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质学,为什么是逆断层? 逆断层是地震构造中断层的一种,为上盘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主要由水平挤压而形成。至于断层,则是地下岩层受力达到一定强度而发生破裂,并沿着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这是引发地震的主要原因。这类断层主要由水平挤压而形成,按断面的倾角又分为:冲断层(断面倾角>45°);逆掩断层(断面倾角在25°—45°间);辗掩断层(断面倾角°)。根据断层倾角的大小,可分为:高角度逆断层和低角度逆断层。高角度逆断层面倾斜陡峻,倾角大于45°,常常在正断层发育区产成,所以有些学者将高角度逆断层与正断层统一归属于高角度断层。倾角小于45°(一般多在30°左右或更小)的逆断层称为低角度断层。位移距离很大的低角度逆断层称为逆冲断层。聚合性板块边界多逆断层与褶皱构造
怎样区分正断层和逆断层? 正断2113层 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5261上升的断层称正断层,断层面倾角4102一般较陡。逆断层 上盘1653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是,断层面倾角变化较大,从陡倾到近水平。一系列低角度逆断层组合起来,被冲断的岩片就象屋顶上的瓦片那样一个叠一个,可形象地称为叠瓦状构造。
正断层和逆断层的特征? 正断2113层的特征:正断层断面的倾5261角一般为45度~90度。逆断层4102的特征:高角度逆断层倾角>;45°,1653常在正断层发育区出现。倾角°者称为低角度逆断层,其中30°左右或更小者称为逆掩断层。断层规模愈大,推移距离愈远,断层面倾角也愈平缓,有时断层面呈波状起伏。逆掩断层常显示出强烈的挤压破碎现象,形成角砾岩、糜棱岩等构造岩。扩展资料自然界的正断层与其他类型断层一样,经常以共轭形式出现,从而形成一定的组合类型。一些大型正断层的倾角由浅部向深部逐渐变缓,呈断面的凹面向上的犁状形态,称为犁状断层或铲状断层。正断层带内岩石破碎相对不太强烈,角砾岩多带棱角,超碎裂岩较不明显,通常没有强烈挤压形成的复杂小褶皱现象。逆断层,上盘沿断层面向上滑动的断层。这类断层主要由水平挤压而形成,按断面的倾角又分为:高角度逆断层又称冲断层(断面倾角>;45°);低角度断层(断面倾角°);其中逆掩断层倾角更小(断面倾角在30°及以下)。参考资料来源:-逆断层参考资料来源:-正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