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舞蹈与彝族舞蹈风格有哪些不同?为什么?蒙古族的舞蹈 蒙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舞蹈久负盛名。十二世纪中,蒙古民族就流行一种舞蹈叫“踏歌”。。
元代宫廷乐舞总称为什么,包括什么? 元代宫廷乐舞,总称乐队(即队舞)。它包括《乐音王队》《寿星队》《礼乐队》《说法队》四个队,分别用于元旦、天寿节、朝会等场合。每一队里又包括十个小队的表演。由“引队”开始,接着是各种音乐舞蹈小队的表演。“引队”中有执“戏竹”的女乐人,类似宋代队舞中的“竹竿子”,主持报幕念致词;有持笏(一种手版)的礼官乐官为引队之首。各小队的表演包括了优美的汉族舞蹈和蒙古族舞蹈,有披甲执戟的武舞,有蒙古族色彩的面具舞,有扮佛神飞天的形象,有手持宝盖、伞盖、明扇、孔雀幢的群舞演员。舞蹈多用汉族风格的服饰,诸如:髻冠、太平冠、束发冠、唐巾、彩衣、云肩、翠花钿、牡丹花、锦绣衣等。伴奏乐曲以汉族乐曲占多数,如《太平令》《水仙子》《万年欢》《长春柳》《美沽酒》等,也有蒙古族乐曲《金字西番经》《吉利亚》等。所用乐器仅有笛、筚篥、仗鼓、板等。乐器种类少而单调。虽然关于舞姿动作的记载少见,但我们从所伴奏的乐器单调这一侧面,则可以想见舞蹈及整个队舞表演的枯燥。山西曲沃乐伎砖雕方响、拍板、羯鼓、竽值得一提的是《说法队》表演中,反映了一定的宗教内容,如戴僧帽,穿紫禅衣,手持念珠的僧侣形象;执拂尘穿道袍的道士形象;佛菩萨。
元代宫廷乐舞机构的管理机构怎么设置? 元代宫廷乐舞机构是在礼部设立仪凤司和教坊司,管理乐工艺人,并掌握供奉祭祀宴享等,另有太常礼仪院管理礼乐祭祀宗庙社稷等。可见,元代宫廷乐舞机构是有一定规模,制度也比较完善的。据《退宫人引》写到:“少年十五二十时,中宫教得行步齐。春罗夜剪绣花帖,阶前夜舞高夔丽。舞困楼阑过三十,内家别选蛾眉入。宫廷舞伎少年时入宫,中年人老色衰即出宫,生活及其地位是低下的。当时朝中下令乐人舞伎平时要穿皂色背心,不得戴金挂银装饰打扮等。她(他)们是很受歧视的。当时少数豪门贵族养家伎,好像并不被人称赞,《归田诗话》记载,元人杨廉夫晚年居松江,养了几个家伎为妾,名叫竹枝、柳枝、桃花、杏花。她们皆能歌善舞,吹拉弹唱,被当时豪门贵族争相迎致。有歌谣《嘲杨廉夫》为证:“竹枝柳枝桃杏花,吹弹歌舞拔琵琶。可怜一个杨夫子,变作江南散乐家。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元代宫廷舞蹈发展的线索:宫廷“乐队”(即队舞)承袭宋代队舞的基础并融进了蒙古族的礼俗及音乐舞蹈成分,创新虽少,但规模布局都比较完整。唐宋大曲之传承在元代仍有遗绪,《白沙细乐》《海青拿天鹅》也有歌舞大曲的一些特征。另外,散见于一些资料中的舞蹈,如《八展舞》《昂鸾缩鹤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