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公共的特性 公共政策的基本特性?

2020-07-18知识6

公共关系的一般特征是什么? 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概括起来有六个方面:(1)以公众为对象公共关系是一定的社会组织与其相关的社会公众之间的相互关系。社会组织必须着眼一自己的公众,才能生存和发展。公共关系活动的策划者和实施者必须始终坚持以公众利益为导向。(2)以美誉为目标塑造形象是公共关系的核心问题。组织形象的基本目标有两个,即知名度和美誉度。所谓知名度是指一个组织被公众知道、了解的程度,以及社会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所谓美誉度是指一个组织获得公众信任、赞美的程度,以及社会影响的美、丑、好、坏。在公众中树立组织的美好形象是公共关系活动的根本目的。(3)以互惠为原则公共关系是以一定的利益关系为基础的。一个社会组织在发展过程中要得到相关组织和公众的长久支持与合作,就要奉行互惠原则,既要实现本组织目标,又要让公众得益。(4)以长远为方针一个社会组织要想给公众留下不可磨灭的组织形象,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所能及的,必须经过长期的、有计划、有目的的艰苦努力。(5)以真诚为信条以事实为基础是公共关系活动必须切实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社会组织必须为自己塑造一个诚实的形象,才能取信于公众。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至诚可以移山;热诚能成万事;公共组织的特征是什么? (一)公共组织是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为基本职责。社会公共事务是相对于私人事务而言的,是指涉及全体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公共管理的特性有哪些?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场声势浩大的行政改革浪潮在世界范围内掀起。在西方,这场行政改革运动被看作一场重塑政府、再造公共部门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新公共管理运动兴起的理论和现实根源传统公共行政模式较之以前的管理是一个重大的进步。因此,自其产生以来,它逐步成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公共行政的基本模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公共管理领域的理论和实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一切都为新公共管理运动在20世纪末的兴起提供了深刻的理论和现实依据。1、传统公共行政模式日益凸现的内在理论缺陷。传统公共行政理论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与先前的政府管理理论最大的区别在于,它建立在两个全新的理论基础之上:一个是由伍德罗·威尔逊提出并由古德诺系统化的政治与行政二分理论;另一个是马克斯·韦伯提出的官僚制理论。建构在这两大理论基础上的传统公共行政理论认为,政治与行政是可以分开的,在二分的情况下,公共行政的主要任务是如何有效地执行既定政策或达成既定目标。有关政治、政策的问题,属于政治学范畴,政治不要干扰行政,行政是科学的问题,可以也应该保持价值中立,而以追求经济和效率为目标。公务员应保持政治中立,他们的公共政策的基本特性? 基本特征: 1)整体性。2)超前性。3)层次性。4)多样性。5)合法性。主要功能: 1)导向功能。2)调控功能。3)分配功能。公共产品的特点是什么? 1、非竞争性。一部分人对某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该产品的消费,一些人从这一产品中受益不会影响其他人从这一产品中受益,受益对象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例如国防保护了所有公民,其费用以及每一公民从中获得的好处不会因为多生一个小孩或出国一个人而发生变化。2、非排他性。是指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利益不能为某个人或某些人所专有,要将一些人排斥在消费过程之外,不让他们享受这一产品的利益是不可能的。例如,消除空气中的污染是一项能为人们带来好处的服务,它使所有人能够生活在新鲜的空气中,要让某些人不能享受到新鲜空气的好处是不可能的。扩展资料:公共需要可以转化为公共产品。作为公共需要的价值形态的公共需求以两种形式分配出去,一种是购买性支出,从而直接转化为公共产品;另一种为转移性支出,这部分支出,在其形成结果上,可以有两种:1、还是用来购买公共产品,例如,中央政府给予地方政府的补贴,一般还是主要用于购买性支出,2、虽然为了公共需要的目的而支出,但其最终结果归个人使用。例如,对企业补贴的支出,用于社会保障救助穷人的支出,最终形成私人产品。所以,政府需求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但从公共服务有哪些特性? 第一,垄断性 即社会公众所需要的公共服务只能在公务员那里得到和实现。一般说来,某一政府机关的职责和其公务员提供的公共服务是相对固定的,其他机关和其他人无法替代。公共管理的特性是 公共管理的2113特性是(1)公共管理承认政府部5261门治理的正当性4102;(2)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对社会治1653理的主要责任;(3)公共管理强调政府、企业、公民社会的互动以及在处理社会及经济问题中的责任共负;(4)公共管理强调多元价值(5)公共管理强调政府绩效的重要性(6)公共管理既重视法律、制度,更关注管理战略、管理方法(7)公共管理以公共福利和公共利益为目标(8)公共管理将公共行政视为一种职业,而公共管理者视为职业的实践者公共政策的特性有哪些 公共政策的特征有:权威性、阶级性、普遍性、层次性与丰富性。公共管理职能的特性是与公共管理的特殊性联系在一起的,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公共性公共管理产生于对社会共同事务的管理的需要,因而公共管理的主体、目的、性质、特点、社会责任等方面都体现了公共性,与私人管理的私人性有着明显的差别,这种差别在本书第一章已作了明确的表述。居于此,公共管理职能便具有了明显的公共性特征。(二)服务性从利益关系上来说,服务这个概念包含了两层意思:其一,将工作对象的利益放在首位,少考虑、甚至不考虑自身的利益;其二,在从事某种事业时,既为自己营了利,也为别人提供了方便。(三)多样性公共管理职能的内容之所以具有多样性的特征,主要是由公共管理所作用的客体决定的。在管理领域方面,公共管理涉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其他社会公共事务等方面的内容;其运行过程又具有决策、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一系列环节和步骤;此外,管理层次还有高、中、低层次之别等。这些都包含着与之相应的复杂的内容,因而公共管理的职能是多样的。(四)交叉性公共管理职能作为一个系统,其中的各种职能相互联系而形成了一种交叉关系。首先表现为任务系统职能体系与程序系统职能体系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公共性的特性? 公共管理是近些年刚刚诞生的一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在这种社会治理模式中,伦理关系的基础性意义被突现了百出来。在对这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的建构中,如何自觉地遵循其成长的规律,是需要从对它的伦理关系的考察开始的,只有把握了公共管理中伦理关系的基本特性,度才能作出自觉建构这一新型社会治理模式的制度选择。公共管理伦理关系是公共管理能够区别于统治型和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的决定性因素。其中,公共管理伦理关系自身的特性又专是理解公共管理能够实现社会治理模式变革的前提。公共管理伦理关系与一般性社会伦理关系相比,具有开放性、具体性、整体性、非交换性、非赠与性和历史选择性等基属本特性。

#时政#公共关系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