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危重病人管理办法 危重病人护理的介绍

2021-04-10知识3

如何对危重病人进行护理风险评估 危重患者的风险评估、安全护理制度和措施一、危重患者护理的高风险因素1.观察病情不细致、预见性不强:由于危重患者的病情危重,病情复杂、变化快,年轻护士专科知识不足,没有预见性,容易失去最佳抢救时机,造成医疗纠纷。2.社会心理因素:由于疾病发展到不可逆性,导致患者死亡,亲属往往对导致患者死亡的每个细节都十分关注。而这种强烈的情绪可能进一步加深医护人员和亲属之间的误会,引起医疗和护理的纠纷。3.护患沟通不良所造成的风险:由于患者病情危重,对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过分关注,工作稍有不慎,会引致家属的误解和不满,同时,患者患病的自然过程或治疗、检查过程的风险都可能会使患者病情出现反复或加重。4.人为的失误(1)规章制度落实不严,没有严格按照医疗护理操作规程处理。如常用抢救设备没有定时检测,患者出现病情变化时,抢救仪器、机械突然故障。(2)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 护理记录必须保证真实、完整、及时、准确。它是反映患者病情变化、疾病治疗护理经过及其治疗效果的原始记录。二、安全护理制度1.制定完善医疗护理规章制度(1)护理等级制度 必须落实护理等级要求,危重患者15min-30min巡视1次,对病情变化做到心中有数。(2)。

危重病人护理的介绍 病情严重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的病人称危重病人。危重病人的病情严重随时可能变化,如果抢救及时,护理得当,病人可能转危为安,反之,即可发生生命危险。。

危重病人管理及抢救标准作业程序中规定的抢救措施有哪些? 1、病情危重、抢救患者须安置在抢救室。病情不允许搬动者,就地抢救。2、抢救工作应由科主任、护士长及主要负责人组织和指挥。医生未到达前,护士应根据病情采取应急措施(如吸氧、吸痰、建立静脉通道、CPR)。3、抢救工作及时、准确、有效。抢救人员要求有较强的抢救意识,技术熟练、动作敏捷、思想集中。4、抢救程序严谨,明确分工,紧密配合。抢救室内有常见急、危、重症的抢救流程。5、抢救药物及器材应做到“五定”:既定数量品种、定位放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抢救物品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用后及时补充,有记录并保持备用状态。6、严格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在抢救患者过程中,护士执行口头医嘱时要求准确无误,必须复述医嘱1遍,医师确认后再执行,保留安瓿至抢救结束。7、在抢救过程中,做好口头医嘱记录,抢救结束后医护双方共同核对后签字确认。8、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详细、客观书写抢救记录,补记抢救记录应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完成。9、认真做好抢救患者的各项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烦躁、昏迷及神志不清者,加床档并采取保护性约束,确保患者安全。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0、抢救结束后及时清理各种物品,并进行初步处理。

#危重病人管理办法#危重病人管理口号#危重病人管理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