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稀……”1560年过去了,石窟中的大佛笑容依旧,远眺云卷云舒,静守云州大地。
对于这座世界文化遗产来说,时光仿佛在此肆意流淌,轻描淡写,不值一提。还是在这里,勤劳、创新的云冈人继续努力雕琢,又镌刻下一笔笔新的历史痕迹,有些在石头上,有些在话语间,有些在数据里,但每一笔,都书写着新时代特有的新故事。
云冈修了,留着旧模样,哪怕那是伤
云冈石窟,宏阔瑰丽,吸收、借鉴了印度、中西亚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元素,是中国佛教艺术的巅峰之作,名副其实的艺术宝库,也是中国、乃至世界雕刻艺术史上的奇迹。云冈,早已成为闻名全国、全世界的文物名片。
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洞窟的保护环境和保护状态大为改善,保护方式从抢救性转向预防性、研究性保护。山西省石质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主任闫宏彬告诉记者:“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云冈完成了‘3年工程’‘85工程’、防水工程等,还有一系列高密度岩体加固工程、周边环境治理工程,当大家走进云冈,这些变化显而易见。”
云冈人对石窟的保护在不断探索和创新。位于云冈石窟的山西省石质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先后组建了文物保护修复研究室、彩塑壁画保护研究室、数字化室、遗产监测中心、可移动文物修复室……对云冈石窟本体保护全面转入防风化治理和日常维护。
“现在摆在所有云冈保护人面前的课题是聚焦在保护文物本体上。”闫宏彬说:“与其他文物修复略有不同,云冈的保养、维修维护工作不是把石窟修复成什么样,而是保留原貌。修完之后,游客看到的可能还是一处病害。”
从环境到内部,从修缮到研究,改进的是技术、是理念,云冈人守护文物、金石为开的精神内涵从未改变。
云冈变了,以前“是什么”,现在“为什么”
文物是人类文明的见证者。见证石窟变化的人,除了从事文物修复的工作人员外,还有每天行走在石窟脚下,终日昂首仰望,向如织的游人仔细介绍石窟的讲解员。
马叶霞就是其中之一。多年的工作经历让她感受到云冈石窟景区面积在扩大,内容在丰富,形式在多样,前来旅游的游客好像也“变”了。
她说:“多年前,游客来云冈基本都是走马观花。只了解云冈建造时间、建造的原因即可。现在不一样了,游客都会自己‘做功课’。聪明的小朋友会提问,‘为什么这里有外国人的造像呢?’游客与我的互动多了,我的知识点也增加了。”
讲解员赵润芳说:“云冈石窟不是一处静止不动的石窟艺术,而是一部鲜活的、发展的历史巨作。它告诉我们古人的智慧,展示文明的魅力,启迪我们当下的生活。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精神追求越来越高,我们的景区也越来越好。”
为了满足游客对艺术的不同理解和需求,云冈石窟也不断学习,及时做出调整。近年来在景区增加了云冈影视厅、云冈美术馆、云冈院史馆等新场馆。在千年文明的基础上,科技的创新让云冈石窟也“活”起来,“潮”起来,更加活泼有趣。
云冈“跑”了,世界遗产要巡展世界
日常生活中,3D打印还算新事物,与古老厚重的石窟好像没有什么直接联系。为了让云冈“长”上双腿,走出大同,让更多游客“亲临现场”仰望云冈触摸云冈,科技新尝试与千年石窟就这么巧妙地组合在一起。
从想法到实践并非易事,云冈石窟3D复制项目对技术和成本都有很高的要求。每个石窟“搬家”需要提前采集一万多张石窟照片,将信息处理建模,历时700多天进行原比例打印,842块模型,安装时间就长达3个月。单凭肉眼,游客实难分辨3D版云冈石窟和大同版石窟真身有什么区别。
经过几年的反复实验和测试,2017年,云冈石窟第三窟在青岛顺利“安家”,这是世界上首次使用3D打印技术实现的大体量文物复制工程;2018年,云冈第18窟在北京被成功复制,高大的立佛“走”出千年石窟。2020年6月12日,云冈石窟第12窟--最美“音乐窟”,“移步”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开启了云冈石窟世界巡展第一站。
当年梁思成先生在考察云冈时所言:“从雕塑的体态、衣着,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中外文明交融的印记。”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正是人类文明源远流长的魅力所在。千年云冈,不仅以厚重的积淀,全新的姿态热情地把世界各地游客“迎进来”,也换个思路,踏着潮流,让古老文明积极“走出去”。
文字:山西日报新媒体记者侯琎
视频:山西新闻网记者王擎 杨昊
校对:郭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