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在水溶液中的迁移 7.2.2.1 水中化合物的存在形式盐类化合物溶解于水中,呈中性分子及离子状态。例如,方解石在水中溶解后极少量呈CaCO3,大多数由于水的介电常数很大而成Ca2+及离子状态。随着元素的电价增高,或化学键成分中共价性增强,化合物的解离程度迅速减小。例如Fe(OH)3→Fe3+3OH-的解离程度就很小,其溶度积为4×10-40(25℃,101325Pa),所以溶液中Fe(OH)3是主要的存在形式,而Fe3+和OH-则很少。溶于水中的元素的存在形式,即化合物在水中解离成什么离子,取决于元素本身的性质,如离子的电价、半径、离子电位及它们的电负性等。电价低、半径大的阳离子(碱金属、碱土金属)在水中争夺O2-的能力比H+弱,它们的氧化物、氢氧化物或其他盐类化合物在水中溶解后,呈自由阳离子形式存在。化合价高、半径又小的阳离子(B3+,C4+,N5+,Si4+,P5+,S6+等)争夺O2-的能力比H+大得多,所以一般与O2-能结合成稳定的酸根等,因而在水中呈酸根离子团形式存在。离子电价介于这两类元素之间的元素(Fe3+,Zr4+等),它们与H+争夺O2-的能力相近,因此它们的存在形式随水中H+的浓度不同而变化,在H+浓度很大时(酸性溶液),它们才能成简单自由离子形式,否则。
放射性元素的迁移 铀、钍和其他金属物质一样,在固体介质中扩散是很缓慢的。铀原子的外层有6个价电子,具有很强的亲氧性和水解性。它在自然界形成稳定的氧化物,呈四价和六价化合物,属亲石元素,易存在于酸性岩石中。在氧化条件下四价铀可以转化为六价铀,易溶解于水。在还原条件下,六价铀转化为四价铀沉积下来。钍属稀土元素,属亲石元素。它主要集中在地壳上部花岗岩中,组成四价极稳定化合物,不易溶解。在岩浆旋回中,钍和铀一起运移,进入铀矿物的一些组分中。在热液分异过程中钍和铀有所不同。岩石风化时,它以碎屑形式和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溶解形式,从岩石带走铀和钍;但形式各不相同。钍处于晶格中,只受物理破坏的影响,只有较低的运移能力;而六价铀易溶于水,具有很强的迁移能力。如果介质的渗透性好,裂隙和解理发育,铀可以有很长的迁移路程。表6-2 各种水中氡、镭和铀的含量
在地球表面,岩石风化后的产2113物可5261以被水、冰和风等所搬运,但起决4102定性作用的搬运介质是水,尤其在陆地上大约100×1653106km2的湿润气候带中,水的作用更为重要。按洛帕京(Γ.В.Лопагин)计算,在130.75×106km2的陆地上,每年水的流量为35.224km3。在中等浊度的河水中,河流每年携带悬浮物质的总量为12697×106t,携带溶解物质的总量为4869×106t。溶解物质的数量约占悬浮物质总量的38.4%。在水质透明的河流中溶解物质占被搬运物质的百分数甚至可以超过50%,所以,在水介质中以化学形式迁移的物质,其总量是不应该被忽视的。地表水溶液中元素的搬运形式可划分为以下四种基本类型:(1)易溶盐类—氯化物和硫酸盐。主要包括有NaCl、KCl、MgCl2、CaCl2、MgSO4、CaSO4等。它们在河水中只呈离子真溶液形式被搬运,任何时候都不形成胶体溶液和机械悬浮物状态。(2)碱土金属的碳酸盐(CaCO3、MgCO3等)和SiO2等。碳酸盐主要呈溶解的重碳酸盐形式被搬运。SiO2既可呈真溶液形式,又可呈悬浮物形式被搬运。有资料显示,硅酸盐主要是呈真溶液形式被搬运的,并且明显处于未饱和状态。(3)Fe、Mn、P的化合物以及V、Cr、Ni、Co、Cu等元素。这些元素的化合物一般溶解度小,因此它们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