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华为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是什么 企业文化与市场营销 华为

2020-07-26知识10

华为的企业文化是什么?总裁信中的主人公说了什么真话? 华为企业文化 目录 1 什么是华为企业文化 2 华为企业文化的特点 3 华为理念 3.1 华为的“狼性”企业文化 3.2 华为企业文化生生不息 3.3 华为精神 3.4 华为:无为而治与基本法 4 华为企业文化的主要特色 5 华为打造自己的营销铁军五招 6 华为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7 华为企业文化与管理的关系 什么是华为企业文化 一、民族文化、政治文化企业化:华为把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分解为可操作的标准,来约束和发展企业高中层管理者,以高中层管理者的行为带动全体员工的进步。在号召员工向雷锋、焦裕禄学习的同时,又奉行决不让“雷锋”吃亏的原则,坚持以物质文明来形成千百个“雷锋”成长且源远流长的政策。二、双重利益驱动:坚持为祖国昌盛、为民族振兴、为家庭幸福而努力奋斗的双重利益驱动原则。三、同甘共苦,荣辱与共:团结协作、集体奋斗是华为企业文化之魂。成功是集体努力的结果,失败是集体的责任,不将成绩归于个人,也不把失败视为个人的责任;一律同甘苦,除了工作上的差异外,华为人在工作和生活中,上下平等,不平等的部分用工资形式体现。自强不息,荣辱与共,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的团结协作精神。四是《华为基本法》所总结的七条核心价值观。华为。如何看待华为的洗脑式企业文化? 其实对洗脑这个事情,应该正面的看待。企业本来就是招一批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工作,大家朝着共同的目标奋…华为成功秘密真的是企业文化么 当然不全是的,只能是成功因素之一。为您转载以下资料供您参考。(文章来自《百草园信息港》)1、伟大的任正非任正非作为成长于20世纪80年代而后继而成为中国最有出息的企业家,遭遇中国社会的数次大变革,始终在经济和政治的缝隙动荡间游刃有余,终铸大业。他极具才学韬略,精力旺盛,见识过人。他驾驭华为19年,时而衔枚疾进,时而蓄势待发,国内独步江湖,国外与“狼”共舞。华为成功很大程度在于任正非对中国社会特殊时期的领悟力、人际关系、眼光和某些个性特质。任正非很多名篇佳作诸如《华为的冬天》被许多企业(尤其IT界)作为企业管理的范本。任正非励精图治十多年,把华为建成中国IT界的标杆企业,与国际著名企业一样成为众多名牌大学学子择业的首选企业之一。2、国家大力扶持华为成功离不开国家扶持。华为总裁任正非曾感慨地说过:“华为一诞生就在自家门口碰上了国际竞争,竞争对手是拥有数百亿美元资产的世界著名公司。要是没有国家的政策保护和扶持,华为是很容易被摧毁的。1995年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民族通讯产业发展的政策。国家在政策上一直向本土企业大大倾斜。一个注册资金只有2.4万元的民间企业,若没有国家扶持在短短10几年间单靠自己。为什么那么多的公司想学习华为的企业文化,却最终都失败了? 这个话题很有意思,企业的标杆学习在西方社会是一个很成熟的体系。标杆学习Benchmarking 是一家公司将自己的业绩与一流公司相对比来确定这些公司能达到他们的业绩表现水平,并应用这些信息来改进自己业绩表现的改进的流程。标杆学习,作为20世纪90年代的风靡世界的战略管理工具之一,如今仍然广受推崇。许多企业把标杆学习看作学习和改进其战略管理实践的一种方式。标杆学习是指企业将自己的产品、生产、服务等与同行业内和行业外的典范企业、领袖企业(标杆企业)作比较,找出差距,借鉴他人的先进经验以弥补自身不足,从而提高竞争力。标杆学习是追赶或超越标杆企业的一种良性循环的管理方法,其实质是模仿、学习和创新的持续改进过程。标杆学习起源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时值美国学习日本的浪潮。首先开展标杆学习的是美国施乐公司,该公司从生产成本、周期时间、营销成本、零售价格等领域中,找出一些明确的衡量项目和标准,然后将施乐公司在这些项目的表现,与日本的主要竞争对手进行比较,找出差距,弄清这些优秀企业的成功之道,全面调整经营战略战术,由此不仅改进了业务流程而且很快取得了明显成效。80年代施乐公司将自己的质量管理体系定位成一张三角板凳,其中之一。

#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落地#华为大学#经营理念#华为企业文化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