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春望》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写的.这两首诗的写作背景(简单点儿的).这两首诗中最能表现诗人 杜甫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背景

2021-04-23知识4

《春望》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写的.这两首诗的写作背景(简单点儿的).这两首诗中最能表现诗人 春望-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是杜甫流落到梓州时所作.这一年杜甫52岁,由于安史之乱而漂泊到剑门之外已是第五个年头,杜甫无时不期望着能够平息叛乱,叶落归根.突然他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喜极而泣,不能自抑.作者用了“忽传”、“初闻”、“却看”、“漫卷”四个连续动作,把惊喜心情有表达得淋漓尽致.而在“即从”、“穿”、“便下”、“向”这四个富有动感节奏的描述中,作者想象着自己仿佛已经穿过巴峡、巫峡,路过襄阳、洛阳,回到了梦寐以求的家乡.后人说:“此诗句句有喜跃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妆点,愈朴愈真”,此诗是老杜“生平第一首快诗”,如此等等,都是非常精当的评语相同之处都是战乱不同之处春望没有收复土地的悲伤之情《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收回了土地的激动之情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的写作背景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的写作背景 不用太多 写作背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公元763年(广德元年)春天,那时杜甫52岁。公元762年(宝应元年)冬季,唐军在洛阳。

谁能给我介绍一些关于杜甫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背景资料。万分感激!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写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春天,作者五十二岁。宝应元年(762)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横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第二年,即广德元年正月,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正流寓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过着飘泊生活的杜甫听到这个消息,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名作。译文:我在边远的四川忽然听到唐王朝军队先后收复了河南、河北的消息,激动的眼泪都沾满了衣裳。回头再看妻子儿子脸上哪里还见愁容,此时我也无心看书急着回家。在这草木茂盛、阳光明媚的春天,我可以放声歌唱,开怀饮酒,和家人踏上还乡的路程。我由水路经过巴峡再穿过巫峡,到了襄阳再走就是家乡洛阳了。中心:诗中刻画了诗人长期饱受战乱痛苦,突然听到胜利的消息是悲喜交加的复杂心情。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