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里的汉中王是谁 刘备刘备(公元161年-公元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
三国演义里的汉中王是谁 刘备刘备(公元161年-公元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百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度少年与公孙瓒拜卢植为师求学,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与关羽、张飞先后救援过北海孔融、徐州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期颠沛流离,投靠过多个诸侯,后于赤壁之战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建立蜀汉问政权。陈寿评刘备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自己也曾说过,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答国号汉,年号章武,史称蜀或蜀汉,占有今四川、云南大部、贵州全部,陕西专汉中和甘肃白龙江一部分。公元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终年63岁,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一说太宗)[1],葬惠陵。后世有众多文艺作品以其为主角,在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庙为纪念。你也可以看 第七十三回 玄德进位属 汉中王 云长攻拔襄阳郡
三国中曹操称魏王,孙权称吴王,为何刘备称汉中王而不是蜀王? 相信对于三国比较了解的人都知道,三国被称为当时历史的鼎盛时期,它分为魏蜀吴三国,而吴国是由孙权称王,魏国是由曹操称王,蜀国则是由刘备称王,但是虽然都是占山为王,但是却有着不同的称谓,曹操称之为魏王,孙权称之为吴王,而刘备却称之为汉中王,这是什么原因呢?接下来就来具体说一说。其实对于曹操和孙权来说,他们的称谓相对来说比较正常,而刘备却没有被称之为汉王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刘备心中一直有复兴汉朝的决心,所以本身有着仁义之心的他,是不愿意称为汉王的,这样子也是对于汉朝的一种篡夺,所以他也就称自己为汉中王,这样子也是给他自己心灵上面的一个安慰。同时,刘备称之为汉中王,而不是蜀王,也是和本身蜀国的一些社会制度有一定的关系,在蜀国基本上诸侯国内的一些政权都是由诸侯国的权利掌控者来进行相应的决定,可以不用经过汉中王的批准,所以相对来说并没有太多的要求,而如果称之为蜀王的话,自然就和汉王没有什么区别,大家也都知道汉王刘邦,那样子就代表了一个中央集权的统治。所以说,刘备称自己为汉中王,而没有称之为蜀王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当时的社会阶级以及他个人的精神品格有一定的关系,当然,正是因为这样对汉朝忠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