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元朝和清朝的疆土如此广阔,为什么都没有统一朝鲜半岛? 元朝末年群雄崛起寿辉的占领区

2020-07-27知识8

陈友谅的主要将领有哪几个? 陈友谅是元朝末年群雄之一。农民起义领袖,中国元末大汉政权建立者。但在陈友谅和朱元璋的鄱阳湖大战中大败,陈友谅也在突围时中流箭而死。一代枭雄就这样死了。但是陈友谅手下猛将也不少,但是不能和朱元璋的相比。下面是陈友谅的大将。1、张定边。张定边原籍湖北沔阳州湖弦口,出身渔家。身材魁梧,留着五绺美髯,潇洒英俊。知天文识地理,习兵法,练武功,精拳艺,擅岐黄。为人急公好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他在湖北黄蓬镇与陈友谅、张必先结拜为兄弟,生死与共,风雨同舟,共谋前程!从陈友谅起义,定都武昌,转战荆楚,征伐两江、闽、浙边陲重镇,攻无不克。官居大汉太尉,能与士卒同甘苦,共患难,不仅善战,而且多谋。当朱元璋的部将康茂才投书伪降,张定边曾力阻其行,陈友谅专横独断,不纳其言,致遭江东桥之惨败。石灰山战败,陈友谅仅以身免,不思劲敌当前,整军备战,而一意孤行,急于称帝,并以五通庙作行宫,张定边哭谏不纳,而分兵令其攻安庆而无功。60岁时,张定边仅凭一根普通的拐杖,一招打死一只猛虎。陈友谅手下猛将如云,而忠于他到底者,仅张定边一人。2、康泰陈友谅部将,投降朱元璋,后又叛袭洪都,被徐达处死。3、张必先。1360年陈友谅杀徐寿辉。元朝和清朝的疆土如此广阔,为什么都没有统一朝鲜半岛? 其实不止元朝和清朝,中国历史上直接统治过朝鲜半岛的朝代很少,而且这些朝代大都只是统治了朝鲜半岛的北方部分区域,统治的时间也都不长,就更别说统一朝鲜半岛了。笔者认为元清两朝没能将朝鲜纳入版图的原因,应该从放眼于整个中国历史来分析而不是单单看这两个朝代。朝鲜半岛位于中国东北鸭绿江对岸,深受中华文化影响,历史上朝鲜和中国一样使用汉字,还一直以“小中华”自居,是和中国最相似的一个国家了。不仅如此,朝鲜半岛的战略位置也极其重要,是遏制日本的第一道防线。中国古代王朝多次在朝鲜与日本爆发战争,那么朝鲜既然如此重要,为什么在这几千年的历史中,中国没能将朝鲜半岛纳入版图之中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朝鲜半岛的地形。朝鲜半岛地形属于丘陵地形,多山多水,尤其是朝鲜北部,百分之八十的地区都是山区,可供耕作的平原地区星星散散的散落在这些山区之间。多山,使得整个朝鲜半岛易守难攻,而古代农业社会,缺少平原就代表着贫穷。中原王朝想要征服朝鲜一方面要付出极大的代价,但另一方面即使征服了朝鲜能带来的收益却低得吓人。二、朝鲜和中原地区的联系非常脆弱。在古代,朝鲜和中原地区的联系,主要依靠燕山旁边狭窄的山海关,经过。元朝末年,群雄崛起,下列哪个不是徐寿辉的占领区 除了湖北、江西、安徽、福建、浙江、江苏、湖南等大片地区外,其余的都不是徐寿辉的占领区“中都”是今天的那个城市? 中都。泛指中国历史上的古都。亦指中国历史上不同朝代的国都,首都,中京。主指九(最多)朝古都洛阳,三朝古都北京。1 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在燕昭王时期形成了“三都”体系。明朝崇祯皇帝如果迁都至南京,会是什么结局? 具体的结果并不能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比现实中的情况好很多,至少在较长一段时间能保住半壁江山,甚至有希望收复一些失地。因为如果迁都对明朝而言虽然丧失了一些土地却少了一些劣势,而明朝的对手李自成和清军则增添了很多劣势。分别看看他们三家的情况会怎么变化。一、明朝:保持相对于南明来说有更高效的政府运作和更团结的状态。明朝的灭亡与其说是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自缢,不如说是1645年弘光帝朱由崧在南京被清军俘获。因为南京本来就具有“留都”的地位,在崇祯死后很快推举出了新皇帝朱由崧,弘光政权也拥有比李自成、清军更多的土地和军队。