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的辨证论治 心悸的辨证应首辨虚实,虚者系指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实者多指痰饮、瘀血、火邪上扰。心悸的病位在心,心脏病变可以导致其他脏腑功能失调或亏损,其他脏腑病变亦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及心。故临床应分清心脏与它脏的病变情况,有利于决定治疗的先后缓急。心悸的治疗应分虚实,虚证分别治以补气、养血、滋阴、温阳;实证则应祛痰、化饮、清火、行瘀。但本病以虚实错杂为多见,且虚实的主次、缓急各有不同,故治当相应兼顾。同时,由于心悸以心神不宁为其病理特点,故应酌情配入镇心安神之法。1.心虚胆怯症状: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不寐多梦而易惊醒,恶闻声响,食少纳呆,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方药:安神定志丸加减。常用药:龙齿、琥珀、酸枣仁、远志、茯神、人参、茯苓、山药、天冬、生地、熟地、肉桂、五味子。2.心血不足症状: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少,舌淡红,脉细弱。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方药:归脾汤加减。常用药: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熟地黄、当归、龙眼肉、茯神、远志、酸枣仁、木香。3.心阳不振症状: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
心悸的症状有哪些? 心悸就是患者自觉心跳或心伴心前区不适感,是由心跳过快,过慢,心律不齐引起的.心悸是一个常见的症状,一般认为与心脏活动过度有关.健康人在情绪波动,精神紧 张,受到惊吓,体育锻炼,重体力劳动,大量吸烟,过量饮酒,喝浓茶等常可发生心悸.引起病理性心悸的原因有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发热,严重贫血,急性出血等.另外,神经衰竭和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也经常出现心悸.心悸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自觉心慌.临床上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等都可引起心悸.窦性心动过速,心跳快而规则,成人超过100次/分钟,儿童超过120次/分钟,婴儿超过150次/分钟.多见于发热时,甲状腺机能亢进,贫血等,运动后或情绪激动时亦可发生.阵发性心动过速为突然发作,心跳很快且心律规则,每分钟达160~220次,可发生于正常人的心脏或有器质性心脏病者.窦性心律不齐为心跳之快慢随呼吸而改变,吸气时加快,呼气时减慢,如暂停呼吸憋一口气,即自然会消失.多见于儿童及青年,是生理现象,不需治疗.故治疗前应明确诊断属何种病因.治疗对于器质性或功能性的心悸均有减轻或制止的作用.中医辨证以心血不足和心阳不振为主因.很多心脏病在发作时,只要患者自己稍加留意,就能发现某些症状.若出现以下症状时需认真对待,绝不能轻视,否则易发生。
水气凌心之心悸的临床特点是() A.心悸不宁,少寐多梦 B.心悸眩晕,胸脘痞满 C. 参考答案:E解析:心悸分为心虚胆怯型,症见: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而易惊醒,食少纳呆,恶闻声响,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心脾两虚型:症见:心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