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有人说古德里安很厉害,那么为什么他没有被授予元帅军衔?希特勒不喜欢他吗? 德国将军古德里机械化战争

2020-07-27知识16

有人说古德里安很厉害,那么为什么他没有被授予元帅军衔?希特勒不喜欢他吗? 分享专业知识,奉献原创精品,我是兵说,欢迎关注。古德里安是二战时期的名帅,如果要在二战名将里找出一位最适合担当古代骑兵将领的人,那就是古德里安了。古德里安出身军人世家,三代从军,在部队里很有威望。古德里安本人也绝非一般军人那样性格粗糙,反而是一位比较细心的人,有一些儒将风范。古德里安写了很多书,提出了装甲作战的理论。古德里安把这些理论跟实战结合起来,他率领的部队一度成为德国的绝对主力。但就在苏德战争进入关键阶段的时候,他和希特勒发生了争执。最早的激烈争执是因为基辅战役,古德里安主张奇袭莫斯科,不必合围基辅的苏军主力。而希特勒和多位德军将领认为必须稳住基辅才能推进,希特勒是个冒险主义者,也曾考虑支持古德里安的想法。但再三思考后,决定稳住基辅局面再说,古德里安对此颇为不满。进攻莫斯科出现问题后,古德里安主张先后撤,稳住已有的局面,而希特勒反对,两人爆发激烈争执,然后古德里安被撤职。后来苏德战场形势发生变化,希特勒决定重新起用古德里安,还故意把古德里安写的书放到自己的书桌上,然后勉励古德里安。古德里安再次出山,由于此时德军形势不妙,古德里安本身在战略上并不高明。战略已经出问题,战术也难以有效。苏联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和德国古德里安将军谁在装甲方面更厉害 闪电战只不过是机械化战争的入门,而大纵深才是机械化战争的成熟表现。我举个例子:在预备队方面,闪电战只留。古德里安与朱可夫,谁军事才能更高 古德里安的军事才能更高。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德语:Heinz Wilhelm Guderian,1888年6月17日-1954年5月14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位著名的德国陆军将领,最高军阶为大将,与曼施坦因、隆美尔被后人并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著名陆军战术“闪击战”的倡导人(闪电战原型是毛奇提出的)。古德里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提倡坦克与机械化部队使用于现代化战争的重要推动者,在他组织与推动理论下,德国建立了一支当时作战最具效率的装甲部队,屡屡击败敌军,古德里安也是联合兵种作战和前线指挥等战争型态发展的推动者。古德里安现今成为了德国发展装甲兵力的代表人物,被历史学家称作“闪击战之父”,同时也因为其急躁和直爽的个性而被部下取了个“急速海因兹”的绰号。闪电战之父是谁 海因茨·冯·古德里安,德国陆军一级上将,纳粹德国装甲兵之父,德国“闪击战”创始人。1888年出生于东普鲁士一德国陆军军官世家,1908年正式加入德国陆军,曾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他接受过正规而系统的军校教育,但对于坦克战则是勇于创新,无师自通而远胜他人。虽然英国的富勒和利德尔.哈特最早提出高速坦克战理论,并且世界上第一支实验性的装甲部队也是英国人最早在索尔兹伯里平原上组建的,但是,古德里安以惊人的执著超越了这些理论先驱,一手创建和训练了德国的装甲兵,可以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人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胜利都必须归功于这个人。因为在那时,单是以各方兵力和装备的对比来看,德国并不足以取胜任何一个欧洲强国,只是因为成功运用了高速坦克战(即“闪击战”)的战术,才使得德国人的胜利显得如此辉煌。古德里安提出的闪击战核心是:“以具有强大突击和机动能力的快速机械化进攻部队,集结大量作战飞机和机械化程度较高的的重炮,以向装甲兵提供迅速,炽密的火力支援,形成一种无坚不摧的突击力量,并产生令人胆战心惊的震撼,使敌人在惊愕中丧失斗志,使敌崩溃而非全歼敌军,由后续 部队完成清剿溃散敌军”。希特勒的上台为古德里安的。现在军事中摩托化部队还存在吗? (之前写成摩托车部队了) 多图预警!先说结论,摩托化部队现在肯定是存在的,摩托化和机械化其实是一个意思,指“车轮上的部队”.1…你认为古德里安是否是一位被后世高估了的将军? 