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如何在职工档案中认定工龄 人事档案参工时间认定

2020-07-27知识20

请问怎样确定档案里的参加工作时间 军队转业干部的参加2113工作时间。入伍时间一律从县5261(市)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4102(或人民武装部)批准入伍1653之日算起。已转业到地方工作的原军队干部也按此规定执行。工人的参加工作时间。《劳动部关于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的决定》明确:工龄分为“一般工龄”和“本企业工龄”,工人参加工作时间应为一般工龄的起始时间。《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施行(1992年7月23日)前招收的,以劳动者初次参加工作时县级以上劳动人事部门审批时间作为认定依据进行认定。《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施行后至2008年1月1日之前,以首次签订劳动合同之日或企业办理录用手续之日作为认定依据进行认定。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施行以后招用劳动者的,以用工之日作为认定依据进行认定。扩展资料计算方法1、参加工作时间可分为一般工龄和本企业工龄。一般工龄是指职工从事生产、工作的总的工作时间。在计算一般工龄时,应包括本企业工龄。2、本企业工龄(连续工龄)是指工人、职员在本企业内连续工作的时间。一般工龄包括连续工龄,能计算为连续工龄的,同时就能计算为一般工龄;但一般工龄不一定就是连续工龄。3、连续。人事档案里参加工作时间和工龄计算时间的区别 一、计法不同工人的参加工作时间。《劳动部关于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的决定》明确:工龄分为“一般工龄”和“本企业工龄”,工人参加工作时间应。视同缴费年限认定表放在人事档案哪一类 视同2113缴费年限,是指在国家5261实行劳动合同制,依法缴纳养老保险之4102前参加工作1653,或者符合国家认定视同缴费年限的工作年限,可以视同缴费年限。认定视同缴费年限的重要依据,是职工的档案记载,以及相关原始资料的印证,才能认定视同缴费年限。档案,是职工的重要资料,有严格的管理程序,一般不会丢失的。档案的丢失,失去了重要的认定依据,无法核定视同缴费年限,很难解决,是很棘手的问题,根据规定,必须是原始资料,任何证明无效,因此,唯一解决的办法,是找到原始的资料,比如可以去劳动部门查找招工手续的存根,单位发放工资的工资表,考勤表,等等,作为佐证。如果没有相关证据,是无法认定视同缴费年限的。扩展资料: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固定职工在实行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制度之前,按国家规定计算为连续工龄的时间,都可以作为“视同缴费年限”,并且可以与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发养老保险金。另外,机关事业单位正式职工调入企业后,应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其原有的工作年限视同缴费年限;复员退伍军人、城镇下乡知识青年被招为合同制工人,且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的,其军龄及下乡期间按。干部人事档案出生时间如何认定 干部人事档案出生时间认定,按照“最早最先”原则。但是档案中最早记载出生时间的资料有两份,而且形成时间是同一年同一天,但是记载的时间。如何在职工档案中认定工龄 劳动者参加工作后会有个人的人事档案,人事档案是劳动者个人信息和个人工作情况的记录,对劳动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工龄的认定可以依据人事档案,那么如何在职工档案中。档案中参加工作时间如何认定1。军队转业干部的参加工作时间。入伍时间一律从县(市)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或人民武装部)批准入伍之日算起。已转业到地方工作的原军队干部也按。

#视同缴费年限#工龄#参加工作时间#社会保险#人事档案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