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余华九十年代写作的特点 余华写《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作者是想表达些什么

2021-04-10知识7

余华在80年代和90年代写作有哪些差异? 余华的写抄作在80代和90代有明显袭的差异。八十年代的余华对bai暴力、苦难、死du亡、杀戮zhi情有独钟。“源于和现实dao的那一层紧张关系”,他的《现实一种》、《四月三日事件》、《世事如烟》等小说,充满了对“暴力”和“死亡”的精确而冷静的叙述。这些小说在叙述过程中往往采用“局外人”的叙述视点、不动声色的叙述态度和精细甚至华丽的叙述语言,远距离地、不厌其详地描写血腥场景和残忍行径。这个时候的余华小说唤起的,显然是人们对某种存在、某种现实秩序的恐惧和颤栗;同时也在80年代的先锋实验小说写作领域体现着独特的意义和价值。而90年代以后,余华的写作完成了一次新的转型。这一时期余华的创作以长篇小说为主,多讲述平民的苦难和命运,他们对苦难的承受和对命运的抗争,以及在平常生活中铸就的“相依为命”的力量。叙述风格也趋向平实、朴素,以及含而不露的温情和幽默。《呼喊与细雨》、《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多是如此。

90年代的余华小说有怎样的文学特点? 如果说余华80年代小说的美学价值在于对传统小说写作模式和审美惯性的根本颠覆,使先锋实验小说达到一个新的高度,那么,90年代的余华小说则领导了先锋派小说的又一次历史性突围:从颠覆传统小说的写作模式和审美惯性,到颠覆现代小说过于人为的叙事机制和过于矫情的情感流露。或许,历史地看,余华在中国当代小说写作尤其是八九十年代先锋实验小说写作中,将可能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人物:“余华前”的写作,文本的实验意味体现在对“所叙之事”和“事之所叙”的极度关注上;而“余华后”的写作,则体现出一种平实冷静的平民立场,以“后现代主义”的日常经验和冷漠叙事消解现代主义沉重的自我表现和隐喻象征。“余华后”的作家们活跃在90年代的文坛,他们中有朱文、韩东、东西、皮皮、刁斗、棉棉、卫慧等。

我国的先锋小说作家余华在20世纪90年代的写作方式是怎样的? 余华,在20世纪90年代初写作《在细雨中呼喊》开始,尝试新的写作方式。他意识到,作家的想象力,和对于“真实”的揭示,并不一定都要采取与日常生活经验相悖的方式。这种风格的变化,来源于他与现实的态度的调整。他写道,“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内心的愤怒渐渐平息,…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与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在他此前的中短篇中,时间和空间是封闭、抽象化的,缺乏延展性的,排斥日常经验的。而20世纪90年代的几部长篇(《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不再排斥日常经验,依旧冷静、朴素、有控制力的叙述中,加入了含而不露的幽默和温情。透过现实的混乱、险恶、丑陋,从普通人的近乎灾难的经历和内心中,发现生活的简单而完整的理由,构成作品的重心。

#余华九十年代写作的特点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