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生平简介 访问莫洛托夫

2020-07-27知识6

就当时布尔什维克党内部的分歧,莫洛托夫说道:“无论是我,还是始终同列宁在一起的那 答案:A考察俄国十月革命。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提出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根据题干中的“现在就应当准备社会主义革命”这一内容可知,当时的。为什么二战苏联没有加入轴心国? 二战时苏联差点加入轴心国,与德国结盟,历史课本没写二战时期的轴心国集团,是以德国、意大利、日本为首的,三个国家于1940年9月27日签署《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史称“三国轴心”。但鲜为人知的是苏联曾一度同意加入轴心国,组建“四国同盟”,对于这段历史,历史书上并没有涉及,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件事还得从1939年说起,随着《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德国与苏联的关系急剧升温,两国联手瓜分波兰,苏联还向的德国提供了大量的战略资源。出于战略利益的考虑,德国开始倾向于与苏联结盟,。于是在1940年10月,希特勒通过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邀请苏联外长莫洛托夫访问柏林。1940年11月12日,苏联外长莫洛托夫抵达柏林,表面上是与德国进行经贸方面的谈判,但实际上他是与德国来商谈“四国同盟”问题的。11月15日,里宾特洛甫向莫洛托夫提交了德国拟定的“四国同盟案”。莫洛托夫在看过草案后,提出苏联同意加入军事同盟,但他们是有条件的:第一,德军必须从芬兰撤出;第二,苏联在黑海的权益得到保证,可以在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建立军事基地,必须承认苏联对保加利亚的领有权;第三,承认波斯湾的总方向内,巴统、巴库以南地区为苏联领土要求的中心;。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生平简介 原名维亚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维奇·斯克里亚宾(Вячеслав Михайлович Скриабин),早年参加革命时,将姓氏改为“莫洛托夫(Молотов)”取“锤子”之意(俄文“锤子”为молот)。苏联领导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曾任苏联人民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兼外交人民委员、苏联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890年3月9日,莫洛托夫生于俄罗斯维亚特州库卡尔卡镇(今基洛夫州苏维埃茨克镇)的店员家庭。1902年,进喀山市第一实业中学学习。在进步思想影响下,莫洛托夫投身革命运动,参加群众大会和示威游行,在喀山各学校中组织秘密革命小组,反对沙皇专制制度。1906年,莫洛托夫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1909-1912年,莫洛托夫先后担任布尔什维克《火星报》和《真理报》的编辑.撰写出许多宣传革命的文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莫洛托夫被派往莫斯科,负责重建被破坏的布尔什维克党组织。由于奸细告密,莫洛托夫于1915年6月遭到逮捕,被判处到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州流放三年。一年后,他从流放地逃回彼得格勒。根据列宁的提议,莫洛托夫改选为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会俄罗斯局委员。1917年10月10日,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举行特别会议,通过了武装。

#斯大林#军事历史#莫洛托夫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