只有朱由崧被俘虏后,继续南逃的南明小朝廷才真正变成了“流亡政府”。而朱由崧的弘光政权不到一年就倒台,所存在的问题恰恰就是崇祯亲自到南京能够解决的。朱由崧是崇祯的叔叔第一代福王朱常洵的长子。因为朱常洵是万历皇帝最宠爱的儿子(一度要立为太子,被群臣苦谏阻挠最终作罢),所获赏赐非常丰富,而被李自成残杀,尽夺其财富。朱由崧悲惨逃亡,终于躲到南京,正逢清军攻破北京,而南京马士英等大臣为了找一个与崇祯血缘近又没势力好控制的人当皇帝,才把皇冠戴到他头上。而朱由崧不仅重用马士英、阮大铖等。韩国人为什么要到重庆祭拜明玉珍? 我是这个问题的出题人,我只想让世人知道,西南唯一直辖市(西唯直),在距3000公里远的地方,有一群韩国人高丽棒子的后裔,对一个葬在重庆名叫明玉珍的人跪拜祭奠。这可是“国际事件”啊,影响可要上天,这不是大长我大重庆西唯直崽儿的志气吗?彰显我大重庆的强大,也给我崽儿极差的自信心打了一针强心剂。先介绍明玉珍是何方神圣。世上人都知道,古时的四川,长期处于“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定蜀未定”的状态。明玉珍是湖北人,趁乱啸聚山林,跟张学良他爹张作霖类似,占山为王,当了土匪。经过几年的倒腾,居然从湖北一路上占山掠地,占领了重庆,自立为“大夏国”皇帝!不过在位4年就一命呜呼,随之“大夏国”也土崩瓦解,他被追随他的重庆先人葬在了重庆江北的宝盖山。在韩国和他们北方亲戚,有4万多“姓明”的人,自古以来,都为自己是从哪里来的而发愁。说的再白一点,这些人不知道祖宗是谁。有位在中国经商的明姓韩国人,偶然来到重庆,在吃饭时,当地人告诉他,有个叫明玉珍的割据流寇皇帝墓,就在重庆。于是乎,这位明姓韩国商人前往墓地考察,围着墓地转了一圈后,认为明玉珍就是他们的祖宗。据说,明玉珍的大夏国被明朝皇帝朱元璋灭亡后,其后代有一个叫“明升。福建为什么叫福建以前古代叫什么? 福建历史文化 福建历史悠久,原始社会就有人类活动,属于古越族的一支,被称为\"东越。战国时期,越国为楚兵所败;越国一些王族南逃至福建和浙江南部,其后裔与福建的闽族人。为何明朝皇帝墓几乎没有被盗过,除了定陵人为开发。而清朝墓几乎都被盗? 说起这事儿还真是挺怪元朝皇帝的陵墓在中国一个都看不到,明朝皇帝的陵墓一座都没被盗过,而清朝的皇帝陵多处被盗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明朝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是孝陵,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紫金山独龙阜玩珠峰下。建文帝下落不明,也不清埋在了哪。明代宗朱祁钰葬景泰陵,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山北麓。剩下的13个皇帝全部葬在北京市昌平区北十公里天寿山南麓,称“明十三陵”。明朝的这15座皇帝陵,无一被盗。com/large/12320012ce9d10b1e825\" _src=\"https://timg01.bdimg.com/timg?pacompress&imgtype=4&sec=1439619614&di=c32807af4e457fa652dc992997652020&quality=60&size=b640_10000&class=\" capture\"=\"\">;明朝末年,李自成烧了朱元璋祖坟,烧了定陵地面建筑,但没刨坟掘墓,不算被盗。清朝入关后,对明十三陵保护也很好。因为清朝是从李自成手里得的江山,跟明朝皇帝没有太大仇怨,所以对明陵好好保护。乾隆盗木,也只是盗用了明陵地面建筑的木料,没有刨坟掘墓,也不算盗。清朝官方没有破坏明陵,民间更没有人破坏。明陵防盗设施那般坚固,一般盗贼也盗不了。到了民国,就更没人破坏明陵了。因为民国要推翻的清朝,即使是盗墓,也都盯着。

#明朝#专门史#白莲教#历史#中国古代史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