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江南汉乐府民歌视频 《江南》是乐府民歌 请求它的全诗

2021-04-09知识7

乐府诗是不是大多都是像《江南》这种民歌? 乐府诗歌是中国汉代的民歌音乐,最早始于秦代,后一直沿用其名称,至汉武帝正式建立乐府,其任务就是收编各地的民歌。乐府本来是一个机构,后来,乐府成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实体名称。现存的汉乐府民歌共56首,这56首汉乐府民歌真实的反映了底层人民的苦难。乐府从汉到宋元,衍生出了新乐府、系乐府和词、曲。汉代的音乐很昌盛,这一定程度上因为汉武帝比较喜欢音乐。2000年来,除了诗经和楚辞之外,在中国文学史上大放光彩,为人们广为珍重的就是那些来自民间、描述人间疾苦、揭示封建社会矛盾的乐府诗集。

汉乐府民歌《江南》是史上最好背的一首诗,为何有人对其嗤之以鼻? 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歌:汉·乐府民歌·《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这首诗读起来简洁轻快,朗朗上口,很容易背诵,因此也入选了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本。很多人对于这首古诗入选小学生教材嗤之以鼻,很多人直言不讳地说这是古诗吗?之所以有这么多人对这首诗嗤之以鼻,是因为他们没有读懂这首诗的美感。用白描的手法传达出来最质朴的诗的内涵,很多人误会了这首诗,认为最后重复的4句话没有意义。其实这是一种修辞手法叫做互文。互文是由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的修辞手法。上下两句或者一句话的两个部分,看似说两件事,实际上是互相呼应,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其实这首古诗写的非常有意思,而且是非常好的一首古诗。众所周知,从秦朝开始古人就开始写诗了,诗经就是最著名的代表。后来到了汉代西晋时期,诗歌在先秦的基础上又赋予了新的内涵,其中乐府民歌就是最独特的代表。这首江南诗中运用了很多重复的句式,使得民歌十分朴素,将江南采莲的美描写的恰到好处。民歌轻快活泼,读完这首诗,我们仿佛也置身于江南的荷田当中。仿佛也能看到人来人往,穿来穿去的鱼儿,。

汉乐府 江南中的"乐"应该念什么音 “乐”2113读音yuè,汉乐府原是5261中国汉代朝廷的音乐官署,主要任务是采集民4102间诗歌和乐1653曲;后世把这类民歌或文人模拟的作品亦称作“乐府诗”。《汉乐府·江南》全诗原文: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译文: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还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扩展资料这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中的采莲歌,全诗没有一字一句直接描写采莲人采莲时的愉快心情,而是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绘,将它们的欢乐之情充分透露了出来,仿佛亲耳听到和亲眼看见许多采莲男女的歌声和笑语声融成一片,许多小伙子和采莲姑娘们还在调情求爱。首先,此歌起句“江南可采莲”,其中的“可”字已透露出消息。莲花本来是大江南北湖泽沟塘中常见的人工栽培植物,可这位歌者(亦即诗中未露的男主人公)却偏要说“江南可采莲”,这是因为莲花栽培的地区虽然很广,但却以江南最盛;而江南采莲人大都是青年男女,尤以青年妇女为主。同时江南民风柔。

#汉乐府江南朗诵视频#江南汉乐府古诗动画#古诗江南汉乐府民歌配乐#江南古诗歌曲汉乐府#江南汉乐府歌曲比赛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