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怎样理解会计恒等式,举例说明 你是怎样理解会计恒等式的

2021-04-09知识7

会计恒等式要怎么理解 会计恒等式是指各个会计要素在总额上必须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365653136相等的一种关系式,即“资金占用总额=资金来源总额”,取而代之以能够体现企业作为法人的权利和义务的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它揭示了各会计对象要素之间的联系,是复式记帐,试算平衡及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不同会计期间,它的会计恒等式表示方法也不相同。会计等式(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即:资金运用=资金来源。该等式是会计记帐、核算的基础,也是编资产负债表的基础,它表明了股东与债权人两者在企业的资产中到底占了多大份额。在负债不变时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方向变化。所有者权益不变呢,资产就与负债同方向变化,而当所有者权益与负债都变化的时候,其资产的变化则等于两者之和。会计等式(2):收入-费用=利润(或亏损),即:得到的-付出的=赚的(或亏的)企业的目标就是赚钱,只有取得的收入抵消为这笔收入所花的费用还有剩余,企业才算是盈利了。会计等式(3综合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企业在经营中,“收入-费用=利润”中的利润就表明现金流入大于现金流出,也就是企业资产增多,从另一个方面说,这一时刻负债不变,。

怎样理解会计恒等式,举例说明 一、理解 会计百恒等式改革了会计原恒公式,即“资金占用总额=资金来源总额”,取而代之以能够体现企业作为法人的权利和义务的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它揭示了各会计度对象要素之间的联系,是复式记帐、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不同会计期间,它的会计恒等式表示方法也不相同。二、举例说明:例如企业经营中的某一天,问一般是开始日或结算日的情况;而第二等式反映的是企业资金运动的情况,所有的资产都是为了赚钱,而资产一旦运用并取得收入时,资产就转化为费用,收入减去费用即为利润,又叫净收益。净收益又会做为资答产用到下一轮的经营,于是就产生了等式回三。等式三并没有破坏等式一,当利润分配后,分成股东收益和一部分交税后,等式三便消失了,又成了等式一。所以会计六要素不管如何转变,最后都会回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答”这一等式。在实际工作中要是等式不平了,那就说明记帐有错。会计是有会计的游戏规则的。

什么是会计恒等式?怎样理解资产总额一定等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总额?会计恒等式是指各个会计要素在总额上必须相等的一种关系式。会计等式(一)资产=负债?

#会计第三个恒等式怎么理解#会计恒等式的理解方法#你是怎样理解会计恒等式的#会计恒等式举例理解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