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局长是正处级干部吗 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新

2021-04-10知识0

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历程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若想凤凰栖,先把梧桐栽。开发区坚持“园区即城区”理念,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立足长远,致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建成经发大道、春一路等主要干道40多公里以及相应的次干道和907米春顺大桥等道路桥梁设施,形成了纵横交错的道路网络和相配套的水电管网系统;对经发大道等主干道进行了全面绿化,绿化面积85万平方米,2012年被省绿化委员会评为“森林园区”;污水处理厂投入正常运行,日处理污水量已达5200吨;保障性住房建设4栋2.7万平方米已投入使用,14栋6.8万平方米正在施工建设,已完成第二层主体结构施工;设施一流的义务教育学校—经都学校建成投入使用,并引入北师大教育教学管理团队管理,致力打造一流名校;2011年,客商服务中心大楼竣工并投入使用,创造了“开发区速度”。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幅增加,园区承载力显著提升。产业聚集成效明显。按照“新型产业园、新型生态园、新型低碳园、新型效益园”的要求,以构筑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为主线,着力打造科技创新区、名牌集聚区,2010年被列入江西省产业经济“十百千亿工程”工业园区和全省首批十个创建生态工业园区试点单位之一。注册企业600多家,区内现有高新技术企业15家(其中市本级11家),。

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经济发展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47.6亿元,同比增长11.6%。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02.67亿元,同比增长4.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02.2亿元,同比增长13.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42.73亿元,同比增长11.8%。全年财政总收入200.36亿元,同比增长34.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32.4亿元,同比增长43.4%,财政总收入并列全省第4位。全年进出口总额16.53亿美元,同比增长44.3%,其中:出口总额14.93亿美元,同比增长48.7%。宜丰万国矿业成功在香港上市,袁州英龙橡胶在天津股权交易所上市交易,成为我省首批在“新三板”上市的企业,宜春海关设立工作有序推进。进位赶超取得新成果,经济发展实现“一突破、四跨越、七靠前”: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突破两千亿元;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分别跨越两百亿、百亿、五百亿、千亿大关;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增速、工业用电总量、中石化成品油销量增幅、外贸出口增幅、新增贷款及增幅均居全省前列。宜春钽铌矿可开采氧化锂的储量为110万吨,占全国的31%,世界的12%,居矿石锂矿的世界首位。宜春决策者当机立断,提出了发展锂电新能源产业的全新构想:以锂云母矿资源为依托,对锂资源进行精深加工。

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基本信息 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宜春市中心城区北部,320国道与沪昆高速公路交汇处。2003年开始建设,2013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园区建成面积逾35平方公里,规模以上企业140余家,园区常住人口7万人。自成立以来,开发区紧紧依托宜春的工业基础和资源条件,积极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宜万工业走廊建设,不断完善产业规划,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构筑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为主线,形成鲜明的园区定位,建有国家锂电新能源产业基地和机电产业基地、医药产业基地。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形成了锂电新能源产业、机电产业、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等四大主导产业,聚集了济民可信、江特电机、宜春重工、南氏集团、科伦医疗、兴发铝业、雄塑科技、福斯特、海佳电器、创维电子、百神药业、金利达、盛富莱、广汇家居、六星汽车等一大批骨干企业。截至2014年底,全区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60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18亿元。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分别是市委、市政府的正县级派出机构,在开发区范围内行使市级职能部门行政管理权和有关社会事业管理职能。到目前为止,园区已有内设机构12个,分别是党政办公室(增挂组织人事局牌子)、监察局(与纪工委。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