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不是太阳蓄水证的临床表现 下列哪项,不是太阳蓄水证临床表现的是()

2020-07-27知识14

下列哪项不是太阳蓄水证的临床表现( )A.小便自利 B.口渴 C.小腹满 D.水入即 参考答案:A下列哪项,不是太阳蓄水证临床表现的是() 正确答案:E太阳病的症状有哪些? 太阳病的症状:《伤寒论》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概括:凡出现发热,恶寒,头痛,项强,脉浮等脉证,就叫太阳病。太阳病分为经证和腑证二类。经证为邪在肌表的病变;腑证是太阳经邪不解而内传于膀胱所引起的病变。太阳病的并发症:太阳病兼里虚不足,如阴阳两虚心中悸而烦者,治宜以小建中汤。如气血亏乏,心力不继,脉结代,心动悸者,治以炙甘草汤。根据西医学理论,还可并发下述疾病:1、继发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如急性鼻窦炎或化脓性扁桃体炎。鼻窦炎:鼻窦粘膜的炎症。在各种鼻窦炎中,上颌窦炎最多见,依次为筛窦、额窦和蝶窦的炎症。鼻窦炎可以单发,亦可以多发。最常见的致病原因为鼻腔感染后继发鼻窦化脓性炎症。此外,变态反应、机械性阻塞及气压改变等均易诱发鼻窦炎,牙的感染可引起齿源性上颌窦炎。化脓性扁桃体炎:(一)全身症状:起病急、恶寒、高热、可达39~40°C,尤其是幼儿可因高热而抽搐、呕吐或昏睡、食欲不振、便秘及全身酸困等。(二)局部症状:咽痛明显,吞咽时尤甚,剧烈者可放射至耳部,幼儿常因不能。太阳蓄水证的临床表现是A.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或见鼻鸣,干呕B.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 正确答案:E六经辨证和经络辩证的异同 六经辨证和经络辩证的2113异同5261六经辨证,始见于《4102伤寒论》,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在《素问1653·热论》等篇的基础上,结合伤寒病证的传变特点所创立的一种论治外感病的辨证方法。它以六经(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为纲,将外感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证候,总结归纳为三阳病(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三阴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类,分别从邪正盛衰,病变部位,病势进退及其相互传变等方面阐述外感病各阶段的病变特点。凡是抗病能力强、病势亢盛的,为三阳病证;抗病力衰减,病势虚弱的,为三阴病证。六经病证,是经络,脏腑病理变化的反映。其中三阳病证以六腑的病变为基础;三阴病证以五脏的病变为基础。所以说六经病证基本上概括了脏腑和十二经的病变。运用六经辨证,不仅仅局限于外感病的诊治,对内伤杂病的论治,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一、六经病证的分类六经病证是外邪侵犯人体,作用于六经,致六经所系的脏腑经络及其气化功能失常,从而产生病理变化,出现一系列证候。经络脏腑是人体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故某一经的病变,很可能影响到另一经,六经之间可以相互传变。六经病证传变的一般规律是由表入里,由。中医上的“太阳病”“少阴病”等是指什么什么? 太阳病2113,太阴病源于东汉张仲景《伤寒论5261》太阳病为外感热病的初4102期阶段,以恶寒或1653恶风,发热,头痛,苔白,脉浮为基本特征。故“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由于感受外邪和抗病力强弱不同,又有太阳伤寒,太阳中风之分。两者统称为“经病”。太阳经病不愈,病邪入腑,则发生太阳腑证,即太阳蓄水证,太阳蓄血证。其中,还有“太阳变证”,变化较多,情况复杂,须认真对待。少阴病常为外感疾病过程中的危重阶段,以“脉细微,但欲寐”为基本特征,心肾阳虚,阴寒内盛,表现为全身虚寒的证候为多。一般分寒化,热化以及太阴兼证。寒化:1)阴盛阳衰,外脱亡阳。2)阴盛格阳。3)阴盛戴阳。4)阳虚身痛。5)阳虚水泛。6)虚寒下利。热化:1)阴虚阳亢,心肾不交。2)阴虚水停,水热互结。兼证:1)兼太阳表证。2)兼阳明证。简述太阳中风证和太阳伤寒证的异同点 太阳中风证临床表现:发热,恶风,汗出。太阳伤寒证临床表现:发热,恶寒,无汗,头身疼痛,脉紧。太阳中风证以外感风邪为主,因风性开泄且伤于卫阳,使卫外失同,营不内守而外泄,故见汗出。又因汗出,营阴受损,故脉搏松弛宽缓而呈浮缓之象。太阳伤寒证以寒邪犯表为主,寒性收引,腠理闭塞故无汗。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故脉浮而紧。扩展资料:预防:加强营养,选用易消化、含足够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稀饭、牛奶、软米饭、豆浆、鸡蛋、瘦肉,富含维生素A、B、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等。这些食物可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如保健体操、练气功、太极拳、做广播体操、散步等,大有好处。凡坚持体育锻炼的人,身体就强壮,抗病能力强,很少患病。参考资料:–太阳伤寒证–太阳中风证太阳病证 1.太阳病纲要指风寒之邪侵犯人体肌表,正邪抗争,营卫失和,以恶寒、脉浮、头痛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br/>;临床表现:恶风寒,头项强痛,脉浮。br/>;2.太阳经证。

#健康#六经#养生#太阳#恶寒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