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看过来,这里有你要的金子

2020-07-27新闻7

周日再说后市,今天是周末充电时间。

需求已收到:

定制家居分析后续奉上,今天先接续上周智能汽车的文章,说说软件定义汽车(Software Defined Vehicles, SDV)

本文约3500字,阅读需7分钟,支持一滑到底看结论,请拒绝白嫖,点赞在看。

随着软硬件和新技术的共同发展,汽车行业将由“机械定义汽车”逐步走向“软件定义汽车”。

“软件定义汽车”的基石则是“电子定义汽车”。

根据摩根斯坦利研究中心的调查结果,汽车电子占整车成本比例从1980年的5%,每10年上升10-15%,2020年已达到50%。

根据麦肯锡,每个车平均的软件和电子电气相关内构快速增长。2016年,软件能占到一辆D级豪华轿车全部内构的10%,而这一占比的增速将达到每年11%的复合增长率,在2030年将达到30%。

SDV未来就是做为车端软件层,融入车联网的。

车联网概念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就进入公众视野,到现在代表5G成熟技术的R16标准冻结,车联网基建方兴未艾(详见往期文章)。

10年时间,相比自动驾驶(ADAS车规级功能)这个终极目标,由于智能座舱安全标准要求较低,因此是SDV落地更早的领域。

这里面主要离不开两件事:

OTA模式(Over-The-Air technology,即空中下载技术)的引入:

这对汽车网联化和智能化的推进至关重要,由于它满足了用户和车企售后维护双方的需求,装配率迅速提升(中国乘用车新车装配率2018年12%,2019年升至19%,装配量同比增60%)。

中控屏的渗透率提升:

2017年20万以上车型液晶中控屏渗透率已达84.1%,至2019年20万以上车型渗透率已达100%;12万以下车型渗透率也从2017年的47.8%提升到2020年的73.1%。

围绕智能座舱,整车厂、互联网、传统Tier1厂商等三方势力,已先展开博弈争夺,各有优劣势。

整车厂拥有成熟的汽车研发、生产、供应链体系,但是软件开发能力不足,也无互联网公司广泛的应用生态。

互联网巨头虽然拥有完善的应用生态,极强的底层系统开发能力,但是与整车厂的合作经验不足,对硬件集成开发的经验不足。

传统Tier1级供应商虽然没有互联网巨头的应用生态与开发底层操作系统的能力,但具备一定的系统定制能力,这是整车厂商并不具备的;

而相较于互联网企业,Tier1企业还具有丰富的车规级硬件开发能力,拥有与车厂合作开发的丰富经验,也更容易获取核心基础数据,这是互联网公司不具备的。

智能汽车由于安装大量的传感器/处理器以及越来越多的人机交互,因此可产生大量的数据,根据不同应用主要分为:

行车工况数据:

包括操控、使用、工况、性能数据,关系着车辆行驶安全,目前是牢牢掌控在车企手中。

环境数据:

来自地图数据,主要由地图商和车企共享。

用户数据:

来自人车交互的数据,是未来增值服务核心部分,主要透过提供车载信息娱乐服务等来获取。

未来最大的市场空间,一定是用户数据变现。

互联网巨头拥有成熟的购物、支付、社交等应用生态垄断优势,理论上可将成熟的生态移植到车载信息平台,在三方势力角逐中更强势。

2014年,苹果推出Carplay投影模式,谷歌牵头成立OOA(开放汽车联盟),并于同年6月推出Android Auto投影模式,不过推广效果并不理想,如丰田已明确表示不支持。

2016年,谷歌又推出Android Auto嵌入式操作系统,整车厂可基于此开发车载信息服务终端及其应用,大大节省了技术研发投入,但整车厂商不愿接受操作系统的版本升级、管理及第三方信息娱乐系统应用的审核权都掌握在谷歌手中。

总的来说,车企不愿把汽车数据共享给互联网公司,也不愿意互联网公司掌控车载信息娱乐系统。

由于缺少软件基因,车企在和互联网公司的博弈当中,会倾向寻求外部供应商的合作,这里面就包含传统Tier1、Tier2级供应商。

2025年千亿规模的智能座舱,行业红利我们怎么分享?几条路径:

传统Tier1(座舱电子供应商),通过提高自身软件实力向产业链上下游渗透获取单车价值量上升,受益标的:

德赛西威(002920.SZ)+均胜电子(600699.SH)

Tier2(芯片/专属操作系统/中间软件层供应商),随着智能座舱软件占比上升带来单车价值量提升,受益标的:

中科创达(300496.SZ)

Tier2(高精度地图商),随着未来智能座舱与ADAS融合而价值量日益上升,受益标的:

四维图新(002405.SZ)

供应商多以项目开发的形式开展业务,目前正逐步增加分成收费(按销售量和单价的一定比例)、升级服务费等盈利模式,市场量、价空间逐步打开。

除此之外,它们也有望最终成为座舱解决方案集成商(所谓Tier0.5)。

要达到这个目的,它们需要具备:提供专属操作系统的能力,和提供座舱域控制器解决方案(计算平台)的能力。

不过已经有互联网巨头先来占坑Tier0.5了。

这要从BATH说起。

2015年起,BATH先后完成在车联网领域的技术及生态布局。

(BATH车载操作系统)

(BATH汽车生态布局)

百度(B)的优势在于对AI技术的布局,更偏向自动驾驶领域的发展,即车路协同,走的是更高难的赛道,资产模式更重,和传统汽车产业的绑定更多。

目前,搭载百度车联网功能的汽车品牌已超过60家,上市车型达300余款。

智能车联平台Apollo生态的合作伙伴规模已达182家,涵盖整车及零配件制造商、造车新势力、传感器及芯片制造商、服务器供应商、运输服务提供商、自动驾驶系统供应商,

