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感性认识包含 感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2021-04-09知识4

什么是感性认识,什么是理性认识,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什么?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主要有概念、三方面的区别。一、概念不同1、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对,是指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在大脑中产生的反映形式。2、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的认识。二、形式不同1、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感觉是人对事物的最初反映,是主体的感官对内外环境适宜刺激物的反映形式。知觉是对客观事物表面现象或外部联系的综合反映,它为主体提供客观对象的整体映象。表象是曾经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外部形象在人的意识中的保存、再现或重组。2、理性认识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构成科学体系核心的逻辑要素。判断是反映事物关系的思维形式,是对事物的状况和性质有所判定的思维形式。推理是由已知合乎规律地推出未知的思维形式,对某些判断分析和综合再引出新判断的过程。三、特点不同1、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生动性和具体性。要获得感性认识,必须亲自参加社会实践,直接接触客观事物。感性认识是认识的来源,是理性认识的基础。2、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重要。

感性认识的特点是 1.感性认识,通俗地讲就是通过感官(眼睛、鼻子,手)就可以认识,是一种直观的形象认识,感觉器官“感性”可以大致归结为通过感官经验而完成直观活动,没有明显的理性思维的过程,不是深思熟虑的过程,也即给出直观经验经历作出的主观(融入个人感情)的判断.2.理性认识,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和高级形式,是人们凭借抽象思维把握到的关于事物的本质、内部联系的认识.理性认识以抽象性、间接性、普遍性为特征,以事物的本质、规律为对象和内容.以对苹果的认知为例:(1)感性认识如:a.这个苹果很好吃;b.我很喜欢/讨厌/吃苹果c.这个苹果看上去很好吃/很大/很红d.我8岁才第一次吃苹果…(2)理性认识如:a.苹果是一种落叶乔木,叶椭圆形,有锯齿,花白微红,果实圆形,味甜,是普通的水果.b.“苹果”的英文名称是apple,日语名字是リンゴ(ri n go).c.苹果原产于欧洲、中亚和我国新疆西部一带,栽培历史已有5000年,以上已有一个朝代之久.d.我国原产的绵苹果在秦汉时代就有记载,在魏晋时代已有栽培.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有关于柰和林檎的详细阐述.柰就是现在的苹果,包括槟子在内.林檎即沙果,故苹果在我国的栽培历史已有二千多年,我国陕西、甘肃、新疆、青海至今仍有绵苹果分布,河西走廊地区是。

感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感性认识的形式感性认识包括相互联系、循序渐进的三种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感觉是人对事物的最初反映,是主体的感官对内外环境适宜刺激物的反映形式.它反映事物的表面的个别属性,例如,可见光线(波长在380~770毫微米之间的电磁波)通过人的眼睛转化为神经过程,产生视觉;一定的声波(频率为16~20000赫兹之间的声波)作用于人的耳朵,引起神经兴奋,产生听觉.感觉是由感官、脑的相应部位和介于其间的传导神经组成的分析器系统协同活动的产物.感觉因分析器不同可分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机体觉等不同种类.感觉是外部刺激力,包括人的机体本身的某些物质过程,向意识的最初转化.知觉是对客观事物表面现象或外部联系的综合反映,它为主体提供客观对象的整体映象.知觉不是感觉的简单总和,它是主体依据以往的经验和知识对感觉所提供的各种特征和外部联系分析和综合的产物.知觉已经显示出事物的主要外部特征以及现象的各要素之间的整体联系.知觉的整体性结构是主体进行新的概括、形成表象的基础.表象是曾经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外部形象在人的意识中的保存、再现或重组.表象按其性质可分为记忆表象(又称再现性表象)和想象表象(又称预见性表象);按照概括的程度,可分为个别表象。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