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关于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论据要具体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的患

2021-04-09知识0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句式是状语后置,还是被动? “祸患常积于忽微”是状语后置句,“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是被动句。“祸患常积于忽微”正确的句式应该是祸患常于忽微积,“于忽微”是状语,它后置了,翻译为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中“于”译为表示被动的“被”,翻译为智大勇的人往往被所溺爱的事物困扰。出自北宋欧阳修《伶官传序》:“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意思是说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智大勇的人往往被所溺爱的事物困扰,难道只是溺爱伶人才如此吗?扩展资料状语是句子的一个重要修饰成分,是谓语里的另一个附加成分。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副词、形容词、动词词组、介宾词组等用在谓语后面(如果谓语后面有宾语,则用在宾语后面)。状语后置有三种情况:(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3)还有一种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参考资料来源:-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可2113见祸患常常是由微小的事5261情积累而成的,聪明勇敢的4102人反而常被所溺爱的人或事困扰。1653出自北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原文选段:《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译文:《尚书》说:“自满招致损失,谦虚得到好处。忧患与勤劳可以使国家兴盛,贪图安逸享乐可丧失性命,这是很自然的道理。所以当庄宗气势旺盛时,天下所有豪杰无人能同他对抗,等到衰败时,几十个伶人就可使他命丧国亡,为天下人所耻笑。可见祸患常常是由微小的事情积累而成的,聪明勇敢的人反而常被所溺爱的人或事困扰,难道仅仅是伶人的事吗?于是作《伶官传》。扩展资料创作背景:欧阳修进入政界后,正是北宋王朝开始由盛到衰的时期,社会上的各种矛盾日趋尖锐,政治上的一些弊端越来越严重,社会危机越来越令人不安。到了仁宗庆历初年,以王伦、李海等为首的人民暴动接踵而起,西夏又侵扰西北边镜,屡败宋军。欧阳修、范仲淹等人针对当时的敝政,力图实行政治改革,以。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详细赏析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这个论点,令读者的认识随着作者的笔触进一步深化,以历史的教训中受到更加深刻的启迪。“忧劳”、“逸豫”、“忽微”、“所溺”皆为。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的句式#夫祸患常积于忽微是什么句式#夫祸患常积于忽微的患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