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道子的哲学思想 易经的主要哲学思想

2020-07-18知识12

道家的哲学思想主要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道家的主要思想:道家古代道家是一种思想流派,以老子﹑庄子为代表。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道家思想起始于春秋末期的老子,老子是最早质疑宗教,反对迷信的人古代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但是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司马迁之父司马谈《论六家要旨》中评价古代道家为易行难知,事少而功多。朱熹的主要哲学思想? 朱熹的哲学体系以程颢兄弟的理本论为基础,并吸取周敦颐太极说、张载的气本论以及佛教、道教的思想而形成。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朱熹所谓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1、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他认为理比气更根本,逻辑上理先于气;同时,气有变化的能动性,理不能离开气。他认为万物各有其理,而万物之理终归一,这就是“太极”。2、理是事物的规律。3、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一。“太极只是一个理字”。太极既包括万物之理,万物便可分别体现整个太极。这便是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每一个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为它存在的根据,每一个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分殊。4、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个范畴。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状、有迹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它是铸成万物的质料。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属第二性。扩展资料:老子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的始基,是天下万物产生的根源,世间一切事物都是从“道”产生出来来的。但“道”又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此“道”又叫“无”。“无为而治”是老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在“道”的思想支配下,老子主张“无为而治”。百这里的“无为”,乃是听其自然的意思。老子哲学思想的道,包括自然之道—宇宙法则、社会之道—为政准则、处事立身之道—做度人原则三个层面。在科技发达、知识爆炸、信息频传的今天,对于传承文明和指导社会仍有重要意义。老子的道家哲学是具有浓厚社会政治思想意蕴的政治哲学,其无为而治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上善若水是统问治阶级在具体的施政过程中提倡高尚的政治道德和政治文明,以正治国讲建立公平公正的法律制度,这三个要素构成了有机的整体,对构建现代社会政治思想仍具答有哲学启示和指导意义。老子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道”是老子2113哲学思想的核心。老子5261认为“道”是万物的始基,是天下万4102物产生的根1653源,世间一切事物都是从“道”产生出来的。但“道”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此“道”又叫“无”。“无为而治”是老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在“道”的思想支配下,老子主张“无为而治”。这里的“无为”,乃是听其自然的意思。老子思想的主要范畴是“道”,“道”字在《老子》书中出现了七十三次。道是一种混沌未分的初始态,无为自化,清静自正,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为化生万物的根源;道常无名,无为而无而不为,它像水一样,善利万物而不与万物争,以柔弱胜刚强,是最高的善;道是不可言说的,人的感官也不能直接感知,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持之不得。扩展资料:“道”是老子的最高范畴,“无为”是老子的核心思想。万物都由道生成,四遍都受“无为”辐射。在社会政治观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我无为而民自化”,“治大国如烹小鲜”,又描绘了一幅“小国寡民”的理想国图画。《老子》倡导“清静为天下正”,因此司马谈《六家要旨》称道家“以虚无为本”。从郭店楚简本到马王堆书本,可以看到其后学反对儒家,主张“绝仁弃义”,把锋芒直指儒家的核心理念。无为而治老子哲学思想的精髓是什么? 其实《道德经》五千余言,言简意赅,无一废字,已经是老子哲学、道家哲学的精髓了。如果非要从《道德经》…什么是哲学思想? 哲学思想是那些探索和分析人性、探索和分析事物变化的规律、探索和分析宇宙星球的存在情况的思考。其中探索和分析宇宙星球的存在状态,听起来像是科学的范畴,其实这种去试图探索和分析星球的样子及其存在情况的想法,应该是由哲学思考当中启蒙出来的,当这种思考渐渐清晰化,要求细节化和可操作性的时候,那就属于科学的事了。庄子哲学思想概括 庄子哲学思2113想概括如下:一、庄子在哲学上,继承5261发展了老子的思想,4102认为“道”是客观真实1653的存在,把“道”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庄子把道和人紧密结合,使道成为人生所要到达的最高境界。