机硅混用。与其它药剂混用注意浓度,做好试验。2、吡唑和叶面肥混用需要注意,第一:先溶解叶面肥,然后再倒吡唑,再倒其他的东西。一般情况下,吡唑醚菌酯加磷酸二氢钾,加微量元素,效果会非常的好。3、吡唑醚菌酯本身具有高渗透,不建议加有机硅。4、吡唑醚菌酯能不建议与强氧化性的农药比如高锰酸钾、双氧水、过氧乙酸、氯溴之戊唑咪鲜胺能打水稻吗? 可以。戊唑醇咪鲜胺是一2113种三唑类高效新型5261复合类杀菌剂,4102戊唑醇是甾醇脱甲基抑制剂;1653咪鲜胺对多种作物由子囊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具有明显的防效。可以与大多数杀菌剂、调节剂、杀虫剂、除草剂混用,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大田作物、水果蔬菜、草皮及观赏植物上的多种病害具有治疗和铲除的作用。扩展资料:戊唑醇在全世界范围内用作种子处理剂和叶面喷雾,杀菌谱广,不仅活性高,而且持效期长。戊唑醇主要用于防治小麦、水稻、花生、蔬菜、香蕉、苹果、梨以及玉米高粱等作物上的多种真菌病害,其在全球50多个国家的60多种作物上取得登记并广泛应用。戊唑醇,一种高效、广谱、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农药,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三大功能,杀菌谱广、持效期长。与所有的三唑类杀菌剂一样,戊唑醇能够抑制真菌的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戊唑醇氟啶胺不能与那些农药混用 氟啶胺千万不能2113和乳油复配,因为渗透5261性很好,和4102乳油复配后,会出现叶片畸形,卷缩。也1653不能与有机磷或有机硅混用,反应会使药液变色并出现絮状沉淀,降低药效。除不能与以上农药混用外,使用氟啶胺还需注意:1.高温不能用药,非常容易出现药害;2.对瓜类、十字花科蔬菜禁止喷雾,葡萄不同品种先做试验后推广,夏黑、红提等品种花前或套袋后使用;3.塑料设施内不要施药(部分人群对此成分过敏);4.作物苗期慎用。扩展资料:目前,氟啶胺是唯一的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剂,与现有药剂无交互抗性。通过作用于ATP合成酶,在呼吸链的尾端解除氧化与磷酸化的关联,最大程度消耗电子传递积累的电化学势能,杀菌速度与活性领先于同类化合物。氟啶胺在ATP合成酶上有多个作用位点,由多基因控制,抗性风险极低,全世界使用至今无抗性报道,是非常具有未来性的特色化合物。氟啶胺活性较高,通过作用于线粒体内呼吸链尾端的ATP合成酶的多个特异性位点,活性超过同类化合物中单位点抑制作用,触杀效果突出。以灰霉病为例,氟啶胺对灰霉病菌的抑菌活性是当前主流成分的438~3,866倍。参考资料来源:农药快讯信息网—不务“正业”的氟啶胺月季叶子有黑斑、变黄,该如何治? 根据描述,小晓觉得是黑斑病。月季黑斑病是月季最容易发的一种病害,还有一种是白粉病。黑斑病夏季是高发期,大家注意防治。先来说说怎么处理吧!剪去病害叶片,减少重叠感染及减少病害原。用大蒜油加速净加水喷洒,二天一次,有好转三五天一次,或者用氟硅唑也可以;喷洒叶面肥,加强植株营养,加强植株抵抗力。怎么预防及时摘去病虫害的叶片、枝条;修剪得当,给植株加强通风透气、采光;植株距离不要过密,加强通风透气;浇水避免在晚上,浇水尽量不要喷洒浇水,从盆边沿浇水;尽量保持叶片干燥清爽,不给病菌感染机会;在生长期长新叶时用杀菌剂十天喷洒一次,减少病菌感染;两年换土、底肥施足。其实没有什么大不了就是全剪了,剃光头嘛!以上是小晓个人观点,有不同观点及补充请留言。赞同小晓观点请点赞、评论,谢谢大家【关注小晓、每天给您带来更多新鲜事】葡萄脱果是什么原因? 葡萄掉粒是葡萄进入成熟期之后常常出现的一种现象,严重影响了葡萄产量,给农户们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那么,葡萄掉粒是什么原因呢?葡萄掉粒怎么办呢?本文将就此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供大家参考。葡萄掉粒原因汇总品种特性:如巨峰品种在遗传上有胚珠发育不完全的特性,胚珠异常率高达 48%,故幼果对养分的竞争力弱而落果掉粒。红地球葡萄产量较高,在葡萄膨大着色期会导致掉粒现象的发生。营养供应:葡萄的树势过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不协调,由于相互竞争养分而加剧掉粒。若树体贮藏营养不足,花期前后大量养分流向旺盛生长的新梢或副梢,如不加以合理控制会引起大量落花落果。生长前期树体贮存营养不足,引起胚珠发育不良,导致掉粒现象发生。激素使用不当,药液沾的不均匀导致葡萄掉粒;氮肥施的过多导致葡萄掉粒管理不善:葡萄花前施氮、灌水过多引起枝叶旺长;留枝过密,通风不良,影响传粉等,均可引起葡萄大量落花落果。葡萄膨大着色期缺乏微量元素硼、锌等导致葡萄掉粒。气象因素:花期天气异常,如花期干旱、低温、阴雨连绵,或刮大风都能造成受精不良而大量落果。中后期雨水过多、光照少、气温变化无常的环境,同样会导致掉粒现象的发生。气温过高(32℃~42℃

#三农#水稻品种#葡萄#杀菌剂#农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