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明末清初画梅的画家是谁 明清藏书家印鉴

2020-07-27知识16

古代印章有怎样的讲究 印章,2113亦称图章,用作印于文5261件上表示鉴定或签署的文具,4102一般印章都会1653先沾上颜料再印上,不沾颜料、印上平面后会呈现凹凸的称为钢印,有些是印于蜡或火漆上、信封上的蜡印。制作材质有 金属、木头、石头、玉石等。印章的类别很多,历史也很悠久,下面就说说几种印章的种类:1、战国古玺古玺是先秦印章的通称。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印章大多是战国古玺。印文笔画细如毫发,都出于铸造。白文古玺大多加边栏,或在中间加一竖界格,文字有铸有凿。官玺的印文内容有“司马”、“司徒”等名称外,还有各种不规则的形状,内容还刻有吉语和生动的物图案。2、秦印秦印指的是战国末期到西汉初流行的印章,使用的文字叫秦篆。看其书体和秦汉量,秦石刻等文字极相近,所有较战国古文容易认识。秦印多为白文凿印,印面常有\"田\"字格,以正方为多,低级职官使用的官印大小约为一般正方官印的一半,呈长方形,作“日”字格,称“半通印”。私印一般也喜作长方形,此外还有圆和椭圆的形式,内容除官名、姓名、吉语外还有“敬事”、“相想得志”、“和众”等格言成语入印。3、汉官印广义地说是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印的统称。印文与秦篆相比,更为整齐,结体平直。书画上的印章都是什么内容? 书画与印章产生密不可分大约在宋元时期,较早的如米芾、赵孟頫的作品都会加盖自用印,随着时间的推移,到…印章有那三种名称 印章艺术是2113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一部分。自战5261国以来,印章的名称几经4102演变,因1653时而异,各朝代的称呼各不相同,以下作简要介绍:玺“玺”是印章最早的名称。秦以前,不论官印、私印都一概称作“玺”。不过,古代的“玺”字写作“鉩”或作“”。凡印章用铜质者就从金,用土质者就从土。清代以前许多研究印章的人都还不识此字,一直到清代程瑶田作《看篆楼印谱》序时,才考释出这个“鉩”字就是“玺”。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制定一系列等级制度,在少府设置了专门掌管印章制度的“符节令丞”。当时规定只有皇帝的印才能称“玺”,(从这时起,“鉩”字都写作“玺”)其材料用玉,臣民的印章一律称“印”,其材料不准用玉。但在遗存的汉印中,不是皇帝也有称“玺”的,如“皇后之玺”、“淮阳王玺”等,这是因为汉代虽然也承袭秦朝制度,但制度已略放宽,所以诸侯王、王太后用的印也可称“玺”。据《汉官仪》说,汉代皇帝有六玺,即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都是白玉螭虎钮。据说印文是由李斯书后交玉工孙寿刻制的。印“印”最早见于秦官印中,如“昌武君印”、“宜野乡印”等。昌武是位于山东掖县附近的县名,“君”是封建。国画印章一般内容是什么 国画印章一般内容是姓名、表字、别号、斋馆名、书简名、鉴藏、吉语、闲文及肖形。(一)姓名印姓名印,顾名思义,即以印主的姓名入印。它是取信之物,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尤其是书画艺术家。因为姓名印在他们的作品中是重要组成部分,一幅作品可以无款但不能少印,无印则不能称为完整作品。古今姓名印有以下几类:1.姓名印。姓名后面加“印”、“之印”、“印章”、“印信”,或加“章”、“之章”等。2.名印。名后加“印”、“之印”、“私印”,或加“章”、“印章”等。3.姓氏印。姓后加“氏”,也有姓前同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37613765时加地名的,如“金陵某氏”、“燕京某氏”等。古代传世的姓名印中还有姓加图像、肖形等形式。书画家用印比较讲究,一般在作品上根据画面需要钤盖多方姓名印,姓与名刻成对章,一朱一白。在名章后面加“书印”、“画印”、“书画印”等。(二)字号印字号是古代文人的癖好,除了有一个正式姓名外,还要给自己起几个字、号或多个别号,以示风雅。字号印起源于唐,从宋开始流行,至今不衰。字,即表字。字印,旧名表德印。字一般只起两字,刻成印章,后面不能加“印”、“之印”,以此与姓名印区别。号印。藏书票和印章的区别 藏书票藏书印分类:参考资料 藏书票是贴在书籍里封上的小小的装饰画。翻开书,首先看到一幅与精美的装帧设计相配合的美丽的藏书票,对于所爱的藏书能。

#官印#书法#战国#文化#艺术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