庄子认为,道是世界万物的本源,宇宙万物运动的法则,”道“是无形的,在时空上是无生灭的。万物常因特殊的际遇而兴起而消失,道运作万物而自身却永不消失。二、主张无条件的精神自由。庄子主张以“无为”来积极地寻求真正的生命出路,也就是以精神上的超越把人从生命困境中释放出来,认为人只有超越现实,超越生死,超越世俗观念和习俗,通过“心斋”,“坐忘”,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来达到精神自由境界。三、庄子主张顺从天道,而摒弃“人为”,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庄子主张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庄子看来,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不需要去教导什么,规定什么,而是要去掉什么,忘掉什么,忘掉成心、机心、分别心。宣传、教化、劝导,庄子认为都是人性中的“伪”,所以要摒弃它。扩展资料庄子的主要成就:1、文学庄子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它和合道而行的哲学思想? 《道德经》认为宇宙万物本原即“道”。道即“混沌”。混沌即现代科学认为宇宙爆炸生成之前的“黑洞”。黑洞爆炸产生宇宙。“道”随之又绝对永恒存在于宇宙之中,非随生命意识存在,代表“e5a48de588b6e799bee5baa631333332626633绝对真理”。生命诞生以后,由于生命自我意识、即“小我”存在,生命对“绝对真理”的认识,不能(全部)真实得以反映,称谓“相对真理”—存在于一定的时间、空间等条件—除非某“高级”生命,称谓圣人,“小我”在理论上做到“大我”,实现“无我”,而意识接近“绝对真理”。这样,“道”以“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两种方式存在于宇宙诞生之后。人类不断认识“相对真理”,孜孜以求“绝对真理”,从而认识和改造自身,认识和适应自然,获取最大限度生存自由。在此过程,关键环节是自我“小我”意识—瓶颈制约,一管之见。道家思想深邃悠远,以“无为”而“无我”,以“无我”而“真我”,以“真我”而近于“绝对真理”,则“无不为”—中华远古祖先,面对渺茫宇宙,得以延续生存,正是仰俯天地、观万物之状、顺和自然—“合道而行”的结果。“合道”,即关于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绝对与相对真理的认识。“而行”,即对于“道”的认识庄子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什么? 庄子在哲学思想上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使道家真正成为一个学派,他也成为了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庄子在哲学上,继承发展了老子的思想,认为“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把“道”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他说:“道之真以修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以为天下。意思是,大道的真髓、精华用以修身,它的余绪用以治理国家,它的糟粕用以教化天下。又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友其真。意思是,不要为了人工而毁灭天然,不要为了世故去毁灭性命,不要为了贪得去身殉名利,谨守天道而不离失,这就是返璞归真。他认为,“道”是无限的、“自本子根”、“无所不在”的,强调事物的自生自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1333431353263化,否认有神的主宰。提出“通天下一气耳”和“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辨证法因素。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封”(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他看到一切事物都处在“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中,却忽视了事物质的稳定性和差别性,认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他认为,天人之间、物我之间、生死之间以至易经的主要哲学思想 《易经》作为一部古老的经典著作,从表面看是一部占卜、预测之书,但是,从卦序、卦名、卦象、卦辞、爻序、爻辞、爻象、断辞以及其推演过程等方面分析,其中包含着中国传统道德哲学所有思想和原理。一、《易经》包含着“道非常道,有无相生”的宇宙观“道非常道,有无相生”是中国道德哲学对自然界本质的深刻揭示,是对自然规律的高度总结。不仅包含着西方现代哲学唯物观、发展观、联系观更重要的是创立了西方哲学一直未重视的终始观。《易经》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把自然界这些发展变化规律渗透到自己的预测理论体系之中,把自己的理论体系置于正确的、科学的宇宙观指导之下,为其预测的科学性,准确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追溯《易经》中包含的哲学原理,有助于我们对《易经》的理解,准确的预测将要发生的事情。也有助于我们驳开《易经》的神秘面纱,纠正唯心主义的不全面、不客观认识。《易经》通过卦名、爻名立论,通过卦辞、爻辞论述事物的发展变化,通过断辞指导人们吉凶趋僻。哲学原理就包含在卦序、爻序、卦名、爻名、卦变、爻变之中。(一)《易经》中包含终始观终始观是中国道德哲学对哲学原理的巨大贡献,其深刻程度、影响广度和对立统一样可以称之为规律。

#读书#国学#文化#道家#哲学研究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