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太尉”这个官职是多大的官? 在宋朝,太尉这一职位是存在的。但并不是什么大官,很多时候太尉是一个临时的官,打打仗的时候才有这个官职的,平时是没有的,就像第一个洪太尉,他只有天龙虎山时,才封个太尉。回来复了命之后,就不再是太尉了。原来是什么官,现在还做什么官。第二个,小王都太尉,都太尉只是驸马的别称,也就是都尉,是古代的官职之一,是有一定的历史沿革的:汉武帝时始置驸马都尉,驸,即副。驸马都尉,掌副车之马。到三国时期,魏国的何晏,以帝婿的身份授官驸马都尉,以后又有晋代杜预娶晋宣帝之女安陆公主,王济娶司马昭(晋文帝)之女常山公主,都授驸马都尉。至于第三个太尉,高太尉就是一个炼兵的官,相当于指导员什么的,是一个长期的官,因为禁军是不可没有人来管的,日常操练谁来管呢?那就高太尉了。宋朝在军方最高的机构是枢密院,最高的长官是枢密使。如果把枢密院比作中央军委的话,那末,不妨先把“太尉”的职权比作今天的国防部长兼总参谋长。但是,他又比现在的“防长”、“总长”的权限大得多:只要皇帝同意,他就有权随意调动全国各地的军队。姑且算是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兼国防部长兼总参谋长吧。
《水浒传》里,高俅这个殿帅府太尉究竟有多大的权力? 首先“太尉”这一官职起源于秦朝,只不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436316235过秦始皇统一之前,秦国将“太尉”称之为“国尉”,为全国最高的军事长官。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设立三公九卿,这个太尉就是三公之一。其乃是中国古代最尊显的三个官职,地位上与丞相、御史大夫相等。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三权分立”,在皇权之下,三公之间互不统属,直接隶属于皇帝。其中丞相管行政、御史大夫有监察之责,太尉则是主管军事。其要负责计划出征路线、管理调度武职官员、筹备武器粮草,同时督管三军,三军指的是陆军(广义)、禁军、水军。秦朝灭亡之后,西汉帝王认为“太尉”的军事权力过大,遂将“太尉”设定为临时性的虚职,国家有需要的时候,皇帝会指定某某人为太尉,没有需要的时候太尉的官职将会被剥夺。主管军事的职权则是被大司马大将军取代。所以汉朝的太尉没什么实权,正是因为这样,曹操他老爸曹嵩才可以拿钱搞了个太尉的官职。当然了,人家名义上还是三公之一,按照东汉时期的制度,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太尉管军事,司徒管民政,司空管监察,分别开府,置僚佐。此时的太尉最然名为军事主官,但并无实权。军队由各将军、校尉统领,太尉不能直接。
宋代“太尉”这个官职是多大的官? 太尉是正二品,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是国家军队的最高长官,宋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431356566朝还有另外一位太尉狄青。太尉高俅,上将国防部长太尉是三公之一,正二品,高于节度使的从二品。元丰改制后,太尉为武散官第一级,所以对应为上将。水浒中高俅掌控国家正规军禁军,80万禁军教头林冲、王进都是他的下属,身为制使的杨志也是他的部下。而且高俅能节制10个节度使(相当于大军区上将司令员)征讨梁山。水浒上也说,高俅帐下牙将极多。可见不同于枢密院,高俅的殿帅府是实际掌控统兵权的,但没有调兵的权利(枢密院的权限),类似传统兵部的职能,所以高俅的职位对应为国防部长。扩展资料:太尉的职权太尉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宋代“太师”是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之一,正一品,高于三公(太尉、司徒、司空),所以相当于宰相。但当初宋太祖唯恐宰相权柄过大,不利于皇帝专制,因而采用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军政大权归枢密院掌握,而财政大权则由三司使掌握,宰相所掌仅限于民政了。在军、财、民三权分立中,枢密使与宰相“对掌大政”,“号为二府”。宋初三师三公只是作为升迁资序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