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迟的报告文学有哪些? 徐迟(1914.1O.15— 徐迟(1914.1O.15—)原名商寿,浙江吴兴人。1931年至1933年,曾先 后就读于苏州东吴大学和燕京大学。1933年开始写诗。1936年出版第一部诗集《二 十岁。
徐迟的报告文学涉及了题材? 从题材上看,徐迟的报告文学最先涉足神奇的科学王国,推崇知识的力量,为献身事业的科技工作者立传塑像,如科学家周培源(《在湍流的涡漩中》),植物学家蔡希陶(《生命之树常绿》),地质学家李四光(《地质之光》)等等。在这些人物中,数学家陈景润(《哥德巴赫猜想》)的形象最为动人。陈景润是一个性格内向、孤僻自卑、体弱多病的“畸零人”、“丑小鸭”,他过分敏感,过于早熟,对生活无所知也无所求。然而,命运并不特别怜爱他,误解、歧视、诽谤、扭曲,始终像影子一般缠绕着他。对此,陈景润无法辩说、无法抗衡,只能更深地躲进数学王国,以求解脱。他把自己的“全部心智和理性”寄托在事业上,以惊人的毅力跋涉在数学的崎岖山路上,终于登上了1+2的台阶。作者通过人物外相的愚拙木讷反衬出陈景润内在的辉煌生命价值,透过人物的艰窘显示出社会的荒唐,较为真切地再现了陈景润的思想品格和个性特征,赞颂了他对科学的痴狂和迷恋。徐迟第一次对科学工作者进行热情的讴歌,这在当代史上知识分子一直被视为改造对象,从未加以正面描写的背景下有着开拓式的意义,在报告文学的题材和主题上是一次重要的突破。同时,在描写这些人物时,作者以严峻的笔触披露长期以来他们。
读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有感 读后感:前几天,看了青年批评家李云雷的“重读《哥德巴赫猜想》”的文章。也许文章经过岁月的沉淀,以彼时彼地来看这篇当时曾轰动一时的作品,会更客观和理性,也会更能看出它成功的原因。作者从徐迟的这篇报告文学所产生的巨大的轰动效应,而到90年代他所写的《来自高能粒子的信息》的反应平平。这种反差的现象,作者不是简单从艺术的角度或者科学的角度去分析。而是把它放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中来分析。《哥德巴赫猜想》写作时,是人民文学主动邀请的,这是为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所做的一种思想和舆论准备。可以说是时代所需,那时正是知识分子的转型期,从文化大革命对知识分子的摧残到逐渐的恢复。《哥德巴赫猜想》写出了知识分子的心声,所以才会引起反响。徐迟之前曾是以诗歌而引起关注的,之后转向报告文学。但诗人的富于激情的语言结合科学的客观性,而成就了文学与科学的完美结合。完美的艺术,知识分子对知识的渴求,国家对知识的重视。大环境和小环境的需要,正是它成功的原因。而90年代徐迟的报告文学,却反响平平。不是因为他的艺术水平的欠缺。而是当今的环境,在市场环境,消费主义,享乐观念的坏境下,金钱成了衡量一切的标准。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