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中国的标点符号 现代的标点符号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用的?中国使用过外国标点吗

2020-07-27知识8

现代的标点符号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用的?中国使用过外国标点吗 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的文字排版是从右到左竖着排,并且没有标点符号。这使得一句话可能因为不同的断句而产生不同的意思,直到近代,中国的文人学者才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制定出一套属于汉字的标点符号系统。现代标点符号的诞生1920年2月2日,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第53号训令—《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批准了由北大六教授联名提出的《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方案》。我国第一套法定的新式标点符号诞生,成了语言文化发展史上值得记录的一笔。1919年4月,以胡适为首,包括钱玄同、刘复、朱希祖、周作人、马裕藻在内的六教授,极不愿看着“现在的报纸、书籍、无论什么样的文章都是密圈圈到底,不但不讲文法的区别,连赏鉴的意思都没有了”,在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一次大会上,他们提出了《方案》,要求政府颁布通行“,。()《》”等标点。11月底,胡适对上述方案作了修改,把原方案所列符号总名为“新式标点符号”,此年被批准。中国使用过外国标点吗鸦片战争以后,新思想传入,西洋标点也跟着进来了。第一个从国外引进标点符号的是清末同文馆的学生张德彝。同文馆是洋务运动中清政府为培养外语人才而设立的,张德彝是第一批英文班学生中的一员。同治七年(1868年)二月,退役驻华。中国的标点符号共有几种? 按1995年国家技术监督局《标点符号用法》规定,常用的标点符号有16种,其中点号7种,标号9种.细分如下:句末点号3种:句号、问号、叹号.句内点号4种:逗号、顿号、分号、冒号.标号9种:引号(包括单、双)、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包括单、双)、专名号.中国何时开始使用标点符号 中国的古籍,没有类似今天使用的标点。古代有些文字(例如甲骨卜辞)有时用分行或隔离来表示停顿,这种情况也并不普遍。所以历来认为学会断句是读书的基本要求。汉代表示断句的符号是“、”和“”。“、”用来表示较小的停顿,“”表示较大的停顿。20世纪初发现的汉简《流沙坠简》中有使用了这种符号的简片。“”和“、”汉朝人称之为句读这两种符号到了宋代才逐渐推广使用,但形态有些改变。一种是句号用。读号用“、”;另一种是句号读号都用同样的点,句号的点用在字旁,读号的点用在两字之间。宋元时代出版的书籍,特别是经书,一般不加句读。句读符号多用于教学或校勘方面。宋刻本也有仿照校书式印上圈点的,但不多见。元明刻本小说多在句子的末了加圈,也有一律用“、”或用。的。有些戏曲和启蒙读物也采取这种方法。此外,明刻本小说还增添了人名号和地名号,前者是在人名右边加一条直线,后者是在地名右边加两条直线。标点这两个字,始见于宋代。《宋史·何基传》:“凡所读,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4b893e5b19e31333363353761无不加标点,义显意明,有不待论说而自见者。这里的标点指的是阅读古书时添加的句读符号,即所谓旧式标点。新式标点。中国标点符号的起源 古时候写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读起来很吃力,甚至产生误解.到了汉朝才发明了“句读”符号.语意完整的一小段为“句”;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顿的一段为“读”(念,相当于现在的逗号).宋朝使用“.”,“,”来表示句读.明代才出现了人名号和地名号.这些就是我国最早的标点符号.1919年国语统一筹图备会在我国原有标点符号的基础上,参考各国通用的标点符号,规定了12种符号,由当时教育部颁布全国.建国后,出版总署进一步总结了标点符号的用法规律,于1951年刊发了《标点符号用法》,同年10月政务院作出了《关于学习标点符号用法的指示》.从此,标点符号才趋于完善,有了统一的用法.1990年4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修订颁布了《标点符号用法》,对标点符号及其用法又作了新的规定和说明.中国什么时候有标点符号 1920年2月2日,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第53号训令—《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批准了由北大六教授联名提出的《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方案》。我国第一套法定的新式标点符号诞生,成了语言文化发展史上值得记录的一笔。1919年4月,以胡适为首,包括钱玄同、刘复、朱希祖、周作人、马裕藻在内的六教授,极不愿看着“现在的报纸、书籍、无论什么样的文章都是密圈圈到底,不但不讲文法的区别,连赏鉴的意思都没有了”,在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一次大会上,他们提出了《方案》,要求政府颁布通行“,。