合作宽度上已辐射OEM、Tier1、核心供应商、出行服务商、新兴公司、基金投资机构,相关政府及研究机构,是目前全球涵盖产业最为丰富、最为全面的自动驾驶生态。

相比之下,阿里(A)腾讯(T)两家都更侧重软件生态,带着浓厚的移动互联网色彩,将车机看作手机生态的延伸,或者第二战场。

华为(H)则凭借强大的软硬件优势、现金流能力,要包揽B和AT的活,要做自动驾驶、车路协同,也做软件生态,更要做手机车机一体化,崛起迅速,大有后来居上之势。(鸿蒙生态是当前的短板)

华为的厉害之处,是自我定位为汽车增量部件供应商,也就是直接做为Tier1,甚至是Tier0.5供应商杀入市场。

这当然和华为掌握了信息通信技术(ICT)的优势有关。

通信模块是华为的业务强项,早在十年前,华为就开始研发车联网模块。

直到2013年12月,华为在上海正式发布了华为车载模块新品ME909T,正式进军车联网。

2019年,华为正式宣布杀入汽车领域,提供全栈式智能网联汽车解决方案,智能网联、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和云服务五大业务板块齐头并进。

智能网联方面,发布全球首款支持车路协同C-V2X技术的5G模组MH 5000,功能强劲,售价极 具竞争力。

智能驾驶方面,聚焦L4级解决方案,打造“系统架构可伸缩”的开放式MDC智能驾驶平台。

智能座舱方面,打造CDC智能座舱平台,已推出轻量级产品,车联网分布式平台HiCar,未来将基于鸿蒙OS打造“1+8+N”IoT生态。(中短期手机映射HiCar过渡,长期鸿蒙车机操作系统发力)

智能电动方面,打造VDC智能电动平台发力汽车电动化,多形态电驱、充电及电池管理系统mPower已通过ASILD认证;直流快充模块HiCharger直击行业痛点。

云服务方面,Octopus八爪鱼提供高效、便捷的自动驾驶云开发服务;OceanConnect车联网云服务,打造开放的端、云智能网联解决方案。

HiCar生态合作伙伴已经超过30家车厂,包括奥迪、一汽、广汽、北汽、奇瑞、江淮等车企已经加入,合作车型超过120款,目前已在比亚迪汉、新宝骏RC6及E300等车型上量产落地。

由于华为要寻求最小阻力的发展路线,因此提出“端-管-云”体系,特点是带着一众软硬件厂商一起干。

其他Tier1、Tier2供应商,自己做不了Tier0.5,也可以做Tier0.5的生意。

这种抱团特性,自然深受我们A股投资者欢迎。

下面直接看一下华为目前的合作方:

今天的重点个股简况梳理:

德赛西威(002920.SZ):国内车机龙头,汽车智能化国产先锋,沿袭德国西门子技术基因,主营产品包括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空调控制器、驾驶信息显示系统等前装车机产品。7月13日预告Q2扣非增长73.7%(单增长,营收尚未公布)

中科创达(300496.SZ):并购整合Rightware公司,建立围绕“Kanzi”的智能汽车业务生态,与超过40家全球领先的汽车品牌车厂和数十家一级零部件供应商在操作系统平台技术和智能驾驶舱平台方面展开合作,2019年智能汽车业务占公司收入26%。7月9日预告Q2扣非增长257.6%(单增长,营收尚未公布)

均胜电子(600699.SH):通过收购整合布局汽车电子系统(通过普瑞开展HMI业务和E-mobility业务,JPCC负责智能车联业务,获得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MQB平台和MEB平台订单)、汽车安全(收购KSS和高田,配套特斯拉)及功能件(出口到欧洲和北美市场,供应奔驰、宝马和奥迪)。业务海外占比较高,全球疫情形势在二季度较为严峻,这对公司订单的获取和产品交付带来一定困难,将给Q2业绩带来一定影响。(Q2业绩尚未公布,至Q1为止已连续4个季度营收净利双降)

四维图新(002405.SZ):前装车载导航市场龙头。连同高德软件和易图通,三家构成了寡头垄断,合计占比接近90%。在导航业务基础上,逐步拓展汽车电子芯片、车联网、自动驾驶、位置大数据等业务模块。智能网联业务主要由旗下子公司四维智联负责,生态中集齐了互联网企业(华为、腾讯、滴滴以及搜狗)、传统车企(奔驰、宝马、大众等)和Tier1厂商。据4月28日预告,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汽车销量下滑,公司收入下降。受汽车销量波动、研发投入较大、联营企业Mapbar亏损等因素影响,已连续4个季度扣非亏损。

以上仅四维图新入局华为汽车,其他可能是潜在入局者,甚至是竞品。

它们的基础数据列表:

需提醒,后市大概率走震荡行情,应谨守业绩优先原则,均胜和四维暂时无业绩支撑,而德赛西威和中科创达的估值偏高,短期不建议冒进建仓。

篇幅所限,相关个股没办法进一步挖掘(若有留言问为何没有XXXX,所持逻辑合理我就翻,否则不理会),个股逻辑也没办法细讲了,后续有机会再随机拎出来说。

欢迎来留言区,和我交流你的看法。

专辑目录:类别 主题通用投资理念交流宏观学习笔记资本市场观察行业新能源(光伏、风电)汽车新基建(IDC、光模块等)金融股机器人油运VLCC

#31-50万#中型车#宝马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