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蓄电池充电电解液面变化 请问:12V电瓶在充电时电解液少了,应加电解液还是蒸馏水?

2020-07-27知识6

检查蓄电池电解液液面高度步骤是什么? 蓄电池每个单格抄电池的电解液液面高度应高出极板10一15mm。检测时,①使用内径为3-5mm的玻璃管,一端竖直插人蓄电池加液孔内,且与极板防护片相抵,另一端用手指堵住,②利用其真空度,当把玻璃管提起时,就把电解液吸人管内,电解液高度即为电解液高出极板的数值。当电知解液不足时,应补充蒸馏水。除非确知液面降低是由于电解液溅出所致外,否则不道允许补充硫酸溶液。因为电解液面正常降低是由电解液水分蒸发和电解所致。请问:12V电瓶在充电时电解液少了,应加电解液还是蒸馏水? 应加蒸馏水,家中用的纯净水也不错。水份的丢失主要是充电时水被电解,所以应该加水,不是加电解液。硫酸浓度过大对电池不利,产生硫酸铅,使电池容量减小。电解液比重(以。蓄电池在充电时电解液密度如何变化 一:铅酸蓄电池放电过程的电化反应1.铅酸蓄电池放电时,在蓄电池的电位差作用下,负极板上的电子经负载进入正极板形成电流I.同时在电池内部进行化学反应.2.负极板上每个铅原子放出两个电子后,生成的铅离子(Pb+2)与电解液中的硫酸根离子(SO4-2)反应,在极板上生成难溶的硫酸铅(PbSO4).3.正极板的铅离子(Pb+4)得到来自负极的两个电子(2e)后,变成二价铅离子(Pb+2),与电解液中的硫酸根离子(SO4-2)反应,在极板上生成难溶的硫酸铅(PbSO4).正极板水解出的氧离子(O-2)与电解液中的氢离子(H+)反应,生成稳定物质水.4.电解液中存在的硫酸根离子和氢离子在电力场的作用下分别移向电池的正负极,在电池内部形成电流,整个回路形成,蓄电池向外持续放电.5.放电时H2SO4浓度不断下降,正负极上的硫酸铅(PbSO4)增加,电池内阻增大(硫酸铅不导电),电解液浓度下降,电池电动势降低.6.化学反应式为:正极活性物质 电解液 负极活性物质 正极生成物 电解液生成物 负极生成物PbO2+2H2SO4+Pb PbSO4+2H2O+PbSO4二氧化铅 稀硫酸 铅 硫酸铅 水 硫酸铅二:铅酸蓄电池充电过程的电化反应1.充电时,应在外接一直流电源(充电极或整流器),使正、负极板在放电后生成的物质恢复成。蓄电池充电前后电解液液位差 急急急 正常充电基本不消耗电解液,充电前后电解液液位差不大。如果你长时间过充电,水分大量分解,则电解液中的水消耗过大,电解液液位就会差很多。电解液液位只要不低于外壳上标示的底限就没有问题。或电解液淹没极板就可以了新电瓶加电解液后需要充电吗 需要。新蓄电池在加入电2113解液之前,应将表面清5261理干净,把4102注液盖上的密封胶、纸布揭去,拧1653下注液盖。然后检查电解液的温度,不超过35℃时方可向蓄电池中加注电解液。加至蓄电池内的液面高度高出极板群上端l5毫米为宜。此时蓄电池内部产生化学反应,若电解液温度在35℃静置2~4小时后,即可接上电源进行充电。若电解液温度高达45℃以上,应采取通风或水浴进行降温,待蓄电池内电解液温度低于35℃以下时,方可进行初充电。蓄电池从加入电解液到初充电,最多不超过24小时。如是放置不超过期限的干荷电蓄电池,不需进行初充电,加注电解液后即可使用。扩展资料:注意事项:通常车辆的电瓶使用寿命是3年左右,使用习惯好的,可以用到5年以上,当然也要看电瓶的质量如何了。当电瓶到了2年多时,我们应该心里注意一下电瓶是否电量充足了,这个有的电瓶4S店监测不出来是否亏电,需要靠自行察觉,如果正常打火无力,比较拖拉,说明电瓶出现问题了,最好多跑一跑了。如果车在经常开的情况下,第二天打不着火,那么说明电瓶不存电,必须更换电瓶了。新更换的电瓶,要开车多跑跑,充满电。对于新的电瓶而言,要注意型号必须是一样的,然后尽量买品牌的蓄电池,。可维护 如果液面高度低于标准,要分析、检查造成液面过低的原因,即应区分是因充放电过程中的水分蒸发还是蓄电池壳体损坏而使电解液泄漏造成的液面不足。如果是水分蒸发,应加纯净。蓄电池使用四大误区之电解液误区 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有四大误区,奥孚在之前与大家一起分享了充电和使用误区。现在,再与各位一起谈谈电解液检查调整误区。随意添加电解液 有些车主发现蓄电池存电不足、。汽车电瓶液面下降可以加电解液吗???【分享经验】不管是汽车 电瓶,还是电瓶车电瓶,只要是铅酸蓄电池,有汽孔的都可以加?什么?这加液体有两种说法:一)电解液:因为电瓶里的液体是用蒸馏水加浓硫酸稀释约1:1.25左右,过浓会增加对铅极板的腐蚀,电解液浓度过低会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因电流减小而影响电解反应和电流量,所以这种电瓶中配制好的液体叫电解液。电瓶出厂后都配制好现成的电解液,而且计算好了容量,当到充满电后都在确保电瓶直立时不会溢出液体。实际在充电前(电瓶的电只剩11.5v时,电瓶的电解液处于最低档位,出厂时的新电瓶就是在放过电后,它的电解液还淹过极板上缘,为什么充满电电解液会明显上升呢?我专门做过研究,从那种透明外壳中看得清清楚楚,在充电过程中,电瓶内象烧开水沸腾了一样,从极板上泛出大量气泡,这就是铅分子在电解液中起电解作用,如果打开气孔盖就有酸味。我也为大量的形形式的电瓶加过蒸馏水,开始没经验,因为一边充电一边往上冒电解液,再用针筒分配均匀,等充满电后,再抽去溢在上面的液体。最后总结出:电瓶在充电前打开盖子看,液体在极板上方一公分为好,等充满电后因极板上附着大量气泡,电解液液面自然提高,但因。

#蓄电池#相对密度#汽车电瓶#电瓶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