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四渡赤水的故事简介 赤水的历史的简介

2021-04-09知识2

赤水镇的历史沿革 宋明时代,赤水属集贤乡新化里,清代分属汤泉里和新化里,民国时期为赤水乡。建国后,1950年赤水设立第五区公所,1956年8月改为赤水区;1958年成立赤水人民公社,辖今赤水、美湖、大铭、春美等乡镇;1961年,佛岭、美湖、大铭、双翰从赤水公社分出,单独建社;1984年,改为赤水乡,1992年10月撤乡建镇。赤水含有以锦水制赤火之意。相传宋绍兴三年,曾有客商在赤水街北二里之牛棚格下建店铺,但生意萧条。当时有位阴阳家陈朗赞此地钟灵毓秀,只嫌双髻山丙向属火,恐有火灾之虞,遂发动居民开“楼梯岭”、锲“石龟”、修“水巷”、砌“七星火”、建“德水殿”以制火邪。明隆庆年间正式迁移现址,称锦水街,清设赤水格市,后改称为赤水街。赤水街早在400多年前就是尤溪、大田、永春商贾来往的主要通道和商业要地。民国以来,商业营业额占全县四分之一。建国后,集镇建设又得到了很大发展,邮电、金融、商业网点配套齐全,设有邮电支局,开通了程控电话。街道商店鳞次栉比,尤其是五日一集市,来往旅客络绎不绝,贸易更为繁荣。

赤水的历史沿革 赤水地处黔北,紧连川南,为黔川重要古镇,是贵州开发较早地区。历史受巴蜀文化影响。远在新石器时期,赤水河中下游已有人类活动,已发现有石斧、石锛、石网坠和原始人类用火痕迹及至今仍无人释读的岩刻符号。唐代为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统治,在西南地区设置大量羁糜州,在今赤水地域内设置有淅州、蔺州、能州等。到北宋大观三年(1109年),赤水正式用行政建置,时属滋州仁怀县,县城在今复兴镇。宣和三年(1121年),撤滋州,降仁怀县为堡,改隶泸州合江县。南宋端平二年(1235年),仁怀堡改属播州宣慰司管理。元代,播州宣慰司长官杨邦宪降元,并仁怀堡、武都城(今习水土城)为仁怀、古磁等处(等处为元代行政建制名称之一,派巡检驻原仁怀堡管辖。元末,明玉珍在重庆建立“夏朝”,改仁怀、古磁等处为怀阳县。明朝初年,朱元璋灭夏,怀阳县废,其属归还播州宣慰使司管辖。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王朝在全国编造赋役黄册、整顿设置里甲,今赤水地区属播州五十四里之仁怀里、龙门里(亦称下赤水里)和上赤水里部分,万历二十九年平播后,实行“改土归流”,以仁怀里、龙门里、上赤水里、丁山里、小溪里等设仁怀县,隶四川行省之遵义军民府。因原仁怀县治所早年。

四渡赤水在历史中的意义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在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副主席、朱德总司令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扩展资料四渡赤水战役—战略性的伟大胜利中央红军主力南渡乌江后,毛泽东计划“调虎离山”,“把滇军调出来”,然后乘虚进军云南。即以佯攻贵阳的声势,迫使蒋介石把驻防黔西、阻挡红军进入云南的滇军孙渡部东调贵阳,以便打开红军西进云南的门户。为此,以中央红军一部兵力佯攻息烽,主力进至扎佐、狗场,前锋逼近贵阳。当滇军和其他各路敌军急速向贵阳以东开进时,红军出其不意地急转向南,以每天120里的速度向敌人兵力空虚的云南疾进,并以一部直逼昆明。国民党云南省主席龙云在滇军东调回防不及的情况下,急调各县民团防守昆明。而红军在昆明附近虚晃一枪,乘虚迅速向西北方向前进,于5月初在皎平渡、洪门渡渡过谷深水急的金沙江,前往与四方面军会师。四渡赤水,。

#赤水历史#赤水的历史的简介#广西梧州市藤县塘步镇赤水历史#赤水有名历史道士#藤县赤水历史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