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高一化学!关于“物质的量”这一部分所有的概念和计算公式!要详细! 溶解损失量的计算公式

2020-07-27知识14

物质的量 公式总结 “物质的量”的复习指导一、理清物质的量、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三者的关系物质的量在国际单位制(SI)中是七个最基本的物理量之一,用于表示微观粒子(或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的数量,我们在计量物质的多少时通常就是用质量、体积、物质的量;摩尔(mol)是物质的量的SI单位;而阿伏加德罗常数NA则是mol这个计量单位的计量标准,此计量标准(注意:它不是单位)等于0.012Kg12C中所含碳原子的数量,根据定义,阿伏加德罗常数本身是一个实验值,其最新实验数据NA=6.0220943×1023mol—1.如氧气分子的数量为此数的两倍,就可以记为2molO2.二、识记两种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由固体配制溶液步骤:①计算②称量③溶解④转移⑤洗涤⑥定容、摇匀仪器:容量瓶、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2.由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步骤:①计算②量取③稀释④转移⑤洗涤⑥定容、摇匀仪器:容量瓶、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三、理解三个公式1.物质的量计算的万能公式:n=m/M=V(g)/Vm=N/NA=c*V=xs/[m*(100+s)]式中n为物质的量,单位为mol;m为物质质量,单位为g;M为摩尔质量,单位为g??mol-1;V(g)为气体体积,单位为L;Vm为气体摩尔体积,单位为L??mol-1;N为粒子个数,NA为阿伏加德罗。固体溶解度的计算公式是怎么推导的? 第一条公式:每100克溶剂可溶解的溶质质量(也就是溶解度),第二条公式:当溶剂质量=100克时,溶解度=(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克=(溶质质量÷100克)×100克=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溶解度+100克因此,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解度÷溶液质量=溶解度÷(溶解度+100克)即:溶解度÷(溶解度+100克)=溶质质量÷溶液质量分别计算PH=4 和PH=2时纯水中草酸钙的溶解度 CaC2O4<;==>;Ca2+C2O42-C C×δ(C2O42-)δ(C2O42-)为草酸根的分布系数δ(C2O42-)=Ka1×Ka2/{[H+]^2+[H+]×Ka1+Ka1×Ka2 }-(1)已知 Ka1=5.90×10^-2 Ka2=6.40×10^-5(来自张祖德无机化学)当 pH=4[H+]=1.0×10^-4 及Ka1、Ka2代入(1)式得δ(C2O42-)=5.90×10^-2×6.40×10^-5/[(1.0×10^-4)^2+(1.0×10^-4)×5.90×10^-2+5.90×10^-2×6.40×10^-5]=0.39则:Ksp=2.0×10^-9=[Ca2+]×[C2O42-]C×C×0.39C=7.2×10^-5 mol/L当 pH=2[H+]=1.0×10^-2 及Ka1、Ka2代入(1)式得δ(C2O42-)=5.90×10^-2×6.40×10^-5/[(1.0×10^-2)^2+(1.0×10^-2)×5.90×10^-2+5.90×10^-2×6.40×10^-5]=5.4×10^-3则:Ksp=2.0×10^-9=[Ca2+]×[C2O42-]C×C×5.4×10^-3C=6.1×10^-4 mol/L

#溶解度#高一化学#溶质质量分数#mol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