()《》”等标点。11月底,胡适对上述方案作了修改,把原方案所列符号总名为“新式标点符号”,次年被批准。中国的标点符号是谁发明的? 1919年4月北大六名教授胡适、钱玄同、刘复、朱希祖、周作人、马裕藻在国语统一筹备会上提出方案,要求颁布标点符号进行文章鉴赏,于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至此我国第一套法定的标点符号诞生了。但最早从国外引进标点符号的是清末同文馆的学生张德彝,都记载在一个以\"述奇\"为名编成小册子中,在在1868年-1869年期间,他完成了《再述奇》。这本书中介绍了标点符号,为中国语言符号的发展带来了新风向。中国何时开始使用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不可小觑我国最早的古书是没有标点的。大约在汉代,开始使用句读。到了宋代,开始使用圈点。到了明代又出现︴和‖,分别用来表示人名和地名。这些简单的符号可以看作是我国传统的标点符号;但它是很不完备的,长时间里也没有得到广泛使用。进入20世纪,一些学人开始向国内介绍欧美最通行的一些标点符号。并根据古代的句读符号,参考西洋方法研究制定出了适合中国文字需要的我国最早的新式标点符号。1919年4月,以胡适为首的六教授提出《方案》,要求政府颁布通行“,。()《》”等标点。11月底,胡适对上述方案作了修改,把原方案所列符号总名为“新式标点符号”,此年被批准。1920年2月2日,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第53号训令—《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批准了由北大六教授联名提出的《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方案》。我国第一套法定的新式标点符号由此诞生,成了语言文化发展史上值得记录的一笔。新中国成立后,有关方面对原标点进行了研究整理,1951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署公布了《标点符号用法》。共列标点符号十四种,包括句号、逗号、顿号、分号、引号、冒号、问号、感叹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专名号、书名号、着重号。20世纪60年代,汉字文稿。中国古代有标点符号吗 我国最早的古书是没有标点的。大约在汉代,开始使用句读(dou)。大致是语意已完的较大的停顿叫做“句”,语意未完而需要稍作停顿的叫做“读”。到了宋代,开始使用圈点。在相当于句号的地方用圈。在相当于逗号的地方用点(,)。到了明代又出现︴和‖,分别用来表示人名和地名。这些简单的符号可以看作是我国传统的标点符号;但它是很不完备的,长时间里也没有得到广泛使用。进入20世纪,现代白话文的使用日渐广泛,人们迫切需要有比较完备的新的标点符号。一些学人开始向国内介绍欧美最通行的一些标点符号。并根据古代的句读符号,参考西洋方法研究制定出了适合中国文字需要的我国最早的新式标点符号。新中国成立后,有关方面对原标点进行了研究整理,1951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署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339666130公布了《标点符号用法》。共列标点符号十四种,包括句号、逗号、顿号、分号、引号、冒号、问号、感叹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专名号、书名号、着重号。20世纪60年代,汉字文稿的书写和出版物的排印由直行改为横行,某些标点符号的用法也有了新的发展变化,有必要对原规定进行整理。1987年初,国家语委成立《标点符号。中国的标点符号是谁发明的? 在1919年4月份,胡适、钱玄同、刘复、朱希祖、周作人、马裕藻6名教授很不原因看着“现在的报纸、书籍,无论什么样的文章都是密圈圈到底,不但不讲文法的区别,连赏鉴的意思都没有了”。所以在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一次大会上,他们提出了《方案》,要求政府颁布通行“,。()《》”等标点符号。1920年2月2日,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第53号训令—《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我国第一套法定的新式标点符号从此诞生。因为古代乐器一般不添加标点符号,否则会给未经训练的人造成阅读困难。因此,1919年,马玉藻,朱熹祖,钱玄同,刘甫,周作人,胡适等人共同提出新标点动议,上海商报于1919年2月出版了胡适的“中国哲学史纲”。这是第一本用白话和新标点写的“新书”。1920年,在陈独秀和胡适的支持下,王渊在上海一家小型出版社出版并出版了“水浒传”。这是中国首次使用标点符号发表经典书籍。标点符号的使用在促进汉语白话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扩展资料:第一个从国外引进标点符号的人是清末同文馆的学生张德彝。同文馆是洋务运动中清政府为培养外语人才而设立的,张德彝是第一批英文班学生中的一员。同治7年(1868年)2月,前驻华公使浦安臣带领“中国使团”出访欧美,。为什么中国的文言文没有标点符号? 没有标点的话,如何判断断句、以及一句多意的情况下,如何抉择(法律文书等)。

#标点符号#读书#文学#胡适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