古德里安,德国三名将之首,为什么是排第一,因为他是德国坦克装甲之父,闪电战缔造者。德国先进团战技术开拓者。他的出现让希特勒才有底气发动二战,小编以白话文的形式分析:1.古德里安前期是德国装甲部队的创始人之一。提出了坦克的升级方向:炮猛加厚。以及提出了装甲部队多兵种结合推进。是闪电战的基础。2.古德里安的战术影响了二战时期整整几十年。初期德国闪击波兰,横扫欧洲,就是靠着他的战术先进,高机动,高迂回。像一个刺客,一击毙命。3.后面的隆美尔,曼帅都是享受先进闪电战战术带来的红利各自发挥,一战封帅。隆美尔的北非沙漠之狐就是闪电战的非洲版本。以上可见古德里安对于第三帝国是多么重要。但是闪电战需要高歌猛进,以战养战,一路向前,中途不能被打断拦截。这就是后话了。苏联斯大林格勒不仅仅打赢了反击战。更多的是打掉了闪电战的气势。暴露了德国后劲不足的死穴。想了解更多军事、战争知识,请关注右上角头像-“LY传媒or 大杂烩”;LY传媒坚持原创回答,不做任何文字性抄袭;回答中引用的部分图片素材来自互联网,如侵则删;他人请勿抄袭,发现必举报。加关必互关。苏联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和德国古德里安将军谁在装甲方面更厉害 闪电战只不过是机械化战争的入门,而大纵深才是机械化战争的成熟表现。我举个例子:在预备队方面,闪电战只留很少的预备队,要求在开战后迅速打垮对方。而大纵深则将部队分为两大块,一部分用来打开缺口,另一部分则立刻从缺口向纵深突击。就后来实战来看,在突破敌方密集的反坦克火力阵地后突击部队往往丧失继续突击的能力,这时只有强大的预备队才能完成纵深突击。图哈切夫斯基在30年代就可以想象到以后的战场态势,而古德里安身处在40年代的苏德前线却不能明白这个道理,孰强孰弱我想一目了然的吧为什么一战时与同盟国浴血奋战的法国,到了二战却只能被德国吊打,六个周就沦陷? 一战时三大著名战役都是在法国境内展开的,法军浴血奋战,以极大的代价战胜德军。为什么在二战的时候,19…装甲步兵和机械化步兵有什么区别 [所谓摩托化步兵、装甲步兵和机械化步兵,主要是按照乘载车辆区分的。摩托化步兵概念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国战场的凡尔登战役,当时法军 为了紧急支援凡尔登要塞的防御战斗,紧急调用地方车辆,一晚之间迅速向前线 运送9 个师,从而在德军几乎要攻陷要塞之前,以这9 个师的兵力稳定了要塞的 防御.装甲步兵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当时德军按照德军装甲兵和创始人古德 里安将军“具备相同机动力和相同防护力”的思想首次创建了“装甲步兵”。但 因为坦克被置于优先发展的地位,装甲步兵的乘坐车辆不被希特勒重视。整个大 战中,德军装甲步兵主要使用的是敞开式、半履带式装甲汽车,因此,战斗中导 致德军步兵的大量伤亡,德国人力资源的逐渐枯竭。当古德里安将军就任德军参 谋总长时,准备改善这一个情况时,但德国的战争潜力已被明显削弱,不能合理 地分配战争资源,迫使德军大量使用摩托化步兵和徒步步兵配合坦克兵作战。同 期,美军也大量使用半履带式装甲车辆。但纵观整个二战,坦克与步兵的协同问 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各国针对大战中步坦协同中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为了更好地保证攻防作战的协同动作,从五十年代起,大量研制和。结合二战时德国对苏联的突然袭击谈谈机械化战争时期“闪电战”的基本思想。 闪电战是把装甲兵团集中起来组成突击兵团,依次完成对敌方阵地进行突破和后续的纵深作战任务。德国军队在攻势作战中的突破口是由突击集团打开的,装甲集团既要完成突破又要进行后续的纵深攻击任务其基本作战思想实际还是集中兵力、侧翼突击、向心合围、空地协同、同时打击敌人纵深和以对手重兵集团作为目标的特点以巴巴罗萨为例,当时德国陆军兵力的80%以上,空军的70%都被集中在东线,在西线仅仅维持最基本兵力在突击方向上,采取两翼包抄的战法,从薄弱处下手,形成钳形攻势,合围对方重病集团在闪击过程中,空军充当飞行炮兵,提供直接火力支援,并打击对方通讯、运输、指挥等脆弱节点当时闪电战有一个弱点,装甲集团即要担负突破防御阵地的任务又要进行纵深作战,德军装甲集团的力量在突破过程中会在大纵深的防御阵地中像海绵吸水一样被消耗,突击部队即使突破防御后也不再具有足够的冲击力向纵深发展

#二战德军#装甲部队#德国军事#军事历史#摩托化步兵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